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 张 萌
" 一见钟情!毫不夸张,这就是新能源界的迈巴赫。" 黎巴嫩富豪眼里,高合汽车是中国电动车 " 女王 ",他一见钟情,要复活她。然而到了真掏腰包的时候,他又左右挑剔。
手握 " 双资质 " 的哪吒汽车复活,报名通道里的投资人都快站不下了。网友戏称:神话上演,就等太乙真人出现。已经找到 " 白衣骑士 " 的威马汽车,喊出了 2030 年年产百万辆的目标。
Busy to live, or busy to die?
2025 年,在新造车版图里,一边是 " 一条船 " 上的蔚小理打得难解难分、明争暗斗,另一边是已被踢下船的 " 威高哪 ",还在艰难求生," 复活者联盟 " 的大戏正在上演。
两边都热闹,一时间不知道该看谁。但热闹背后,却可能是一些骗局。
哪吒重生,复活通道挤满 " 太乙真人 "
8 月 4 日,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公众号发布《关于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仅仅 4 天时间过去,阿里资产平台上,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重整投资人招募就有 1 万多次围观、65 名意向人报名。
就因手握独立造车资质,十年前其他新势力还在苦苦寻求代工的时候,合众新能源就能自己拿地盖厂造车。十年后,即便走上破产重整之路,合众新能源依然凭借着双资质成为这个赛道的香饽饽,吸引接近数十名 " 太乙真人 " 踊跃报名投资。
要知道,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投资人的报名门槛可不低,首先要在 9 月 15 日前支付 5000 万元报名保证金,最终被选定的重整投资人,还要在相关协议签订后三个工作日内支付 1 亿元投资保证金。
门槛再高,也没有投资人的热情高涨。截至 8 月 14 日,在哪吒汽车复活的报名通道里,又增加了 4 个揣着 5000 万元前来报名的 " 太乙真人 ",总数已经达到 69 名。要知道,在阿里资产平台其他同类型的项目,投资人几乎在 0-3 个,围观次数上千的都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哪吒汽车有多香。
近期,还有不少全国各地的哪吒汽车车主陆续收到 4S 店通知,称可以去店里进行免费保养。有的车主表示开车去店里检测电池,发现新场地还在装修," 这是倒闭倒一半不倒了吗?" 车主笑称。如果哪吒汽车真能成功复活,想必最高兴的就是其全国 46 万车主,当然,还有仍在岗的哪吒汽车员工。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目前哪吒汽车仍有 400 余名员工在岗,包括管理团队与核心技术、研发人员,好消息是,多个渠道信息显示,在职员工 7 月份的薪资已经全额发放,召回人员的欠薪也得到解决。但坏消息是,大部分离职员工的欠薪和补偿仍无着落。
负责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的管理人还未发布最新进展,更让哪吒汽车复活蒙上一层阴影的是,就在 8 月 12 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履行情况为全部未履行,其法定代表人方运舟被限制消费。
2 个月前,在一段小视频中,方运舟面对着挤满办公室的讨薪员工,说 " 以前都在公司共过事,现在还这样干嘛。你们该申报就申报去。" 另一段视频中,方运舟反问员工:" 我们在化债啊,我离开了吗?"
