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春雨医生 1小时前

当有人用“不吃盐没力气”为重口味辩护,我该如何怼回去?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4 版》的数据显示,在 18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每 10 万人里,每年约有 620 人患心梗、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既然心脑血管疾病如此可怕,那么作为一大诱因的高盐饮食自然需要被改掉。然而有些人也会为自己的 " 重口味 " 进行辩解—— " 没办法,不吃盐就没力气 " ……

那么,不吃盐真的跟我们的力气有必然联系吗今天春雨君邀请到了 国家高级营养师 高级健康管理师 刘萍萍 和大家好好聊聊" 盐 "

人不能没有钠,但可以不吃盐

盐,我们很熟悉,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NaCl),其中的 " 钠(Na)" 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无机元素。

钠能够参与水的代谢,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能够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是胰液、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此外,对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以及维持血压正常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体如果缺少钠,是会影响健康的。按照缺钠的程度,人体缺钠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等级:

轻至中度:缺氯化钠约 0.5 克每公斤体重,会出现倦怠、淡漠、无神、起立时昏倒;

中至重度:缺氯化钠约 0.5-0.75 克每公斤体重,会出现恶心、呕吐、脉细而速、血压下降及痛性肌肉痉挛等症状;

重度至极度:缺氯化钠约 0.75-1.25 克每公斤体重,会出现淡漠无情、木僵、昏迷、周围循环衰竭,严重时可发生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天然食物中钠的含量比较低,一般情况下,我们摄入的钠主要依靠盐来供给,如果完全不吃盐,的确有缺钠的可能性,但也不绝对。

因为不吃盐不等同于没有摄入钠或者钠摄入不够,日常生活中,除了盐之外,我们还有其他富含钠的食物摄入来源,比如含钠的调味品(如酱油、味精、辣椒酱、豆瓣酱)、榨菜、咸菜等。

打个比方,有些人特别喜欢吃酱油,炒菜必须放酱油,吃米饭也要淋不少酱油,也喜欢吃各种咸菜酱菜,摄入的钠已经足够满足机体需要了,对于这种人,就不该对他说,你应该吃点盐了,而是说,请注意少吃盐甚至不吃盐。

不吃盐就会没力气吗?

不吃盐跟力气之间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必然联系。

我们知道," 力气 " 必须依靠神经支配肌肉才能使出来,那具体该如何 " 使力 " 呢?

需要把这个 " 该使力了 " 的信号传递(即 " 电荷的运动 ")出去,而信号的传递需要 " 动力 ",这个动力就依靠钠和钾在细胞膜上进进出出,形成的一种浓度差(称为 " 电势差 ")来实现了。

如果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又没有钠的其他膳食摄入来源,机体钠太少了,就会降低神经传导信号的能力,从而让神经对肌肉失去支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没力气 "。

事实上,除了钠,缺钾同样可能导致肌肉无力。" 不吃盐就会没力气 " 不应成为我们多吃盐的借口,因为正常饮食一般不会缺钠,对于不少人来说,更应关心钾摄入不足的问题,新鲜蔬菜和水果是钾最好的来源。

那如何培养出清淡的口味呢?

由于目前我国多数居民食盐摄入普遍过多,而过多的盐摄入与高血压、胃癌和脑卒中有关,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还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5)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内。

对于平常习惯吃太多盐的人,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帮助自己养出清淡的口味,例如:

使用定量盐勺来帮助减少盐的用量,并循序渐进,逐渐降低盐的摄入量;

平时少吃高盐的食物,例如火腿、榨菜、薯片、椒盐花生等;

饭菜里尽量少放盐、酱油、味精,可以多用醋、柠檬汁、香料、姜等来代替;

改变下烹调方式,尽量避免煎炸,多用蒸煮等,以便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

多用番茄、柠檬、青椒、洋葱等有味道的食材和清淡的菜一起烹煮,从而少放盐。

另外,培养清淡的口味还要从娃娃抓起,那就是家长给孩子制作辅食时,尽量不额外添加或少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

图源:壹图网

作者:国家高级营养师 高级健康管理师 刘萍萍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