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7分钟前

独家对话 PIX Moving 曹雨腾:全新无人车产品不抢饭碗,做增量价值

PIX Moving 联合创始人兼 COO 曹雨腾

2018 年,PIX Moving 第一次以黑客马拉松的方式,汇聚了来自全球 30 多位天才工程师,在 7 天的协作中完成车辆线控 Hack、开源自动驾驶架构,为降低自动驾驶应用的门槛点燃星星之火,也让更多个体、机构参与到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实现去中心化和民主化的创新。

2025 年,亚洲首个顶级 AI 自动驾驶竞速赛事——Hitch Open 世界 AI 竞速锦标赛(Hitch Open World AI Championships),在张家界天门山 99 道弯垂直极限赛道上进行,希望通过这种极限路况让不同 AI 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

本次赛事在比赛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数据,将实行完全开源政策,这些在日常道路中极难获取的极限场景数据,是训练物理智能大模型的稀缺资源,将会极大的推动生成式 AI 模型算法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参赛战队的赛车底盘统一采用了 PIX Moving 的智能线控底盘平台,确保比赛在硬件支持上的公平。

作为赛事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在天门山的 " 云端车库 " 现场,钛度车库与 PIX Moving 联合创始人兼 COO 曹雨腾有了一次独家深度沟通。

PIX Moving 成立于 2017 年,是一家以滑板底盘为基础的模块化智能汽车开发企业,同时也从事 L4 无人车相关业务。基于滑板底盘的核心技术,PIX Moving 成功打造了 Robobus、无人清扫车、无人零售车等多款 L4 无人车产品,这些产品已进入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赛事让创新更分布式、去中心化

PIX Moving 之前已有多次参与国际自动驾驶赛事的参赛经历,比如迪拜自动驾驶挑战赛。相较于那些 " 硬件自由竞争 " 的赛事,Hitch Open 具有 " 统一底盘 "、" 聚焦算法本质 " 的比拼逻辑。

在曹雨腾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这种硬件统一的模式,让软件不断迭代、升级,非常有机会在全球进行复制。而且品牌一旦建立起来,将会有更多高校、研发机构、企业参与进来,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同时,他还指出,这场赛事对产业带来的最大意义,是让产业看到了自动驾驶的边界和极限在哪里,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赛事本身是在真实极限环境中的赛车竞速,本质上是多种 AI 算法就感知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的全方位综合比拼,其中获得的数据和反馈,如果能得到有效利用,对常规环境下的自动驾驶运营效果,也会有很好地提升。

如果让 PIX Moving 的 L4 无人车来挑战天门山的 99 道弯,曹雨腾认为,目前公司的无人车技术水平是可以顺利跑完这 99 道弯。但他也指出,速度不能太快,预计时速不能超过 30,与这种赛事的竞速不可相提并论。

目前各个行业对 AI 人才的需求都很大,曹雨腾指出,AI 领域现在最缺乏的是具备实际动手、上手的能力的人才,更多的是需要在实际场景中有落地和运营的能力。因此,PIX Moving 一直有与高校、工程师社区有合作,从中获得了很多人才,同时也能链接到很多产业资源。

据曹雨腾介绍,PIX Moving 之前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奥特威尔开源软件建立合作,后来很多日本及全球的合作,都是基于当时黑客马拉松链接到的资源和公司。

截至目前,PIX Moving 以 RoboBus 为核心的自动驾驶产品已经在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阿联酋、印度等全球 30 多个国家及地区,累计订单高达数亿元。

因此,从功利角度讲,公司支持、参与这类赛事活动能带来很多实际好处。但从非功利角度,曹雨腾表示,公司最初的理念和现在的价值观都是希望打造低成本、开放式的自动驾驶硬件平台,降低整个行业的创新门槛,让更多公司和个人参与进来。

据悉,在 2018 年~2019 年的时候,改装一辆商用车或乘用车做无人驾驶,最基本的套件就要 100 多万,这样的成本很难实现 " 民主式创新 ",即便到了今天,这个成本也并不便宜。

因此从愿景角度,PIX Moving 也希望通过与赛事、高校合作,让创新更分布式、去中心化。" 所以不管从功利还是愿景角度,我们都愿意深度参与这类活动。" 曹雨腾说道。

对于 AI 竞速赛事未来的发展方向,曹雨腾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应该让更多参与者进来范围可以更广泛,参与者类型不仅限于一线高校,各类高校、职业教育学校,甚至一些机构都可以参与;其次,让准备时间更充分一些,如果天门山成为固定赛事举办地,每年举办,就可以提前很久筹备;此外,虽然叫 AI 竞速锦标赛,但可以更广泛地延伸到自动驾驶领域不同维度的比赛。

同时,曹雨腾还表示,PIX Moving 也可以帮忙赛事连接更多高校,还可以做更多国际化的连接,比如日本的高校,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一些高校与产业的对接。这也是赛事本身的意义之一,带动更多 " 产学研 " 的结合。

即将发布全新 L4 无人车产品

当下,无论是无人配送物流赛道,还是无人接驳巴士赛道,都正处于爆发期,规模化落地已经实现。

相比其他玩家,曹雨腾表示,PIX Moving 的核心竞争力是有基于自己的滑板底盘的完整整车产品,以及自建的整个制造体系,使其产品成本可以大幅降低。目前,PIX Moving 在中国、日本布局的了三座智能制造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PIX Moving 的无人车不单纯是无人巴士,而是 " 移动空间 ",里面会有很多不同功能,是移动空间的服务车队。在曹雨腾看来,传统交通不能带来增量价值,只是替代司机、抢饭碗。PIX Moving 希望 " 移动空间 " 带来的不是抢饭碗,而是做增量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关于增量价值,曹雨腾的解释是:" 增量在商业领域,移动商店就是其中一种模式。它可以通过监测不同区域的人流量,去到更适合营业的范围,扩大营业范围和时间,更精准地到目标地点做零售。这样带来的就是增量商业空间。"

从产品形态来看,与新石器做的移动售卖车相比,PIX Moving 的无人车将会更大,也将会使单个车的商品价值撑起完整的商业闭环。曹雨腾表示,可能和文远知行等无人巴士有竞争,但他认为实际上大家是在做不同维度的事,盈利模式也不一样。

曹雨腾进一步解释称,PIX Moving 希望打造的是综合的移动服务车队,甚至可以是移动餐厅,提供消费娱乐体验,把它结合在城市区域或景区里,让它本身成为场景入口、IP,形成综合体,变成旅游目的地,带来新的流量入口。

今年 11 月份,PIX Moving 将会有一个移动空间车队的场景发布,它是无人巴士的其中一种功能,但也会有其他功能,将会与一些城市区域合作,综合打造 " 科技 + 文旅 " 场景,无人车将不再是单纯的巴士或物流配送车辆。

据了解,未来五年,PIX 将通过 " 百城计划 " 在全球 100 座城市、1000 个生活场景落地部署自动驾驶移动空间,预计服务超过 10 亿人次出行。

今年以来,无人配送车市场已经卷成了 " 红海 ",价格战更是打到了 " 刺刀见红 " 的状态。

曹雨腾强调称," 我们不会单纯进入那个无人配送物流车市场去竞争,去拼刺刀。我们想通过新技术催生新商业模式,基于新产品打造新业态,去帮助城市或乡村做综合场景升级,提升当地消费和体验,做综合性项目。"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张敏,编辑|李玉鹏)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