如今,那座挤满员工喧嚣吵闹的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已经人去楼空,发布讨薪小视频的(前)员工账号要么已查无此号,要么早已停更。哪吒汽车的重生也仍有悬念,看哪一个 " 太乙真人 " 能够获得复活它的资格。
中东富豪一见钟情,高合仍难渡生死劫
相比之下,更早破产的高合汽车,也更早地找到了接盘侠。
2025 年 5 月下旬,高合汽车将获得 EV Electra Ltd. 高达 10 亿美元注资的消息炸开了锅,网传资金来自中东黎巴嫩的资本。该资本还承诺:未来三年不低于十万辆或不低于三十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
5 月 22 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超 1.43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10 亿元),法定代表人为 Jihad Mohammad,注册地在江苏盐城。新公司控股股东为 EV Electra Ltd.,持股 69.8%,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持股 30.2%。
时隔一个月之后,高合汽车新老板就高高兴兴地带着 HiPhiY、HiPhi Z 等参加迪拜车展,一边享受着中东土豪排队看车的荣光,另一边透露着有关高合汽车下一步的规划。
" 我们刚刚完成了这项收购,控股接近 70%。很多中国媒体误会了,我们不是黎巴嫩公司,而是加拿大的公司,我们只是在黎巴嫩有办事处来管理中国业务。" 吉哈德穆罕默德(Jihad Mohammad),高合汽车的新老板在迪拜车展现场与一个自媒体交谈时透露。
为何选择收购高合?吉哈德说:" 一见钟情!毫不夸张,这就是新能源界的迈巴赫。" 在他的规划中,高合汽车马上就会发布全新的设计,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也会比之前下降一半。
一边是大股东中东老板在迪拜规划着未来,另一边则是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等 52 家公司,仍在招募重整战略投资人。
看上去高合汽车重生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吉哈德穆罕默德的访谈视频下,有不少网友觉得这位中东土豪 " 动机不纯 ",认为他目前对高合汽车所做的 " 都是当年乐视玩剩下的把戏 "" 皮包公司,不知道又要割谁 "。
中东商人是否为 " 空手套白狼 " 目前无法确定,但在其高调宣传之后,承诺 " 输血 " 的亿元资金甚至连一分钱都没有到账。
7 月初,就有国内媒体报道,EV Electra 公司目前未支付任何一笔资金,双方谈判陷入停滞。
吉哈德穆罕默德本人对上述媒体的回应是,超过 51% 债务的债权人签署投资协议《支持函》是其第一笔资金付款的前提,但当时仅有 11 家债权人签署,并且已签署的《支持函》格式也不符合他的要求。
根据约定,EV Electra 在高合汽车重组计划中需共计支付 6 亿美元。其中,在 51% 及以上债权人签署对投资协议的支持函件后,EV Electra 支付 1 亿美元定金,在重组完成后再支付 1 亿美元,剩余 4 亿美元在重组完成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分两笔支付。
到目前,为高合汽车 " 输血 " 的数亿美元中东资金,仍是纸面数字。高合汽车能否真正起死回生,命数不定。
威马汽车等来了 " 泥菩萨 "
如果从法律执行程序上看,威马汽车的破产重整进程要快于华人运通与合众新能源,它已完成投资人招募过程,进入了破产重整的执行阶段。
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 " 翔飞汽车 ")是威马汽车破产重整的唯一投资人。今年 7 月份,一份《新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白皮书》截图流传于网络,据称截图来自翔飞汽车发给威马供应商的文件。
2025 — 2026 年:2025 年 9 月复产 EX5 和 E.5 两款经典车型,确保年产销 1 万台,力争 2 万台。同时布局泰国 KD 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 年目标量产 10 万台。
2027 — 2028 年:销量目标从 25 万台跃升至 40 万台,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启动 IPO 筹备。
2029 — 2030 年:挑战年产 100 万台,营收 1200 亿元,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
按理说这个消息发出来应该是爆炸性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在行业中激起太大的水花。受关注程度远不如高合汽车与中东土豪的纠葛。
为啥?答案或许就在其投资人翔飞汽车自身都是 " 泥菩萨过河 "。
查阅工商资料可见,翔飞汽车实控人黄晶,目前为限制高消费状态;翔飞汽车大股东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也处于经营异常状态。
翔飞汽车其中一个控股股东是深圳凤宇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同样是悠宝佳汽车控股股东,而后者的法人、执行董事张晓同时担任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宝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宝能汽车关联公司高层。
这意味着,主导威马复活的真实角色或许是宝能系。
这个猜想也早已得到印证,今年 6 月份,曾有媒体拍到两台威马汽车进入深圳某宝能汽车展示中心展示。
宝能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房地产企业进军造车业的代表,宝能造车与恒大一样带有 " 野蛮人 " 的激进烙印,曾一度收购观致汽车、投资广州新特等等,更是通过自建或收购的方式短短几年内设立了八个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超过 1 万亩。
然而,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期,宝能集团的主业为造车业务 " 输血 " 变得越发艰难,因此,宝能造车也从此前 " 大撒币 " 式的高调逐步进入销声匿迹的状态。
最新的工商信息显示,目前宝能集团自身被执行金额就超 500 亿元。威马汽车本身经审计负债 203.67 亿元,资产估值仅 41 亿元,重整主体债权超 148 亿元,暂缓债权 112 亿元(上述数据截至 2024 年初)。
如果投资人想要复活威马汽车,仅初步复产预估金额就需数十亿现金,全面重启或需超百亿资金。
这让人不禁要问,实控人 " 限高 " 的翔飞汽车、债台高筑的宝能,如何操盘复活威马?翔飞、宝能自身都难保,为何还要接盘威马?
