文 | 新声 Pro,作者 | 陆娜
昨天的万圣夜,相信你已经看到了朋友圈和网络上的各式妆造晒图。从西式吸血鬼到中式妲己,从「鸡排哥」到「仿生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大家扮不了的。
事实上,如今的万圣节早已脱离一个西方节日的属性,成为一年一度全民 cosplay、沉浸式社交的场景,甚至蜕变成一场流行文化狂欢。
而主题乐园,恰是这场仪式最理想的舞台。当各大乐园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铺设南瓜灯、悬挂蛛网,配合灯光音效打造不同风格的惊奇场域时,节日氛围被放大,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享受到更加沉浸的互动体验。
随着乐园互动生态的不断丰富,NPC 则成为连接乐园与游客、同耽同好之间的桥梁。专业演员们带来精心设计的角色演绎,颜值担当们也通过不同妆造和舞台满足游客打卡拍照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国潮审美异军突起。从国际乐园的中式鬼屋到本土乐园结合地域特色的中式主题空间,以及 NPC 们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让这个西洋节日真正实现了本土化。
社交媒体则成为这场狂欢的放大器,用户自发创造的梗、吐槽、创意 UGC、网红、热点等等,让乐园从单纯的游乐场所升级为内容创作的来源。借着这个时间节点,大家共同搭建了一个所有人都能安全探索自我边界的舞台,在这里,你不再独自美丽或「发疯」,而是集体入戏。
欢庆过后,大家带走的不仅是照片视频,更是在日常中难得的那份被看见、被接纳的温暖,以及勇敢成为另一个自己的珍贵体验。
解锁「百变」自我
随着乐园 NPC 生态的不断丰富、角色互动场景的越发多元,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借助开放的万圣主题探索自我的多元可能。
距离万圣节还有四个月时,职业 NPC 天阳就已开始构思他的主题妆造。作为以高颜值闻名的 NPC,天阳此前就曾在河南云台山景区、徐州乐园、郑州方特等地先后有过出圈造型。

对于天阳而言,万圣节是一年中周期最长、曝光度最高的活动节点,可以集中呈现他「对于美的理解和演绎」。因此八套妆造更在乎美感呈现,并不受制于万圣节原有的恐怖惊悚气氛。
据了解,今年各大乐园的 NPC 数量都有显著提升,角色类型也从以往单一的「惊吓型」丰富为一个完整的「互动生态矩阵」。其中既有氛围营造型 NPC,也有主动与游客搭讪的社交互动型 NPC,还有满足游客拍照分享需求的颜值 NPC。
而对于大部分爱好者而言,万圣主题本身的核心吸引力,仍然是合法且安全的「惊奇」体验,甚至是恐怖氛围带来的感官刺激。
想要构成这种体验,离不开游走于暗影之中的 NPC 们。他们之中,不乏来自剧组的演员,将影视级表演融入每一场即兴互动。
阿戎与万圣节的结缘,就始于横店通告群里的一则招募信息。这位曾在北京系统学习表演、原本计划跑组拍戏的年轻人,看到温州乐园的万圣节 NPC 招募后,便抱着「既能演戏又能回家乡休息一阵」的想法报了名。
阿戎回忆,当时面试时的重点考核标准之一是「能否通过即兴演绎吓到面试官」,如果有棍法、枪法之类的特殊才艺也会加分。最终,四十多位来自横店的演员和阿戎一起在 10 月 9 号开始了在温州乐园为期一个月的 NPC 工作。
凭借对角色的理解,阿戎被分配饰演《盗墓笔记》中的西王母。为了演绎好这个神秘又带悲情的统治者,她又重新研读原著,力求在角色的端庄气质与节庆的诡谲氛围间找到平衡点。
阿戎每日需经历三个半小时的妆造流程。从入园定妆会的初步设计,到根据游客反馈持续调整,最终呈现的造型「既以黑紫色调营造诡异感,又用面部祥云纹样保留角色的神性」。
本就有志于表演行业的阿戎,在这次体验中意外发现了 NPC 工作拥有的表演空间。园区领队仅提供角色形象方向,具体演绎全由她自主把控。这与她此前在短剧中被动执行的模式不同,感受到更多创作乐趣。
让阿戎充满满足感的场景也时常发生。她完成惊吓互动后,游客回过神来常会赞叹「你好漂亮」,并主动提出合影。当自己用心塑造的角色与表演获得游客认可,这份来自现场的直接反馈,让她收获了些许成就感。

