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0分钟前

李凤刚执掌北京现代,韩系合资迎来首位本土掌舵人

北京现代总经理李凤刚

11 月 10 日,北京现代宣布任命李凤刚为公司总经理。这是北京现代首次由中国本土高管代表韩方出任总经理职务,标志着这家老牌合资车企在本土化转型上迈出关键一步。

李凤刚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曾在一汽 - 大众工作 20 年,从技术研发到战略规划、销售运营,完整历练全产业链。

2023 年,他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主导 " 油电共进 " 战略,带领奥迪在 2024 年重回国产燃油豪华车市场份额第一,并推动基于 PPE 平台的 Q6L e-tron 落地,为奥迪电动化转型奠定基础。

如今,从豪华阵营转战韩系阵营,李凤刚面对的局势更为复杂。

北京现代转型需要本土 " 关键先生 "

2024 年现代汽车在中国只卖了 15.7 万辆,起亚汽车卖了 16.6 万辆,总共只卖出了 32 万辆出头,市场份额跌到 1% 左右,但在全球市场,韩系车 2024 年卖出了 723 万辆。

实际上,韩系车在中国市场也曾有过一段高光时刻。早在 2008 年,韩系车在中国销量就破了 100 万辆;到 2016 年,韩系车达到巅峰,北京现代卖了 114 万辆,东风悦达起亚 65 万辆,总销量近 180 万辆,占中国市场份额 8.8%。

今年 1 — 9 月,现代汽车在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排名榜中,依然位列前五,仅次于丰田、大众、福特和比亚迪。但在中国市场,现代汽车的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今年上半年,北京现代实现了累计销量 10 万辆;10 月份,北京现代卖了 2 万余辆。

过去合资品牌多依赖 " 外方定战略、中方抓执行 " 的模式,但在电动化、智能化的中国特色赛道中,这种模式已难以为继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迭代,需要管理层的快速响应,同时也需要对本土用户的深刻洞察和了解,然后快速在产品上进行迭代升级。

现代汽车此次选择本土成长起来的李凤刚,而非空降海外高管,正是看中其对中国市场、消费者、渠道生态的深刻理解。正如北京现代 " 智启 2030 计划 " 中 ," 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 " 的定位,只有让本土人才主导决策,才能实现 " 全球技术与本土需求的精准匹配 ",这一逻辑已被一汽 - 大众、广汽丰田等头部合资企业成功验证,本土化高管团队的搭建,往往能加速战略落地效率。

刚刚上市的北京现代 EO 羿欧,是北京现代首款基于 E-GMP 纯电平台开发的 SUV 车型,其无论产品定义、设计还是验证过程,均由中国团队主导,也被视为是本土化改革的试金石。

现代汽车不想放弃中国市场

尽管李凤刚与北京现代的战略适配度极高,但其未来将面临的挑战也显而易见。

针对中国市场,根据战略规划,到 2030 年,北京现代的年销量规模将提升到 50 万辆,持续实施 " 油电并举、双路径发展 "。未来 5 年,北京现代将发布 20 款新产品,包括 7 款燃油车和 13 款新能源产品。

另外,北京现代还将构建 20 万 + 的出口体系,计划在 2028 年至 2030 年,逐步达到年出口 20 万辆,形成国内、海外市场双轮驱动和 " 中国造,全球销 " 的能力。

这样的销量目标并不容易完成。新能源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尤其在 10-15 万赛道已成为自主品牌的主战场,李凤刚能否力挽狂澜让 "11.98 万起售的 EO 羿欧 " 实现销量破局?

另外,在北汽集团与现代汽车的战略框架下,李凤刚如何让北京现代实现最大化本土化决策的灵活性。

不过,好在不管是北汽集团,还是现代汽车,都并不想放弃北京现代。去年底,北汽和现代汽车共同宣布,联合向北京现代增资 10.95 亿美元(约合 80 亿元人民币),助其提升在中国市场竞争力,并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 今年是合资车企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元年,也是北京现代转型的关键之年。" 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李双双坦言,从眼下来看,合资新能源没有退路可言。北京现代一定要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要在确保合资品牌全链条优势的基本盘下,全面拥抱本土化研发,以及本土化技术的运用,再创合资 2.0 新格局。

而合资 2.0 时代的核心成功要素:以本土化人才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全球技术为支撑,构建 " 共创、敏捷、高效 " 的本土生态。

事实上,从李晖就任丰田中国总经理,段建军出任奔驰中国总经理,到李凤刚执掌北京现代,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棋局,正迎来本土掌舵时代。

未来 3-5 年,将是合资品牌加剧分化的关键期,而李凤刚与北京现代的组合,能否成为 " 本土化破局 " 的范本,答案将在未来北京现代产品力、市场销量、用户口碑中找到。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人事变动已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现代汽车将会继续加码中国市场,提振市场信心。未来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转型,或许更重要的是要先抓住一批本土帅才,从而真正从人才、研发、供应链到决策机制的全方位本土化重构。(作者|张敏,编辑|李玉鹏)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 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