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41分钟前

千亿山姆的“阿喀琉斯之踵”

文 | NEXT 趋势,作者 | 方远,编辑 | 小雨

曾几何时,山姆会员店是中国中产家庭品质生活的象征,一张会员卡等同于对独特选品和严苛质量的绝对信任。

然而,这层中产滤镜正迅速破碎。

近期,从 " 黄金蟹 " 到 " 牙齿蛋糕 ",山姆连续爆发的品控危机,让其基本盘出现裂痕。

黑猫平台上逾万条投诉,以及同比上涨 65% 的投诉量,都在拷问其严选价值。

当会员费支付的品控溢价不再成立,山姆引以为傲的信任护城河,还能守护多久?

中产滤镜破碎

行业共识曾是,山姆的核心壁垒在于其独特选品和质量严苛。但近几年来,这一标准似乎正在松动。

近期,山姆连续暴露食品安全问题。梳理公开信息,事件包括:蛋糕内出现牙齿、坚果内发现活虫、牛奶包装附着虫卵、莲雾中发现蠕虫等。

这并非孤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山姆会员店的投诉已超过 1 万条,主要集中于食品安全问题。数据印证了问题的广度:2024 年,山姆的相关投诉量同比暴涨了 65%,系统性风险已然表征。

消费者进入山姆的门槛是 260 元至 680 元不等的会员费。用户付费的本质是购买山姆的 " 严选价值 " ——即用山姆的品控能力,替代用户在海量商品中比对质量和价格的时间成本。

品控的挑战正传导至选品策略。信号包括:山姆下架了多款高口碑商品,如台湾风味太阳饼、经典米布丁和低糖蛋黄酥;同时,上架了引发争议的大众品牌,如好丽友、卫龙、盼盼、徐福记和溜溜梅。

用户的感知落差来自两个层面。其一,山姆的操作试图模糊品牌界限,例如将盼盼法式小面包更换全外文包装,或隐去卫龙的品牌标识。其二,健康标签与配料表存在认知错位。例如,好丽友派标注减糖 80%,但配料表显示其甜味来自安赛蜜、三氯蔗糖等代糖。

这种选品策略被指存在商业逻辑错位,当山姆上架此类商品时,会员费为严选和品控支付的溢价便不再成立。

品控和选品的双重压力,正导致山姆祛魅。

品控何以失守?

近年,山姆在中国的扩张显著提速。

一个时间对比是:从首店到第 54 家店,山姆用了近 30 年;而从第 48 家增长到第 60 家,仅用时一年多。

扩张的向量,一是 " 下沉 ",山姆正打破只在一线开店的惯例,以高质量下沉触达三四线城市。二是 " 加密 ",山姆一改远郊选址,开始进入中心城区。

" 下沉 " 带来了财务模型的压力。数据显示,在门店翻倍的近五年,三线城市客单价仅为一线的 61%,运营成本反而高出 15%。

这种财务压力,需要依靠高线城市的销冠门店来平衡。

财务与扩张压力,被认为是其战略摇摆的动因。

2017 年 Andrew Miles 接任中国区总裁后,山姆的战略是精简 SKU、严控品质、完善本土供应链,以此建立质价比护城河。然而,进入 2025 年,随着新高管接任,其供应链本土化迭代明显更加激进,但之前品质为先的信条,被抛弃了。

新战略的指向之一是更大的利润空间。其动作表现为:下架爆品,上新大众本土商品;同时缩短选品周期,更侧重高利润产品。这些动作的代价是,山姆商品的独特性和品控优势被稀释。

在供应链侧,山姆利用采购的最终定价权严控成本。据了解,采购方会审核成本报表,在确保合作方 8%-10% 净利润后给出采购价。若供应商不接受,山姆会寻找替代工厂。

如今,供应链透明度提升,中国本土零售商也能深入源头。例如,盒马的自营品逻辑是跳过中间环节,与厂家共研新品并专供零售商。这与山姆的共创模式,路径趋同。

近两年山姆质量下滑、选品失策,被认为与其会员增长逻辑相关。其策略是:一线城市推新品,保老会员续费复购;低线城市扩张,拉新会员。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快速扩张带来的经营和管理压力。

阿喀琉斯之踵

沃尔玛中国的增长引擎已高度集中于山姆。

2024 财年,沃尔玛中国总营收为 1473 亿元人民币,同期山姆中国的年销售额突破 1000 亿元,贡献了近 70% 的业绩。

这一引擎的核心燃料,是其近 900 万的付费会员基座。其中,贡献了 60% 营收的 " 卓越会员 " 群体,续卡率高达 92%。这批高黏性、高价值的用户构成了山姆的基本盘。

分析认为,维系这批高价值用户的关键是品牌信任。山姆通过精选高品质商品,锚定了中高收入家庭。但如今,用户对这种确定性的认知,正在动摇。

同时,山姆面临的外部竞争加剧。一方面,Costco、奥乐齐等国际玩家正加速在华布局;另一方面,盒马、胖东来等本土新业态和精品超市,亦在通过高质价比的商品和服务,分流山姆的会员。

据媒体报道,山姆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同比下滑 2.3%,同期 Costco 与盒马则分别增长 4.1% 和 3.8%。报道称,在新一线城市,山姆的付费会员正被 Costco 截流。

本土零售商的竞争策略包括快速复制爆品。2024 年山姆的草莓盒子蛋糕成为爆品后,盒马迅速上线了同类产品。面对竞争,山姆已主动下调了 30 余个高频 SKU 的长期售价。

在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的同时,山姆的内部服务能力也面临着挑战。

有观点认为,倘若扩张速度超过了服务能力的迭代速度,山姆将遭遇更为严峻的消费者信任问题,毕竟它需要应对更加挑剔的目光和更多元化的需求。

也有观点把山姆的 " 祛魅 " 归结于中国本土零售商家在商品与服务层面的能力提升。

在内外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山姆的核心优势已然遭受冲击。倘若品控问题持续存在,且被市场解读为选品缺乏聚焦或战略出现偏差,这将加速其竞争壁垒的瓦解,甚至可能动摇用户信任的根基。

届时,其千亿规模的业绩能否得以延续,其作为沃尔玛增长引擎的地位是否依旧稳固,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