乐园成为狂欢据点
日益丰富的 NPC 生态,让乐园逐渐超越了传统的游乐功能,进化成一个能够承载更多想象与期待的节日派对场。
而在万圣节通过将基调从血腥惊吓转为奇幻派对,乐园不仅规避了政策风险,更精准捕获了现代年轻人既渴望节日仪式感,又追求积极情绪价值的深层需求,使这一西方节日在国内语境下成功本土化与正向化。
在恐怖爱好者热衷于讨论的单个鬼屋惊吓等级外,乐园如今更多将巡游、NPC 互动、环境戏剧、餐饮零售、舞台演出等元素深度交织。
在一年一度的万圣月,迪士尼会邀请游客加入「全民共舞」环节,高举玲娜贝儿等玩偶一起蹦迪的人们也将因此收获难忘回忆。一些本土乐园还会邀请男女团演出并融入抖音热梗,模仿直播间与粉丝互动的形式。最终以混团合作舞台和各团独立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
为增强游客的沉浸感,各地乐园也不断创新互动机制。比如温州乐园今年推出的「万梗币」系统,让整个园区变成了一个大型沉浸式游戏场。每个 NPC 都设计了自己的小游戏来发放或收集万梗币,游客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甚至可以在商店兑换实物。
阿戎观察到,游客受 NPC 委托到不同区域传递信息,完成后即可获得奖励并兑换商品。这套任务系统巧妙地将园区各点位串联起来,让游览变得更为有趣。
与此同时,一股强劲的中式风潮正在席卷各大乐园。从横店影视城的清明上河图景区到闽越水镇的戏班花旦,从赣州方特的「仙侠镇」到温州乐园的山海经区域,中式恐怖与国潮审美成为今年最鲜明的特色。
天阳表示,今年在郑州方特做了京剧造型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中式审美,而广泛受到好评同样得益于「河南人没有不爱戏的」。而闽越水镇的 NPC 扮演「戏班花旦鬼魂」时,不仅融合闽地传统戏班文化,还会用闽剧唱腔哼「怨词」。
此外,国际乐园也加入了这股潮流。这次环球影城的「画皮幽宅」鬼屋就让很多游客印象深刻。它基于聊斋故事原型,从进去到出来有着完整的故事线,不是单纯为了吓人,而是让整个体验更合理、更有记忆点。
这股中式风潮不仅丰富了游玩体验,更拓展了受众群体。阿戎观察到:「加入中式元素后,接受群体的年龄范围更广了。有些年长的游客会对我们的中式装扮驻足更久,仔细研究穿戴细节。」因此她体感上今年中式区域的游客数量和互动量都明显更多。
而万圣节期间的乐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与其他季节的活动形成鲜明对比。源自西方的「不给糖就捣蛋」传统,在中国逐渐演变成一种开放表达自我的文化现象。乐园为此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让参与者能够暂时抛开日常身份。有人将其形容其为,「大梦一场的体验」。
今年在万圣节期间去了 7 个不同乐园的博主凡西观察到,如今万圣节活动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大家通过变装来释放压力、获得乐趣。相比街头零星的 cosplay,乐园能提供更完整的沉浸体验。如专业的布景、恰到好处的音乐、其他游客的积极反馈,以及 NPC 的即兴互动,共同构筑了难以替代的狂欢氛围。

全员共创,集体入戏
当 NPC 在台前演绎角色,乐园在幕后搭建场景,真正让万圣节从 单向展示变成全员狂欢的,是游客们主动迈出的那一步。他们穿起汉服、扮成丧尸,甚至带着「康师傅方便面」的脑洞造型走进园区,集体入戏。
对于迪士尼、环球影城这类国际乐园来讲,只有万圣节活动期间会放宽游客的换装限制。而「游客证」这类园区发放的特殊凭证,代表着官方认可了这位游客的装扮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成为众多爱好者争相获取并展示的荣誉勋章。
乐园博主凡西今年就以小丑造型,获得了环球影城发放标准更为严苛的「游客证」。除了引发小朋友绕道、成人求合影的反应外,她与「杰克马戏团」区域的小丑 NPC 互动也变得更加密集而深入。「一般是不会有身体接触的。但这次他们会触碰我的手,拍我的肩,甚至开玩笑问『你是新来的同事吗』,沉浸感倍增。」
为鼓励更多游客参与这场变装盛宴,国内一些乐园方则主动降低参与门槛,它们不仅提供专业妆造服务,还推出 cosplay 半价入园政策,将乐园打造成同好聚集地。
在温州乐园,阿戎也亲眼见证了游客的主动参与意愿。她的「西王母」角色由于并非原著 IP 的主角,常常成为游客解谜的对象。更令她惊喜的是,有游客会穿着道袍前来,主动与她分析戏班冤死的时间线,甚至即兴上演「被怨灵附身」的对手戏。还有家长将小朋友装扮成「僵尸」,专门来到僵尸 NPC 前打卡拍照。
而在园区「媒婆说媒」的互动点,游客还可以上台参与招亲游戏。为了戏剧效果,不仅有游客拒绝鬼新娘而选择搞笑人设的媒婆,更有大胆的女生直接点名要抱走「鬼王」。
这使得 NPC 互动正成为一种极具活力的、能够即时反馈的内容形态,这也让主题乐园成为 UGC 内容的活水源头。
凡西就表示,现在去乐园玩,不仅是自己开心,还会下意识拍点素材,这次拍的小丑互动视频,评论里都是「boss 直聘」、「太融入了」的声音。而 momo 们和 NPC 德古拉的各式唠嗑视频,也成为一种梗在社区中流行。

同时,这股共创风潮也在重塑着乐园的运营模式。如今,知名 coser 与流量 NPC 进驻乐园已成为常态,各大乐园通过举办专场签售、IP 联动等活动,成功将漫展体验融入游乐场景。这些创新尝试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更开辟了引流增收的新路径。
凡西在万圣夜赶去参加横店影视城的活动,就是因为官方邀请了不少知名 NPC 前来互动。「这次宣传之前,我是没有听说过他们也在做万圣节活动的。」
正因为这些运营手段,NPC 成为了游客与乐园之间的情感纽带。天阳也提到,会有粉丝追随着其每一套新妆造而来,甚至有人立志集齐所有造型制作成合集。天阳甚至发现,当他身着戏曲装扮时,台下便会涌现戏服装束的粉丝。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通过我这个桥梁认识同好,定期相聚。」天阳深切体会到,粉丝们追寻的不仅是他本人,更是一个走出家门的理由,一份与同好相遇的喜悦。
这恰如万圣节不断演化成集体 cosplay 的节日,是因为大家需要一个合法发疯和沉浸式社交的出口。当闭园的钟声响起,人们卸下妆造,却在现实中建立起真挚联结,这让每一次线下相聚都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