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源 Byte,作者 | 柯基的柯
果粉们带着 " 抽盲盒 " 的心态,陆续拆封了刚刚到货的 iPhone 17 系列。
在最新的 iPhone 17 系列之中,屏幕供应商为三星、LG、京东方三家,果粉们都希望自己能抽中三星屏幕的手机。
倘若不能如愿,一些极端果粉会利用苹果的 14 天无理由退换货政策,不断退货、换货,直到拿到三星版本的 iPhone 17。
这个状况有多夸张,上个周中的苹果直营店里,源 Byte 就目睹过有为抽三星屏幕的手机未果的果粉,一度情绪失控,而与工作人员发生口角的场面。
在这一代的 iPhone 里,有着 " 三星屏最佳 " 的都市传说,哪怕京东方的硬实力已经在华为三折叠等高端手机里证明了自己。当苹果供应链被叠上地缘博弈的 BUFF 后,让果粉们拿着放大镜来逐帧扫描。
这背后,就是苹果与三星、京东方等供应商博弈的结果。
只为了一块三星屏
巧用退换货政策、与客服斗智斗勇、甚至在直营店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就为了换成一块三星屏。
在三星、LG、京东方三家里,果粉最为认可的,便是三星屏,普遍认为三星的屏幕颜色更正、大角度不偏色、颜色更通透和字体不发虚。
在小红书、B 站、知乎等社交媒体上,类似这样的对比贴比比皆是,不管是帖子内文字,还是后续的网友留言,总是写满了是否要去售后抽奖换机的焦虑感。
实际上,在过去几代 iPhone 都出现过不同供应商之间的细微差别,只是来到了本代产品被社交媒体放大。
因地缘博弈等外部因素,苹果供应链这类并不讨好大众的专业性话题,在最近一两年内不断升级发酵,从果链外迁到咖喱味 iPhone,再到现在的换三星屏,大众愈发关注苹果的供应链问题。
由于三星在显示领域的品牌效应,使得大众存在着 " 三星最佳 " 的刻板印象。
果粉对于三星 OLED 的偏爱,是有理性的数据支撑。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三星显示在 2025 年第 2 季度 OLED 面板中,得益于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表三位数的环比增长,以及电视两位数的环比增长,出货量占比攀升至 35%,出货额占比达到 42%。该机构预计 2025 年第 3 季度三星显示的出货额份额将达到 44%,2025 年全年出货额比例将达到 41%,略低于 2024 年的 42%。
在核心技术上,三星在 OLED 领域的确 " 有东西 ",最容易被用户感知到的 " 字体边缘更清晰 ",是因为三星独家的 " 钻石排列 " ( Diamond Pixel ) 专利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红蓝共用的 Pentile 布局下,绿色子像素最多并呈椭圆形,红蓝子像素为菱形(钻石状)且尺寸较大。
为规避三星的专利技术,其他家大多采取其他方案,加上与苹果的磨合尚需时间,才出现的一些细小差距。毕竟,三星法务部绝非等闲之辈,贸然运用相关技术,势必收到法院传票,然后就是一场场不死不休的诉讼。
源 Byte 在苹果直营店的整体体验下来,只有在一些极端光线之下,才能展示出社交媒体所讲的差距,若非强迫症患者,完全大可不必大费周章去换机。
三星不是苹果的 " 最优解 "
指望 iPhone 直接 ALL IN 三星屏,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与苹果的供应商策略有关,分散投资是其长期坚持的策略,怕的就是一家独大的供应商,反过来裹挟自己这个甲方。
尤其是三星这个可以打通智能手机整个硬件产业链的玩家,苹果对其态度,一直向来暧昧。
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早期,苹果处理器的核心供应商是三星,但两家公司的关系异常微妙,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迅速转冷。三星不仅是供应商,更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它甚至在内部报告中写道:" 只要 Galaxy 手机更像 iPhone,它就会变得更好。"
随后,苹果找到了台积电,在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做出 " 台积电永远不会与客户竞争 " 的承诺之下,进入了苹果的核心供应商名单,形成了对三星的制衡。
