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不只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最能体现中国经济活力的窗口。制造业景气指数回升、消费信心持续增强,从新能源到智能汽车,汽车产业链正成为拉动内需、提振信心的关键引擎。
随着 " 金九银十 " 传统旺季如约而至,11 月初,多家新能源车企准时交出成绩单,迎来一场久违的销量狂欢。在政策红利与消费回暖双重驱动下,中国车市正以强劲势头驶向年底冲刺阶段。
零跑汽车以突破 7 万辆的交付量一骑绝尘,蔚来、小鹏、小米则齐齐站上 4 万辆大关,而曾经的 " 一哥 " 理想汽车却成为主流阵营中唯一环比下滑的品牌。
零跑首破 7 万大关," 蔚小 " 站稳四万俱乐部
零跑汽车以 70289 辆的交付量,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同比增长高达 84%。这已是零跑连续第八个月领跑新势力销量榜,从 7 月迈过 5 万辆,9 月突破 6 万辆,到 10 月站上 7 万辆新高度,零跑仅用三个月便连跨三个台阶,其 1-10 月累计交付量已超过 46.6 万辆。
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成本控制,零跑在销量上独自形成了一个梯队。据了解,零跑 65% 的零部件为自研自造,相比采购成本降低 22%;不同车型间 88% 的零件可以通用,大幅降低了研发和库存成本。
在坚持平民化路线的同时,零跑也在积极拓宽产品矩阵。旗舰增程 SUV D19 已正式亮相,瞄准 25 万 -30 万元高端市场;两厢小车 Lafa 5 则以高颜值个性化破局,将于 11 月 7 日开启预售。
零跑高歌猛进的同时,下方的 " 四万辆俱乐部 " 也成功扩容,迎来了关键成员。
蔚来首次突破 4 万辆大关,同比增长 92.6%。其中,蔚来品牌交付 17143 辆,乐道品牌交付 17342 辆,萤火虫品牌交付 5912 辆。
蔚来的爆发得益于多品牌战略的全面收获。起售价超过 40 万元的全新 ES8,交付 41 天即突破 1 万辆,创造了 40 万以上纯电车型交付破万的最快纪录。乐道 L90 上市三个月交付量超过 3.3 万辆,已成为蔚来公司的销量支柱。
小鹏则连续两个月站稳 4 万辆大关。10 月份交付量 42013 辆,1-10 月累计交付 355209 辆,同比增长 190%,已接近去年全年交付量的两倍。其中,小鹏 P7+ 累计交付超 8 万台。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鹏已将目光投向增程路线,小鹏 X9 增程版即将发布,配备 63.3 度电池,综合续航超 1600 公里。在工信部新车名录上,小鹏 P7+、G6 的增程版也已现身,预示着产品线的进一步丰富。
小米汽车保持低调,仅透露交付量持续超过 4 万辆。至此,小米汽车 2025 年前 10 个月的交付量已超过 29 万辆,有望在 11 月中旬完成第 35 万辆新车下线,提前达成年度交付目标。
鸿蒙智行破纪录,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亮眼
鸿蒙智行 10 月交付 68216 台,创下新高,同时全系累计交付突破 100 万台,创新势力品牌最快达成百万交付纪录。其中,智界汽车 10 月交付突破 1 万辆,享界品牌交付 6700 台。全新问界 M7 表现抢眼,上市 36 天交付突破 20000 台。鸿蒙智行表示,预计 11 月全新问界 M7 产能将爬坡至 2-3 万台 / 月。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同样表现不俗。
北汽新能源 10 月销量 30,542 辆,同比增长 112%,站上月销 3 万辆的台阶。其中极狐品牌销量 23,387 辆,享界品牌销量 6,700 辆。从 8 月销量超 1 万辆、9 月超 2 万辆到 10 月站上 3 万辆,北汽新能源正快速找回头部自主品牌的状态。
岚图汽车 10 月交付 17218 辆,1-10 月累计同比增长 82%,实现 " 九连涨 "。岚图中大型插混轿车追光 L 即将上市,搭载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5.1 与华为乾崑 ADS 4,增程版纯电续航达 410km。
同属东风系的东风奕派,在完成对东风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的整合后,10 月销量达到 31107 辆,成功跻身 "3 万俱乐部 "。今年 1-10 月,奕派科技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43.6%,。为进一步扩大战果,东风奕派还将于 11 月 10 日推出全新车型 e π 007+,为年底的冲刺再添一把火。
