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24分钟前

BAT 的搜索框与浏览器之争

文 | 科技新知 AI 新科技组,作者丨茯神,编辑丨思原 , 九黎

搜索引擎曾是 PC 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王者,百度凭此稳坐了多年的中文互联网 " 头把交椅 "。即便腾讯、360 等追赶者推出多款桌面浏览器产品,也难以动摇其地位。

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超级 APP 们割裂出一个个数据孤岛,让搜索引擎的高效只能局限于自家地盘。阿里巴巴旗下的夸克再一次发起在搜索和浏览器赛道的冲锋,且取得了不小战果。

如今随着 AI 时代的加速降临,百度引以为豪的搜索框与腾讯、阿里后发的浏览器,正在被打破边界融合在一起。一个名为 Agentic Browser(智能体浏览器)的新物种悄然诞生,一场新的流量战争也在酝酿之中。

在今年 5 月底的谷歌 I/O 大会上,号称重构了谷歌传统搜索逻辑的 AIMode 备受瞩目。它基于先进的推理和多模态分析能力,不再仅仅专注于回答问题,而是为搜索带来了全新的智能体验。

无独有偶,前不久的百度 AI DAY 活动中,百度搜索也官宣了十年来最大的改版升级,过去的搜索框变大为 " 智能框 ",可以满足超千字的长文本搜索、文件搜索、AI 工具调用、语音搜等多模态、更丰富的搜索需求。

与此同时,腾讯的 QQ 浏览器、阿里的夸克浏览器,都在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加持下,不断进行 AI 化的改造和迭代。甚至连 OpenAI,也被曝出在去年底挖走了谷歌浏览器 Chrome 团队,坊间传闻其正在秘密打造自己的浏览器,作为 ChatGPT 的新技术载体。

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 APP 之争接近尾声,AI 时代的超级入口之战已硝烟弥漫。

AI 重构搜索框

二十年前的经典 Slogan"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体现了传统搜索引擎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小小的搜索框,不仅掌握着人们打开互联网世界的钥匙,同时收集着无数带有强目的性的用户需求。用户在搜索时输入的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都可能蕴含着确定的商业价值。

谷歌和百度分别是那个时代海内外的两个佼佼者。巅峰时期,前者每秒就需要处理 4 万次的搜索,后者每天所响应的搜索请求也超过了 60 亿次。这些遥遥领先的大数据资源,进一步夯实了它们在业内的护城河,直到大模型驱动的 AI 搜索出现。

传统的搜索引擎体验,需要通过关键词检索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匹配,对于用户来说仍具备一定门槛,且非常考验下一步对搜索结果的辨别能力。大模型技术可以让用户仅依靠自然语言的输入,就能与 AI 沟通对话,一键获得被总结提炼好的答案,尽管在准确性上仍有一些瑕疵。

或许正是由于 "AI 幻觉 " 的存在,当微软给自家搜索引擎 Bing 嵌入 ChatGPT,几周内日活用户规模就突破 1 亿时,谷歌和百度并未表现出过多的紧迫感。直到 2023 年下半年才开始逐渐将自研大模型与搜索产品进行结合升级。

Perplexity 和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加速了搜索 AI 化的普及。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 AI 搜索公司,Perplexity 坚持 "AI 即答案 " 的产品理念,今年 5 月以 140 亿美元的估值融得 5 亿美元资金,在短短半年内估值翻番。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也曾多次公开表示,Perplexity 是他最常用的 AI 工具之一。

DeepSeek 开源贡献出低成本高效率的深度思考模型,不仅刺激了现有大模型产品和企业的纷纷升级,也赋予了最接近用户的下游应用类企业,快速上马 AI 化的节奏。百度旗下的诸多产品,也都在 DeepSeek 旋风刮起后的第一时间里官宣接入,以迎合用户的需求。

对于谷歌和百度这种传统搜索巨头来说,搜索引擎不单单是旗下众多业务板块中的一款工具类型产品,更是连接流量、商业与生态的核心中枢。因此哪怕是先一步引入外部力量,再徐徐图谋自身 AI 能力的追赶,也是必须做出的防守动作。

无论是谷歌 AIMode 的发布,还是百度搜索完成 " 智能框 " 的升级,都是在试图巩固或夺回曾经的流量入口地位。而那些曾难以撼动其地位的浏览器产品,在智能手机和 AI 的双重变革下,也不会错过这次反攻机会。

