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贝塔商业
我们总以为爸妈不懂互联网,其实是我们不懂他们了。
如果说过去 " 网瘾 " 这个标签贴在年轻人身上,那到了 2025 年,慢慢被替换成了另一个群体:成天盯着屏幕的,变成了家里的长辈。
白天在广场跳舞,晚上在直播间打赏 " 女儿主播 ";白天在菜市场省五毛钱,晚上在平台买金条、投 Pi 币。" 节俭一生 " 的父母一夜之间成了消费主力," 不懂网络 " 的爷爷奶奶成了短视频平台最活跃的一批人,也成了网络幻觉中最容易迷路的那群人。
他们刷得不比年轻人少,但面对技术的突飞猛进,却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
更讽刺的是,骗他们的套路,往往简单得让年轻人不敢相信:但越简单,越有效。不是他们不懂互联网,而是他们只懂一点点,却刚好懂得不多。
一代人正在悄无声息地陷入网络幻觉。有人说,这届老年人太好骗了。但更可怕的是,他们并不是笨,而是孤独、焦虑、没人在意。
被算法包围的一代父母
小时候总觉得,爸妈是全世界最节俭的人:剩饭剩菜舍不得扔,天气炎热也舍不得开空调。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的人开始变了。
爷爷凌晨两点躲在被窝里刷短视频不睡觉,奶奶会在直播间抢 " 特价黄金手镯 ";连平时最节俭的爸妈,也开始每天定点打开直播,听一个小主播在那喊 " 叔叔阿姨早点休息 "。他们一边说 " 看看就好 ",一边又悄悄下了单。
根据统计,60 岁及以上的老年网民已经超过 1.78 亿人,占全国网民的 16.2%。其中有 30% 以上每天上网超 4 小时,甚至比年轻人还多。短视频不止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更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那些熬夜追剧的、看直播、网购的,不再是年轻人,而是曾经我们以为最 " 自律 " 的一群人。他们不像我们还有上班、学习、朋友聚会去分散注意力;退休以后,他们的时间全交给了一个小小的屏幕。
一边喊着 " 我不信这些 ",一边每天盯着屏幕看上十个小时。真正让人担心的,不只是 " 刷太久 ",而是那些越来越精准的推送,把他们一点点送进只属于自己的 " 信息茧房 "。
想跟上时代,却被 " 时代 " 收割
这几年,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打赏的事,已经屡见不鲜。但要说最隐蔽、也最疯狂的,还得是 " 炒币 "。
河南有位 70 岁的大爷,退休以后最大的成就感,不是当上社区志愿者,而是挖了 600 多个 Pi 币,还准备拉着孙子一起 " 继承家业 ";江苏某地一个中老年 "Pi 友团建 ",在五星级酒店里大合唱 " 我们是未来的亿万富翁 ",有模有样地搞签名墙、穿统一制服、拍全景照,俨然一场 " 中老年版创投峰会 "
那些骗子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一开始从不提钱,只讲 " 价值共识 ",讲 " 区块链是未来 ",讲 " 斯坦福团队研发 ";等你花了大把时间点签到、拉人、写笔记,再引导你花几千买 " 矿机 "、花几万报 " 精英课 ",最后连养老的钱都搭进去,还觉得自己 " 差临门一脚 "。
很多人调侃:" 中老年才是最卷的终身学习者。"这话听起来像夸奖,可如果学习的是假知识,接住的是空希望,那 " 与时代接轨 ",也许只是在用力奔跑着,冲向一个更深的坑。
他们想要跟上时代,却没想到,被这个 " 时代 " 选中收割的,正是他们自己。
骗人还要诛心?
如果说 "Pi 币 ""AI 炒股 " 靠的是伪装成知识与科技的 " 精英话术 ",那么另一类骗局则恰恰相反,它们看起来简单到不像骗局,却反而更容易击中人心。
最典型的例子,是" 白城大姨 "。
一位 44 岁的中年女士,镜头贴脸、不加滤镜,语气直接地喊着:" 老头,来白城吧,咱俩见见。" 视频里没有滤镜,没有脚本,甚至没有背景音乐,但就是这样的短视频,还真的有老头千里迢迢来到白城,评论区一片 " 我爸在订车票了 "" 白城火车站宾馆全满了 " 的调侃。
很多人觉得 " 这也能信?" 可恰恰就是 " 简单 ",成了最有用的筛选机制。
骗子根本不怕你识破套路,因为他们的目标人群就是 " 容易信 " 的那一类。就像骗子发的那些假养生文章、假专家视频、假靳东直播:对年轻人来说一眼假的玩意儿,却正好能筛出那些最容易掏钱的中老年用户。
不只如此。短视频平台上的金币签到、连签七天送现金红包、任务中心领优惠券……看起来像在 " 让利 ",实际上是在培养习惯。一旦养成使用习惯,就会被精准推送到养生、理财、情感类直播间,这才是 " 收割 " 的开始。
在这些套路背后,老人们失去的不只是钱,更是他们最在意的东西:自尊、健康、亲情。
有人说,这是一场 " 无声的离家出走 "。人还在家里,但心已经不在家庭里了。他们把感情寄托在主播身上,把信任给了算法,把人生最后的几十年,交给了一个个虚拟的 " 贴心人 "。
而我们却连说一句 " 别信 " 都说不出口,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不是傻,只是太孤独了。
结语:不是他们太傻,而是太久没人听他们说话了
我们这代人,太容易忽视上一代的感受了。
他们年轻时拼命省,吃最简单的饭、干最繁重的活,把钱一分一厘地存下来,为的是让子女少吃点苦。结果到了退休,反而成了骗局的 " 头号目标 "。
不是他们贪心,而是太想证明‘我还行’;不是他们傻,而是太需要被看见。
这世界上最贵的,从来不是黄金珠宝,而是一个老人在晚年能听到一句真心的 " 谢谢 ",能有人陪吃一顿饭、听他讲一段往事。
但短视频、直播间、Pi 币 APP 里没有这些。
它们只会说:" 你值得更好的 ",然后把你引向一个个 " 购物链接 ";它们只会喊 " 妈妈 ",却从不管你真实生活里孤不孤单、有没有人照顾。
别再笑那些被骗的老人了。
防骗,是一次次真实沟通的开始,不是责怪的终点。
因为他们上网,是为了留在我们的世界;而我们,不能一直把他们留在屏幕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