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的太空金矿来了!
10 月下旬,随着中国星网密集发射低轨卫星、华为苹果终端卫星通信功能落地,叠加 " 十五五 " 规划对太空资源开发的明确倾斜,A 股低轨卫星板块直接引爆市场!主力资金持续流入,低轨卫星成为硬科技赛道中悄悄抢筹的一条线!
01、低轨卫星成市场新风口
近期,低轨卫星产业链堪称喜出望外——从上游的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到中游的核心元器件、测控服务,再到下游的终端设备、应用服务,全链条集体爆发,成为仅次于 AI 芯片的最强热点。
个股表现更是亮眼:中国卫星(卫星制造龙头)年内涨幅 57%、霍莱沃(卫星测试系统)年内涨幅 32%、上海瀚讯(卫星通信系统)年内涨幅 17%;甚至诸多低轨卫星相关标的密集获得机构调研,足见市场对这条低调主线的认可。
消息面 " 三重利好 " 共振,直接给低轨卫星赛道装上 " 加速器 ":
1. 政策战略加码:" 十五五 " 规划建议首次明确提出 " 加快低轨卫星星座建设,抢占太空战略资源 ",标志着低轨卫星从 " 产业赛道 " 升级为 " 国家战略优先级 ",与美国在轨道、频段资源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2. 技术突破落地:中国星网 8 月以来连续发射 5 组卫星,进入密集部署期;华为 Mate60、苹果 iPhone17 相继支持卫星通信,3GPP 技术标准落地,手机直连卫星从概念变成刚需;
3. 事件催化提振:10 月 26 日,长征六号火箭成功将 12 颗低轨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刷新一箭多星发射纪录,直接点燃市场热情,中国卫星作为核心标的当日封死涨停。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轨道和频段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中美主导的全球低轨卫星竞赛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预计 " 十五五 " 期间低轨卫星产业年均增速有望突破 25%;国泰海通证券更直言 " 低轨卫星是未来 5 年确定性最高的战略赛道,谁掌握轨道资源,谁就掌握全球通信话语权 "。

近期低轨卫星产业链能 " 力压群雄 ",除了政策和事件催化,更核心的是板块正迎来 " 回调后的价值重估 " ——此前因市场担忧 " 技术落地进度 ",板块经历短暂回撤,但底层驱动逻辑不仅没断,反而持续强化。
首先,战略资源稀缺性倒逼加速布局,中美竞争点燃赛道热度。
低轨卫星的轨道和频段资源是 " 先到先得 " 的稀缺品,全球可利用低轨资源有限,当前中美已占据绝对主导:美国星链在轨卫星达 8371 颗,占全球 89.6%,规划总量超 4.2 万颗;中国不甘示弱,星网 GW 星座、千帆星座合计规划 2.5 万颗,2027 年前将完成数千颗部署,是唯一能在规模上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这种 " 资源抢滩战 " 直接推动产业链加速,卫星制造、火箭发射产能持续释放。
其次,技术突破打开商业化空间,从 " 航天概念 " 到 " 业绩驱动 "。
以前低轨卫星是 " 遥远太空项目 ",现在已走进日常生活:可回收火箭让发射成本大降 70%,中国文昌发射场年发射能力超 40 次;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成熟,华为、苹果带动中高端手机标配卫星通信,未来平板、笔记本将全面跟进;应用场景更是遍地开花——特种通信、应急救援、海洋覆盖、偏远地区网络,全球仍有数十亿人依赖卫星上网,南亚、独联体等地区卫星网速超地面 3-5 倍,市场需求爆发肉眼可见。
最后,产业链基本面持续改善,订单和业绩确定性拉满。
据测算,2025 年全球低轨卫星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0 亿美元,2035 年有望达 1.79 万亿美元,年均增速 9%;中国市场更猛,2024 年规模已达 2800 亿元,2025 年预计突破 3500 亿元,复合增速超 25%。产业链上企业已进入 " 订单饱满 + 交付提速 " 周期:中国卫星手握超 500 亿元订单,火箭发射企业排期到 2027 年,重点公司卫星测试设备需求同比增长 80%,基本面改善实实在在。

全球低轨卫星赛道的国际玩家也动作频频,进一步点燃行业热度。Space X 的星链(Star Link)持续领跑,截至 2025 年 10 月,在轨卫星已达 8371 颗,占全球低轨互联网星座总量的 89.6%,猎鹰 9 号火箭月均发射 4-5 次,可回收技术让发射成本降低 70%,目前全球用户超 200 万,特种通信、海洋互联网等场景商业化落地成效显著,后续仍计划向 4.2 万颗的规划规模推进。
Rocket Lab 作为细分赛道龙头,聚焦小型低轨卫星发射,Electron 火箭实现箭体回收复用,近期成功完成 " 一箭七星 " 任务,为美国军方及商业客户提供快速部署服务,其轻量化卫星制造技术也持续迭代,成为 SpaceX 之外的重要补充力量。公司股价年内涨幅已经超过 120%!
Ast Spacemobile 则主攻终端突破,与 AT&T 等运营商合作完成手机直连卫星的多轮测试,无需专用终端即可实现偏远地区通信,技术路线与华为、苹果形成差异化竞争,近期宣布 2026 年将启动商业服务,进一步丰富低轨卫星的应用落地场景,推动行业从 " 星座部署 " 向 " 终端普及 " 加速迈进。公司股价年内涨幅已经达到惊人的 234%!

04、如何布局?把握产业链三大核心方向
回顾 A 股历次战略赛道的景气周期,低轨卫星板块呈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政策驱动性强," 预期先行、落地强化 ";二是产业链环节多,从卫星制造到终端应用跨度大,个股分化明显,选股难度较高。
综合来看,重点关注三大方向:
1. 卫星制造与发射:掌握核心资源的 " 压舱石 "
这是产业链最确定的环节,直接受益于卫星规模化部署。中国卫星是国内卫星制造龙头,包揽星网核心订单,年内订单增速超 60%;火箭发射环节可关注掌握可回收技术的企业,随着一箭多星常态化,发射需求将持续爆发;卫星测控服务同样受益,新途特控从事卫星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业绩与在轨卫星数量强挂钩,增长确定性高。
2. 核心元器件与测试设备:隐藏的 " 业绩弹性股 "
卫星研发制造的 " 前周期环节 ",需求先于整机释放。智能仿真仪、卫星测试系统,是卫星研发的必备设备,订单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核心元器件方面,卫星通信芯片、射频模块企业将直接受益于终端普及,华为苹果产业链相关标的值得重点跟踪。
3. 终端与应用服务:商业化落地的 " 潜力股 "
手机直连卫星打开消费级市场,应用服务迎来规模化爆发。终端环节可关注布局卫星通信功能的消费电子厂商,以及提供通信模块的配套企业;应用服务方面,应急通信、海洋通信、" 一带一路 " 海外网络服务是核心方向,随着卫星组网完善,相关企业将迎来持续现金流。

如果,你想找到低轨卫星产业链龙头和潜力公司;
如果,你对板块波动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请扫码加入我们,获取更详细的产业链分析和投资策略,跟随格隆汇研究院一起,在太空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把握确定性机会,分享赛道爆发的红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