就在宝能还控制观致汽车的时候,就有业内人士认为,宝能系造车 " 实质是将其作为融资工具和圈地道具 "。
2023 年威马汽车经营遇困之后,其位于温州瓯江口的生产基地一直闲置。2024 年 9 月,温州海经区管委会就在政民互动平台上回复市民提问称 " 不排除引进整车制造企业作为战略投资人,盘活温州工厂产能 "。从该回复中也能看到,温州海经区的威马专班办公室在负责推动相关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不过上述信息未能在官方渠道获得更进一步证实。此间观察人士认为,此番宝能借翔飞汽车 " 复活 " 威马,很有可能依旧是看中了威马手里的土地资源——位于温州的生产基地。
至于威马汽车 2030 年年产百万台,这话就像 EV Electra 要向高合汽车注资 10 亿美元一样,听听就好。
陈炫霖的爱驰汽车局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威马、高合、哪吒,这些昔日的造车明星正在排队进入破产重整赛道,他们已无法掌控自身命运,只留下一地遗产,期待卖钱还债。
接盘侠在其中寻找也渴望在这些 " 落难的凤凰 " 身上抄底,榨干初代过气新势力的最后一丝剩余价值。那么,这些接盘侠还能整出什么样的花样?或许,陈炫霖的爱驰汽车局是一个例子。
陈炫霖,1987 年出生于浙江台州,其父陈勇是中通控股集团实控人,主营豪车 4S 店。早年留学英国的陈炫霖,2006 年回国炒股获利颇丰,2017 年成立广微控股,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他先是以 6 亿元入主老牌客车企业万象汽车,随后入股爱驰汽车,初期仅是小股东。
2021 年底,爱驰汽车因销量低迷(2020-2021 年仅售 5000 余辆)陷入资金绝境,账面现金仅剩 5464 万元,债务却高达 33.59 亿元。此时,陈炫霖通过旗下东柏集团抛出 25 亿元增资计划,取代创始人付强成为爱驰董事长,核心管理团队全面换血。
陈炫霖的资金来源暗藏玄机。他通过上海北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年化 10% 的高收益为诱饵,在 " 伪金交所 " 备案发行 " 定融产品 ",向公众募集资金。这种包装成 " 类信托 " 的产品,实际是未经监管的非法吸储工具。
2018 年至 2022 年间,北广投累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300 余亿元,事发时未兑付金额达 130 余亿元。其中,15 亿元流向爱驰汽车,63 亿元注入万象汽车,45 亿元进入广微控股资金池。爱驰汽车获得的 15 亿元中,14.16 亿元直接来自北广投发行的 " 爱驰汽车直接融资计划 " 系列产品。
2022 年 11 月 26 日,北广投突然公告称 " 因陈炫霖个人原因,部分产品无法兑付 ",成为事件导火索。北广投 30 余名中高管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于 2024 年 5-6 月开庭审理。
2024 年,爱驰汽车新增多笔亿元级执行信息,8.6 亿元股权被冻结,江西上饶工厂资产遭查封。万象汽车虽宣称 " 正常运营 ",但 63 亿元资金去向存疑;广微控股 45 亿元资金被用于 " 重庆塔 " 等项目,最终烂尾。
陈炫霖本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但他已提前潜逃美国,据称通过各种渠道至少转移了 53 亿元人民币,还以 788 万美元买下了海边别墅,还雇佣了 24 小时持枪的安保公司。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