智己汽车 10 月销量 13159 辆,新一代智己 LS6 自 9 月 10 日上市以来,下线交付超 2 万辆。智己汽车也迈出东南亚市场战略的重要一步,10 月正式登陆新加坡市场。
作为长安系的主力,深蓝汽车 10 月全球销量达 36792 辆,环比增长约 9%。深蓝 S05 在 10 月份的全球销量达到 20101 辆,其中国内 14068 辆,海外 6033 辆,成为深蓝品牌首款 " 月销 2 万 +" 爆款车型。
理想独下滑,阵痛期来临
在一众新势力高歌猛进之时,理想汽车却成为主流品牌中少数出现环比下降的企业。10 月交付 31767 辆,环比下滑 6.4%,同比下降 38.25%。
自 2025 年以来,理想的月度交付量相继被零跑、小鹏超越,并从 8 月开始被蔚来公司、小米汽车超越,在头部新势力中的排名持续下滑。
对于销量波动,行业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随着纯电续航达到 300km 以上的增程车型大量涌入市场,理想主力 L 系列已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竞争力被大幅冲淡。L9、L8 被问界 M8、M9 挤压份额,L7 则遭遇问界新 M7 的冲击,同时智界、智己等品牌的同级增程车型也进一步分流客源。
另一方面,新推出的 i 系列纯电车型因造型争议,未能快速积累口碑,导致销量增长缓慢。理想 i8 在 9 月的销量仅 5716 辆,9 月 26 日上市的理想 i6 订单量超 7 万台,但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影响交付量。
理想汽车则表示,理想 i6 上市后销售火爆,订单超过七万台,远超预期,目前正在联合供应商解决产能问题,加快交付进度。
面对困境,理想正在加快出海步伐。10 月,理想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设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11 月哈萨克斯坦的两家零售中心将陆续开业。理想董事长兼 CEO 李想表示:" 理想会优先拓展中亚、中东、欧洲以及亚太市场,加快自我迭代速度,坚定推进全球化布局。"
理想眼下遇到的挑战,其实也提醒了所有新势力:产品迭代速度一旦跟不上市场变化,就很容易被后来者赶超。增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理想 L 系列面临换代,纯电 i 系列又还没形成规模,这段 " 阵痛期 " 估计还得持续一阵。
政策窗口期推动,年底车市有望再冲高
10 月车市销量整体大增,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四季度作为传统消费旺季,本身就是需求增长点。同时,消费者对政策退坡的预期也刺激了购车需求。
根据政策,2026 年 1 月 1 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由 " 免征 " 变为 " 减半征收 ",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 1.5 万元。这意味着,现在不买车,明年可能要多花几千到上万元。
为此,多家车企已推出 " 跨年提车购置税补贴方案 ",为消费者打消顾虑。极氪、小米、深蓝、智己等品牌纷纷承诺,若因厂家原因导致车辆在 2026 年开票交付,将提供购置税差额部分兜底,最高不超过 15000 元。
小米汽车表示,凡在 2025 年 11 月 30 日 24 点前完成锁单的用户,若因小米自身原因导致车辆延迟至 2026 年交付,由此产生的购置税差额将由小米全额承担,补贴额度最高达 1.5 万元。鸿蒙智行阵营中,作为销量支柱的问界 M7 率先推出兜底方案,打响了内部第一枪。而作为华为与奇瑞联手打造的智能电动品牌,智界官宣旗下的智界 R7 与 2026 款新 S7,早在 10 月 18 日便已公布了相似的购置税补贴政策,锁单截止日期同样设定在 11 月 3 日 24:00 前。
这一政策极大刺激了消费需求,推动了 10 月销量的增长。随着年底临近,各车企为冲刺全年销量目标,势必加大促销力度,11-12 月车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总的来说,10 月的新能源车市可以说是 " 几家欢喜几家愁 "。零跑、蔚来、小鹏、小米等品牌持续上攻,理想却略显疲软。随着年底政策窗口期的到来,不少消费者想赶在购置税退坡前出手,车企也纷纷推出兜底政策抢单。可以预见,接下来两个月的竞争只会更激烈,不管是冲销量还是抢订单,谁都不敢松这口气。(作者|韩敬娴 编辑|李玉鹏)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 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