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4分钟前

溢价 705.33% 购买大股东参股“ AI 教育”资产,谁为方直科技暴跌买单?

图片系 AI 生成

11 月 10 日晚,方直科技(300235.SZ)公告,拟收购北京执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00% 股权,经收益法评估,转让总价为 1.16 亿元,溢价高达 705.33%。

执象科技的主要产品是大象智能交互机器人、飞象智慧体育系统等,有限的业绩规模与趋弱的现金流表现,加之上市公司实控人同时为该标的二股东,让市场忧虑情绪迅速传导至股价:今日开盘方直科技直线跳水,收盘大跌 9.06%。

作为传统教育企业阵营中的一员,方直科技近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一方面,科大讯飞、视源股份等头部企业已成功将 AI 深度嵌入产品线,构建起教辅领域新的增长曲线,加速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学龄人口波动与 " 减负提质 " 政策持续深化,使整个行业步入结构性调整深水区。

作为二三线教育企业,方直科技在行业剧变中的集体焦虑与艰难求索,在这次收购突围中显露无余。

图源:执象科技官网

增值率 705.33%,PE 17.4 倍

本次收购,被视为方直科技在 "AI+ 教育 " 板块的持续加码。标的执象科技成立于 2016 年 3 月,是 AI 课堂与智能学习空间的开拓者,率先在全国范围实现智慧课堂、智慧体育规模化落地,主要产品包括大象智能交互机器人、飞象智慧体育、信息化产品与集成服务、心象智慧心理等。

2024 年执象科技实现营收 3012.29 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634.31 万元;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859.32 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60.88 万元。增长幅度均有限,且现金流表现趋弱,上半年净流出 759.6 万元。

图源:公司公告

基于评估基准日 2025 年 6 月 30 日,执象科技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 1.107 亿元人民币,与合并报表归母所有者权益 1374.60 万元相比,评估增值 9695.40 万元,增值率为 705.33%。以 2024 年的经营数据测算,收购 PE 倍数来到 17.4 倍。

公司业绩承诺期为 2025 – 2028 年,累计扣非净利润承诺 4660 万元(分别为 850 万、998.88 万、1239.35 万、1571.77 万元),未达标则由原股东靳清华、天津金羚以现金补偿;若超额完成,可获超利部分 35% 奖励(上限为交易对价 50%)。

而执象科技第二大股东黄元忠,同时也是方直科技控股股东,或将直接从本次交易中获得 3076.07 万元现金对价,市场对此颇有微词。

方直科技表示,此次交易系根据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为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增强公司现有业务实力,充分发挥业务协同,同时减少关联交易,增强公司独立性。

2025 年半年报中,方直科技表示,根据公司战略规划,持续加大重点项目投入,积极布局未来业务增长点。公司增加了新产品研发及人才引进的投入,重点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系列的智能教育产品,以及 " 方直 AI 陪伴机 " 的研发与市场培育。方直科技指出,公司核心教育业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公司主营产品 " 方直金太阳教育软件 " 的收入与春、秋两季开学周期高度相关。

市场对此次交易疑虑重重。11 日开盘后,方直科技股价迅速跳水,半小时内一度跌超 13.7%,收盘仍下跌 9.06%,为 "K-12 教育板块 " 唯一一只跌幅超过 1% 的股票,显示出市场对收购效果与估值匹配度的担忧。

主业失血,困局下的转型之战

在 AI 技术对于教育行业的革命性变革浪潮中,不仅教育基础设施、教研产品甚至是商业模型迎来全面重塑,教育服务平台也发生质变,科大讯飞、视源股份、豆神教育、学科网等公司则已将 AI 深度嵌入产品线,找到了新的增长引擎,方直科技的进展并不领先。

公司主营产品是 " 方直金太阳教育软件 ",包括为学生提供的教材配套软件、为教师提供的教师用书配套软件以及网络在线服务,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等 20 多家全国主流出版社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年报显示,方直科技 2024 年年度营业收入 9214.73 万元,同比下降 9.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737.41 万元,同比下降 45.50%。

进入 2025 年,方直科技营收和利润仍在大幅度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5319.03 万元,同比减少 27.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04.09 万元,同比减少 62.41%,颓势未改。

而技术转型上,头部企业已建立起明显优势。科大讯飞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其智慧教育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31.5%,AI 学习机销量突破 80 万台。视源股份旗下希沃品牌在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其最新推出的 AI 备课系统已在全国超万所学校投入使用。与之相比,方直科技的 AI 产品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尚未形成明显增量。

行业层面看,教育类上市公司普遍面临严峻挑战。根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数据,2025 年上半年,教育信息化板块整体营收增速放缓至 5.8%,较 2024 年同期下降 3.2 个百分点。同时,随着 " 双减 " 政策持续深化,传统教辅材料市场规模出现萎缩。以世纪天鸿为例,其 2025 年中报显示,营收同比下降 12.3%,公司明确将业绩下滑归因于 " 学龄人口下降和教辅市场规范治理 "。

毕竟,除了应对技术迭代带来的产品重构,教育股也须直面人口结构变化与政策导向所带来的长期挑战,行业深度洗牌还将持续。根据中研网报告,2025 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6464 亿元,但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占据超过 60% 的市场份额。

在此背景下,如何平衡战略投入与财务健康,将成为板块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共性课题,对于规模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这场转型之路注定更加艰难。 ( 文 | 公司观察,作者 | 黄田,编辑 | 曹晟源 )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