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汽车公社 15小时前

传统新实力:我们可以上桌了吗?

导语

Introduction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不仅有自主,还有合资。

今年成都车展最热的展台之一是哪家品牌?毫无疑问,鸿蒙智行一定占有一席之地。毕竟,在之前的几次车展中,只有四 " 界 " 的鸿蒙智行,一直是车展的流量担当。如今随着尚界的加入,无论是规模还是号召力,鸿蒙智行的热度再上了一个台阶。

当 5 个 " 界 " 字辈的车标一并挂起来,这种震撼程度会让所有经过的人都忍不住惊呼。实际上,不仅仅是鸿蒙智行,在华为与多家传统车企合作后,这些传统车企迅速补齐了新能源时代的智能化短板,新一轮的大战即将上演。

一直以来,造车新势力们都曾是中国新能源界的绝对主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从上百家的造车新势力,如今已屈指可数。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把鲶鱼放进鱼群中不是为了培育鲶鱼,而是激发其他鱼类的活力。

现在,这些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已经茁壮成长了。吉利银河、长安启源、奕派科技等等,从销量上来看,它们开始走上牌桌。而即便是那些剩下的造车新势力选手,仍有一些还在苦苦寻找 " 活下去 " 的方法。

用数据打破质疑

从最新发布的 7 月及 1-7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趋势: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正逐渐走上牌桌,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张图表中,吉利银河、长安启源、深蓝、奕派科技、埃安、极氪、岚图等品牌,大多隶属于传统汽车集团,不仅销量稳健,部分甚至已超越一些新势力品牌,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从具体数据来看,传统车企背景的新能源品牌表现亮眼。吉利银河以 7 月销量 95117 辆和 1-7 月累计 644073 辆的成绩高居榜首,远超许多新势力品牌。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和长安启源也分别实现了 27119 辆和 29907 辆的月销量,累计销量均超过 13 万辆。此外,如东风汽车的奕派科技、广汽集团的埃安、吉利旗下的极氪等,也均进入销量前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牌的销量稳定性较强。例如,吉利银河 1-7 月累计销量已突破 64 万辆,奕派科技也达到 16 万辆,展现出持续的市场渗透能力。相比之下,部分新势力品牌如蔚来、小鹏等,虽然声量较大,但销量已被多个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反超。

曾几何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是由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品牌主导的。然而,随着传统车企的全面发力,市场格局已从新势力独大逐渐转变为多方竞逐。

一方面,新势力品牌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例如,理想汽车 7 月销量为 30731 辆,虽仍位居前列,但已被吉利银河、零跑等超越。蔚来和小鹏的销量则相对落后,显示出增长乏力。另一方面,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份额持续提升,甚至开始蚕食新势力的市场。

这种竞争态势不仅体现在销量上,也反映在产品布局和技术路线上。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通常采取多品牌、多车型策略,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的各个细分市场。例如,吉利集团旗下拥有极氪、银河等多个品牌,分别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长安汽车则通过深蓝、启源等品牌实现市场分层。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快速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有多重因素支撑。

传统车企如吉利、长安、广汽等拥有多年的汽车制造经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这使得它们在产能爬坡、成本控制和品质管理上具有天然优势。例如,吉利银河依托吉利集团的浩瀚架构和全球供应链,能够快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实际上,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并非从零开始。它们通过多年技术沉淀,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方面逐步缩小了与特斯拉等领先者的差距。除了自研外,华为对这些车企的帮助也功不可没。

当然,造车新势力最缺乏的一个板块就是,传统车企通常拥有广泛且成熟的经销商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能够更快实现市场下沉和用户触达。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用户信任建立尤为重要。例如,长安启源和深蓝通过长安汽车的渠道资源,快速覆盖了二三线市场。

相较于新势力品牌,传统车企长期积累的品牌认知和用户信任度更高,尤其是在注重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的消费者群体中。这使得它们的新能源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接受。

从销量数据到市场动态,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它们正以稳健的步伐走上牌桌,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成熟和进化,也预示着未来竞争将更加多元和激烈。

合资品牌也在追赶

在今年热闹非凡的成都车展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丰田的 bZ 系列拥有了单独的展台。

这一调整背后,实则暗藏着深刻的市场真相。从销售数据来看,今年 7 月份,广汽丰田铂智 3X 在合资品牌纯电车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销量冠军。而且,bZ 系列的后续车型也即将闪亮登场,让人充满期待。

在广汽丰田铂智 3X 之后,东风日产 N7 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7 月销量达到 6455 辆,与铂智 3X 的差距不到 400 辆。这两款热门车型有着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完全由中方团队主导研发。它们结合中国本土化的供应链优势,精准把握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打造出深受市场欢迎的车型。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全新的格局。自主品牌中的传统车企凭借自身实力逐渐走向主流。而与此同时,传统的合资品牌也不甘示弱,开始纷纷发力。此前,大众汽车品牌率先行动,其 ID 系列凭借出色的性能和品质,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今,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随着别克至境、AUDI 品牌等独立的本土化新能源品牌加入,市场愈发热闹起来。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既看到了众多品牌积极进取、奋力开拓的亮眼表现,也应将目光投向那些尚未形成独立品牌作战能力的传统车企们。

以长城汽车为例,在众多品牌纷纷推出多个独立新能源品牌,全方位布局市场的形势下,长城汽车单一的 WEY 牌新能源在产品线丰富度、市场覆盖面等方面可能会逐渐显现出不足,这无疑会影响其在新能源市场的长远发展。

再看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巨头,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但在新能源领域,其独立新能源品牌的缺失却让人感到疑惑。在新能源市场快速扩张的今天,没有独立且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品牌,难以充分享受到新能源市场发展的红利。

还有奇瑞汽车,旗下的奇瑞风云承载着众多期待,但至今仍未独立上榜。在新能源市场品牌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奇瑞风云若不能尽快独立并崭露头角,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步伐可能会受到限制。

对于这些传统车企而言,打造独立的新能源品牌不仅是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更是关乎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只有加快布局,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独立新能源品牌,才能在新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话说回来,好在以上这些品牌好歹还有新能源规划。比如长城有 WEY、上汽有尚界、奇瑞有 iCar,这充分说明大集团的考虑还是比较周到的。现在最难受的就是像海马、创维、蓝电那些小品牌,在市场加速的分化中,它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汽车公社

汽车公社

速度,深度,态度 !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