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模型爆发的时代,各行各业都迎来了革新。对于以传统业务为主的公司来说,AI 的快速发展也让其迎来了转型的阵痛期。与此同时,对于通信行业来说,除了要面对 AI 的战略转型,5G-A 时代的到来,也需要企业用新的策略去调整业务。
日前,亚信科技对外发布了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受通信行业持续降本增效影响,公司当前经营规模整体承压,营业收入约为 25.98 亿元,同比下降 13.2%。毛利约为 7.83 亿元,同比增长 6.1%;毛利率为 30.1%,同比上升 5.4 个百分点。
业绩显示,对比传统业务的下滑,亚信科技 AI 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在高念书看来,一个是 AI,一个是 5G 专网,在重塑新的行业机遇。" 我们希望做到新业务板块能够对冲掉传统业务的下降,还能保持公司总体的业务量还有一个上升的空间。公司预计下半年净利润持续回升,全年利润优于上年。"
经营整体承压,提高效率保利润
当下,各行业企业持续收紧预算,通信行业增长放缓,运营商客户降本增效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上半年,通信行业成本的压降,对亚信科技的收入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在业绩会上,高念书透露,有些业务已经签单,但由于时间较晚没有划入到财报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 AI 推动的变革下,亚信科技对旗下的业务做了重新的划分,具体包括 ICT 支撑业务、AI 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5G 专网与应用业务以及数智运营业务。其中,后面三个业务是较为新兴的业务,而 ICT 支撑业务是相对而言比较传统的业务,包括通信行业客户的业务、网络及管理等领域( BOM 三域)的软件开发和交付业务,以及政企市场的 ICT 类软件开发、交付和系统集成业务。
" 对业务做了全新的划分,更多的是想把方言改成普通话。过去的划分是通信行业的方言,现在不能拿这个做一个整体的定义,必需用便于大家理解的方式来改变它。" 高念书说道。
作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上半年,ICT 支撑业务收入 21.18 亿元,同比下降 14.7%。不过,从毛利和毛利率上来看,亚信科技上半年在这方面的表现有所提升。财报显示,其上半年毛利有 6.1% 的上升,由去年半年的 7.38 亿增加到今年的 7.83 亿,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了 35.3%。
根据市场以及业务的变化,在通信行业的下行周期,保持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和成本管控,是亚信科技在转型期提升效率保证利润的关键措施。不过,作为一家技术企业,亚信科技在研发上的投入仍占收入的 16%。亚信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黄缨认为,用 IT 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成本上的管控,但还是希望保持公司特别强的研发水平。
押注AI 大模型、5G 专网,目标百亿订单
相对于 ICT 支撑业务,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 专网与应用以及数智运营业务是亚信科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战略核心。在这之中,受到运营商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的影响,数智运营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约 4.08 亿元,同比下降 8.8%,不过,非通信行业数智运营业务订单同比增长近 2 成,下半年将加快订单节奏和收入转换。
对比之下,大模型以及 5G 专网在业务订单上的表现不错,也是此次财报的看点。其中,5G 专网与应用业务收入约为 0.47 亿元,订单金额约为 0.82 亿元,同比增长 51.7%。
今年,是大模型应用交付快速增长的一年,从财报数据来看,亚信科技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英伟达等公司的合作,构建行业大模型端到端解决方案。上半年 AI 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收入约为 0.26 亿元,同比增长 76 倍;订单金额约为 0.7 亿元,同比增长 78 倍。
从业绩会上得到的信息来看,亚信科技未来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 AI 大模型以及 5G 专网等新业务上,不仅仅是因为所处的行业正在上升期,更在于其更高的毛利。据悉,AI 大模型业务的毛利率在 20-30% 左右,远高于传统行业的交付毛利。亚信科技副总裁、云事业部总经理傅葳表示,大模型场景在行业内的复制可以到 80%,跨行业的复制能超过 50%,当这样去复制性推广的时候,毛利率应该是超过 50%,甚至更高。
" 在可见的到 2028 年这三年里面,大模型和 5G 专网都保持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也是公司未来订单收入的一个主要的来源。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再过三年,无论是大模型,还是 5G 专网,都会赶上现在一个小的运营商规模。我们希望未来几年的理想情况是能达到百亿订单的规模,通信和非通信市场能够占到 50:50 的规模。" 高念书进一步说道。(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