来到了屏幕供应上,苹果亦是如此,一直在有意识地扶植京东方。在 MACBOOK 的屏幕订单上,已经将其一半的份额,交给了京东方。
相比三星的强势,京东方对苹果持开放态度,据供应链内部人士透露,京东方为了满足苹果的严苛要求,专门开发了一套全新的色彩管理系统。
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MOLED 手机屏市场份额情况,三星市场份额 44% 仍为全球第一,不过京东方的全球份额已占到 16%,离三星越来越近。
也就是说,市场对于京东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UBI Research 数据显示,京东方已在成都、绵阳、鄂尔多斯三地建成了年产 1 亿片 iPhone 专用 OLED 屏幕的产能体系。预计 2025 年其出货量将达 4500 万片,其中约 500 万片专门留给 iPhone 17 Pro 系列。
历史上,苹果的这套平衡术也不是没翻过车。
2019 年 7 月 26 日,苹果宣布以 1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大部分的智能手机基带业务。2200 名英特尔员工,连同数千项无线技术专利,一夜之间,换上了苹果的工牌。
这笔交易的背景,是苹果与另一家芯片巨头高通之间,那场旷日持久的 " 世纪诉讼 "。为了摆脱对高通的依赖,苹果曾扶持英特尔的基带业务,可惜英特尔实在 " 不给力 ",iPhone" 信号差 " 的问题如影随形。
那一次,倒不是果粉们吹毛求疵,非高通基带不可,只是当时那批英特尔基带的产品在信号等硬指标上很难令市场满意。
兜兜转转之后,苹果在后续产品又用回了高通基带。
京东方在 " 瑟瑟发抖 "
京东方的日渐壮大,引起了三星的注意。
7 月 16 日消息,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 Display 在美国针对中国显示面板巨头京东方提起的侵犯商业秘密诉讼中,取得了初步胜利。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初步裁决中认定京东方及其 7 家子公司侵犯了三星 Display 的商业秘密,并决定对相关 OLED 面板及模块实施进口禁令。
预计在 2025 年 11 月,即 ITC 初步裁决四个月后,ITC 将宣布其最终裁决,届时进口禁令将正式生效,在两个月内,美国总统可以决定是否行使否决权。
对此,京东方在互动平台称,将积极向 ITC 提出复审,同时也将积极维护公司的权益。
专利战,对于三星而言,早已是其市场竞争的常规武器。
时间节点异常微妙,几乎就在市场上传出京东方作为 iPhone 17 Pro 系列屏幕面板供应商的同一时间点。实际上,京东方早就开始对苹果手机的屏幕面板供货,只是仅提供给较低定位的机型,而直接供货给高端旗舰机型则是首次。
6 月底,也就是诉讼案的数天前,供应链上传来消息,三星独家拿下了苹果首款折叠屏的 OLED 面板订单,单台采购价高达会逼近千元,利润之丰厚,震惊整个果链。
据供应链测算,苹果订单可使三星 UTG 技术的单块屏幕研发成本降低 35%,同时带来约 15 亿美元的年度营收增量。此外,苹果首款折叠屏对三星显示技术的依赖,不仅保障了现金流,更让三星在 OLED 技术标准制定上获得更大话语权。
跟苹果打了数十年交道三星清楚,这笔天降横财只是 " 限时 ",只待时机成熟,必然要拉其他供应商来分食折叠屏的订单。
放眼全球,唯有京东方具备这样的潜质,华为非凡大师等高端折叠屏手机,均是京东方独家供应。
此时出手,将直接延缓京东方对于高端 OLED 的入侵,可在苹果这里获得更大的溢价空间。
对于苹果来说,法律程序的漫长与不确定性,足以让自身的供应链陷入被动与煎熬,时间,往往是战略博弈中最宝贵的资源。
因此,市场上开始流传 " 国行特供 " 的小作文,即京东方的产品只会提供给中国市场发售的机型。
从目前的消费者反馈来看,国行 iPhone 17 系列的高端机型上,京东方屏幕占比不高,占据主流还是三星和 LG。
有消息称,首发 iPhone 17 系列的高端机型还是三星与 LG,京东方版本会在后续批次逐渐放量。
表现在消费端,由于京东方版本的占比较少,导致这一波换机风波,集中槽点都在 LG 屏幕上。直至现在,小红书、B 站上还能轻松找到一大堆罗列 LG 屏幕面板的 " 罪状 "。
希望待到京东方版本的陆续推向市场,过分追求完美的果粉,已经过了这波换机换屏的热情,逐渐回归理性。
考验京东方屏幕的,还在后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