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34分钟前

GSK 全指着恒瑞了

文 | 医曜

" 一哥 " 恒瑞医药,终于完成了一笔现象级的 BD 交易。

7 月 28 日,恒瑞医药宣布与英国制药巨头 GSK 达成合作协议,将旗下 PDE3/4 抑制剂 HRS-9821 的全球权益(除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外)及多达 11 个项目的全球选择权授予 GSK。GSK 为此支付 5 亿美元首付款,潜在交易总额高达 125 亿美元。这项交易不仅刷新了恒瑞医药在出海授权交易领域的新纪录,也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交易总金额的第二位。

然而,这笔爆炸性交易,其实仅是 GSK 布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其中一步棋。伴随 COPD 领域近两年的不断突破,这个 " 研发死亡谷 " 正在悄然蜕变为巨头必争之地。

01 沉默的杀手

在医学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素有 " 沉默的杀手 " 之称,它不仅症状隐匿,而且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病程与高致死性的双重特性。

从医学定义看,COPD 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核心的肺部疾病,包含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表型。其核心病理机制可概括为 " 三重打击 ":一是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黏液高分泌,阻塞气道;二是蛋白酶失衡破坏肺泡弹性纤维,造成肺泡破坏(肺气肿),气体交换受损;三是反复炎症触发气道壁纤维化和平滑肌增生,导致气道不可逆狭窄。三者叠加,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渐进加重,从活动后气短,发展至静息时亦无法顺畅呼吸。

图:COPD 发病机制,来源:国信证券

这种 " 沉默 " 的杀伤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病因的复杂性与普遍性。已知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和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化学物质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内因涉及遗传易感性(如 α 1- 抗胰蛋白酶缺乏)、气道高反应性、肺发育关键期(孕期至儿童期)受损。此外,高龄及低体重指数也与 COPD 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多因素交织共同推动疾病进展。

目前,COPD 已成为全球医疗系统的沉重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 COPD 患者已超 3.8 亿,每年导致约 320 万人死亡,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第三大死因。在中国,4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 13.7%,估算患者规模近 1 亿,其中仅不足 20% 接受规范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率居高不下及空气污染问题,未来十年患者数量或将持续攀升。

根据 Precedence research 报告,2022 年全球 COPD 药物销售额达到 181 亿美元,预计 2032 年将达到 298.8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5.14%。另据共研网数据,2018-2022 年,中国 COPD 治疗药物市场规模由 26.3 亿元增加到 37.9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9.5%,预计 2027 年将达到 53 亿元。

尽管临床需求如此旺盛,但 COPD 治疗却始终缺乏有效的创新疗法。过去三十年中,COPD 治疗以吸入性三联疗法(ICS+LABA+LAMA)为主,虽能缓解症状,却存在显著局限:无法逆转肺功能持续恶化(年衰退速度为健康人 2-4 倍);急性加重防控薄弱,发作加速肺功能塌陷且死亡率高;激素(ICS)副作用突出,增加肺炎及代谢并发症风险;仅对 20%-30% 嗜酸粒细胞表型患者有效,覆盖人群有限。

正是这种 " 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未满足需求 " 的特性,让 COPD 在沉寂多年后,成为医药巨头竞相突破的战略要地。随着传统疗法触及瓶颈,新机制药物与生物制剂的连续突破," 沉默杀手 " 的治疗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

02 蓝海争夺战的序章

2025 年,COPD 治疗领域正式迈入精准化时代。

在传统三联疗法垄断 COPD 领域数十年后,2025 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迎来历史性更新:首次纳入恩塞芬汀(Ensifentrine)与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两款靶向创新制剂,长期由吸入性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主导的市场格局正式迎来变革。

去年 6 月,FDA 批准 Verona Pharma 公司的 Ensifentrine 上市,成为全球首个 PDE3/4 双靶点抑制剂。这款药物的创新性在于通过双重抑制 PDE3 与 PDE4,同步实现支气管扩张与抗炎作用,通过雾化吸入直达肺部,最大化药物局部暴露量,显著减少了口服 PDE 抑制剂常见的全身性副作用(如腹泻、恶心)。

图:Ensifentrine 作用机制,来源:Verona Pharma 官网

临床数据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接受过三联疗法,Ensifentrine 均能显著改善肺功能(FEV1 AUC 0-12h 较安慰剂提升 110 mL,p

上市仅 8 个月时间,Ensifentrine 的全球销售额就突破 1 亿美元,分析师预测其峰值销售额或逼近 40 亿美元。这一成功直接催生了巨头的战略收割:2025 年 7 月,默沙东以 100 亿美元收购 Verona 公司,将这一重磅管线收入囊中,并计划拓展其至哮喘、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适应症。

在 PDE 抑制剂改写吸入疗法规则的同时,生物制剂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2024 年 7 月,赛诺菲 / 再生元的 Dupilumab 率先破冰,在欧盟获批用于治疗 COPD,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 COPD 的生物靶向药物。

作为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Dupilumab 通过阻断 IL-4/IL-13 信号通路,精准抑制 2 型炎症。关键研究显示,Dupilumab 将中重度急性加重率降低 34%(p