浏览器 " 无边界 "

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浏览器正逐渐摆脱传统形态的束缚,进入一个全新的 " 无边界 " 时代。

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阿里旗下的夸克浏览器和腾讯旗下的 QQ 浏览器,是这场变革的先行者,它们通过 AI 技术的深度融入,正在重新定义浏览器的未来。

在积极探索 AI 与浏览器功能的深度融合后,夸克通过 " 深度搜索 Pro" 功能,能够自动拆解复杂问题并调用多个垂直领域的 Agent 生成结构化方案。

QQ 浏览器则通过植入 QBot 插件,实现了 " 一边搜索一边对话 " 的交互模式。用户在搜索时,不仅可以获得传统的网页链接,还能在右侧的 QBot 对话框中获得 AI 的即时回答。这种多轮交互的方式,让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与 AI 进行交流。

在功能拓展方面,夸克的 "AI 超级框 " 整合了多种功能,如 AI 对话、深度搜索、内容生成、学术研究等,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QQ 浏览器则通过 QBot 的多模态交互能力,支持语音、文件、扫描等多种搜索方式,用户甚至可以通过截图唤起 QBot 进行内容解读,此外还上线了 "AI 高考通 "" 下载助理 " 等 Agent,进一步拓展了浏览器的功能边界。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夸克通过 AI 技术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和服务,而 QQ 浏览器则通过交互式搜索和多模态功能,让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和高效。它们都在努力打破传统浏览器的功能限制,将浏览器从简单的网页展示工具转变为集信息检索、内容消费、工具应用于一体的超级平台。

事实上,浏览器的 " 无边界 " 时代才刚刚开始。随着 AI 技术发展,未来浏览器可能会进一步打破传统功能的限制,成为用户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核心入口。夸克被阿里定位为 "AI 普惠平台 ",其目标是通过 AI 技术为 2 亿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务。而 QQ 浏览器则通过 QBot 和 Agent 功能,不断拓展浏览器的边界,探索更多可能性。

这些浏览器产品的崛起,瞄准的就是曾经被搜索引擎所占据的流量入口地位。双方阵营的短兵相接一触即发,搜索框的扩大化与 " 无边界 " 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新的流量战争

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搜索引擎和浏览器一直是流量争夺的核心战场。从桌面端到移动端,从传统搜索到 AI 赋能,流量入口的变化见证了互联网巨头间的持续竞争。

早期的雅虎、谷歌,如今的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都通过优化产品、拓展功能,试图在流量争夺中占据优势。AI 时代的到来,给搜索引擎和浏览器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AI 技术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提供更智能的搜索结果和交互体验;另一方面,AI 浏览器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

然而,尽管 AI 技术为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但目前的 AI 浏览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从用户体验来看,AI 浏览器还未成熟,虽然具备一定的智能交互能力,但在工具使用和专业技能方面仍显不足。

例如,AI 浏览器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可能无法像人类专家那样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此外,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数据隐私、内容版权等。

在 AI 时代的流量战争中,无论是 BAT 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是新兴的创业公司,都有重新洗牌的机会。

百度凭借其在搜索领域的深厚积累,试图通过优化 AI 技术和用户体验来巩固其市场地位。阿里则通过夸克浏览器的 AI 化改造,试图颠覆传统搜索逻辑。腾讯则依靠其强大的社交生态和广告投放策略,迅速推广其 AI 搜索产品。然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尚未分明,新兴的 AI 浏览器和搜索产品也在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此外,AI 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互联网商业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AI 产品的聚合功能可能导致传统网站流量大幅下降,影响广告等收入。这表明,AI 时代的流量战争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商业模式的重塑。

最早的互联网浏览器公司网景的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 曾认为,浏览器是有史以来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软件。这个过去被移动互联网推翻的论断,如今被 AI 化的浏览器再一次力证。

未来,搜索引擎和浏览器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 AI 技术的深度整合。只有那些能够真正理解用户需求、提供精准服务的平台,才能在这场流量战争中脱颖而出。而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将深刻影响互联网的未来格局。

参考资料:

中国企业家杂志,《搜索已死》

窄播,《为什么 AI 浏览器可以聚集一切?》

甲子光年,《十年来最大改版,百度搜索对自己下狠手》

第一财经,《腾讯、阿里和字节都在布局 AI 浏览器,它会是 PC 端超级入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