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公开反思此前对增程 / 插混技术的误判,并宣布从 2025 年起持续导入多款相关车型,标志着广汽正式开启 " 纯电 + 混动 " 双轨发展模式。这一战略转向既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更是广汽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自我革新。
广汽的战略调整源于对市场现实的深刻洞察。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但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均衡发展仍是制约纯电动车普及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充电桩覆盖率不足、充电速度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增程 / 插混技术因其 " 可油可电 " 的特性,既能满足城市通勤的纯电需求,又能解决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成为当前市场的重要补充。广汽此次战略转向,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需求的精准把握。
在技术层面,广汽已做好充分准备。其与华为联合开发的超级增程系统,采用 1.5T 高效增程器,最大功率达 118kW,配合大容量电池组可实现超过 1000 公里的综合续航。传祺 S7 车型更搭载广汽自研的 L2++ 端到端无图智驾系统,能实现高速零接管、无图城区通行等功能,将增程车型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至新高度。这种 " 增程 + 智驾 " 的组合,既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痛点,又通过智能化体验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广汽的战略调整并非简单的技术回归,而是对产品矩阵的系统性重构。通过整合华为鸿蒙座舱与乾崑智驾 ADS 3.0 系统,广汽计划在 2025 年推出 3 款 30 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涵盖轿车、MPV、SUV 三大品类。这种高端化布局旨在通过增程技术切入中高端市场,与比亚迪、问界等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同时,广汽还将优化现有纯电车型的补能体系,通过超快充技术与华为超充桩的配合,提升纯电车型的市场接受度。
这一战略调整对广汽的供应链体系提出了新挑战。增程 / 插混车型的研发需要整合燃油动力与三电系统的双重供应链,这要求广汽在供应商管理、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变革。为此,广汽已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团队,推动华为软件与广汽动力域的集成式开发,并探索在经销模式上的创新合作。这种全链条的协同创新,将考验广汽的体系化运营能力。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并行的行业变革中,广汽的战略调整展现出老牌车企的灵活性与决断力。通过增程 / 插混技术的 " 再出发 ",广汽不仅回应了市场对多元化动力解决方案的需求,更通过与华为等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传统车企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