紧随其后,GSK 的美泊利单抗(Nucala)也于 2025 年 5 月获 FDA 批准 COPD 适应症,成为首个每月一次给药的 COPD 生物制剂。这款抗 IL-5 单抗 2015 年首获批用于哮喘,此次适应症扩展基于 MATINEE III 期临床,在三联疗法基础上显著降低中重度急性加重发生率,证实其对嗜酸表型 COPD 患者的附加获益潜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其给药便利性(每月皮下注射)和长期安全性(与安慰剂不良事件率相似),使其成为长效管理的优选方案。目前,该药已在中国和欧盟提交上市申请,有望年内获批。

接二连三取得突破后,COPD 领域的确定性被彻底点燃。除了默沙东、赛诺菲、GSK 的卡位式布局,传统呼吸领域霸主勃林格殷格翰、阿斯利康等也正积极评估 PDE 抑制剂赛道的 BD 机会或自研进展。例如,阿斯利康与安进合作开发的 TSLP 单抗 Tezepelumab 已被 FDA 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II 期临床数据暗示其或可覆盖比度普利尤单抗更广泛的 COPD 患者群体。

当更多生物制剂与新型吸入剂涌向临床,COPD 治疗的 " 沉默困局 " 终将被击碎。GSK 的 5 亿美元首付、默沙东的百亿并购,或许仅是这场蓝海争夺战的序章。

03 GSK 押宝恒瑞医药

COPD 正在成为 GSK 重新激活增长的关键。

作为老牌呼吸巨头,GSK 在呼吸领域的产品体系历来成熟,拥有广泛的吸入制剂产品组合。然而,其重磅哮喘药物 Trelegy Ellipta 专利将于 2030 年到期,后续市场压力剧增,亟需补充呼吸管线。当全球 COPD 治疗格局因创新药物与生物制剂迎来历史性变革,GSK 凭借敏锐的战略布局与资本运作,以环环相扣的组合拳加速布局 COPD 治疗领域。

首先是自研突破。美泊利单抗的成功获批标志着 GSK 将哮喘领域的炎症靶向经验成功移植至 COPD。其长效给药设计(每月 1 次皮下注射)显著简化治疗流程,突破传统吸入制剂的依从性瓶颈,为长期管理提供新范式。更关键的是,该药物与 GSK 另一款超长效抗 IL-5 制剂 depemokimab 形成梯队:后者已启动两项 COPD III 期试验,若成功可将给药周期延长至半年一次,进一步解决患者 " 治疗倦怠 " 难题。

BD 交易方面,在重金拿下 HRS-9821 之前,GSK 就已布局了另一款恒瑞医药的 TSLP 单抗 SHR-1905。2023 年 8 月,恒瑞医药将旗下 SHR-1905 的全球权益(除大中华区外)授权给美国公司 One Bio(后更名为 Aiolos Bio),首付款仅 2500 万美元,潜在交易总额 10.25 亿美元。但该公司在获得授权后不足半年即被 GSK 以 14 亿美元收购(首付款 10 亿 + 里程碑付款),形成显著价差,一度被业内调侃为 " 中间商赚差价 "。

虽然早期交易看似恒瑞低估管线价值,但此次转手反而成为 GSK 深入评估恒瑞研发潜力的跳板。SHR-1905 作为 TSLP 单抗的独特机制——阻断炎症级联上游关键介质 TSLP,可能覆盖更广的 COPD 患者群体,相同靶点的 Tezepelumab 也已被 FDA 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印证了该靶点的战略价值。

目前,GSK 正在积极推进 SHR-1905 在哮喘及 COPD 领域的 II 期临床研究,并尝试与长效 IL-33 抗体联用进行概念验证(POC)。此举也让 GSK 深度考察恒瑞在呼吸领域的研发质量,为后续重金押注 HRS-9821 奠定互信基础。7 月 28 日,GSK 与恒瑞医药达成潜在总额 125 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核心资产为恒瑞研发的 PDE3/4 双靶点抑制剂 HRS-9821。此举既是恒瑞出海交易新纪录,更是 GSK 布局 COPD 的关键落子,补齐了非生物制剂拼图。

同为 PDE3/4 双靶点抑制剂的 Ensifentrine 上市后销售额快速攀升,已充分验证商业潜力,默沙东的百亿收购更凸显该赛道的稀缺价值。虽尚未完成 III 期临床,但 HRS-9821 有望在类似机制上更进一步,其干粉吸入剂型相较 Ensifentrine 的雾化剂型,更贴合 GSK 现有吸入产品组合(如 Trelegy Ellipta 等),增强市场推广协同性。

通过一系列精准动作,GSK 完成了 COPD 领域的治疗布局,核心逻辑是:以生物制剂稳固基本盘,通过 BD 交易卡位前沿靶点,借平台化合作构建长期管线优势,最终形成覆盖不同患者分层、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生态闭环。

在这一些列关键布局中,来自恒瑞医药的两款在研药物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可以说 GSK 这次完全将未来押宝在了恒瑞医药身上。这一次,恒瑞医药虽然没有登陆海外,但却可能直接影响 COPD 的全球竞争格局。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