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源 Byte,作者 | 柯基的柯
B 站生成的视频,怕是弹幕都要吐槽 " 太假 "。
7 月,B 站甩出一张 " 王炸 " ——《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流量扶持、免费场地、AI 工具 " 代号 H"。
相比流量扶持、免费场地等常规手段,AI 工具 " 代号 H" 格外扎眼,AI 生成内容作为内容行业最为隐晦的地带,面对 AI 生成带来的高效产出,抖音、快手、视频号等主流平台要不避而不谈,要不持观望态度,虽然只是视频播客的形式,但 B 站可谓是主流内容平台之中,第一个将 AI 生成直接摆上创作层面的玩家。
不过,B 站三管齐下,看似是给创作者发福利,实则自有焦虑存在,终究是 UP 主们跑得速度太快了。就在三个月前,2019 年 B 站百大 UP 主 @怪异君(265 万粉丝),知名游戏区博主 @靠脸吃饭的徐大王(385 万粉丝),刚刚获得 2022 年 B 站百大 UP 主的 @-LKs-(311 万粉丝)以及数位粉丝量在数十万到数万的中腰部 UP 主集体停更现象。
同期,B 站对 UP 主的收入分成涨了 19%,与 UP 主的停更形成割裂,B 站需要拿出些手段才能稳住 UP 主。
就这样," 代号 H" 被 B 站寄予厚望—— 6 分钟把千字文案变成视频。不过,届时就怕用户不买账,平台的弹幕刷屏:"AI 味冲得我头疼。"
" 停更潮 " 背后的困局
" 连你也撑不住了?"
4 月,当 B 站百大 UP 主 @怪异君宣布停更时,这条粉丝留言被顶上了热评第一。评论区炸了锅,有人感慨 " 时代的眼泪 ",也有人冷嘲:"B 站终于把最后一个用爱发电的逼走了。"
虽然 -LKs- 表示停更主要是想要休息,但大部分 UP 均提到了一项相同的原因——收入下滑:怪异君在直播宣布停更时表示,解散账号团队的主要因为经济原因;靠脸吃饭的徐大王则坦言做视频不赚钱甚至亏钱,全靠在早期吃到平台发展的红利支撑。
然而,数据却给出了一个矛盾的答案:2025 年一季度,B 站有 150 万 UP 主通过平台获得收入,分成成本同比涨了 19%。结果是钱撒出去了,人却留不住。
" 算法变了。" 一位匿名 UP 主私下吐槽," 去年还能靠深度内容混口饭吃,现在全是‘三分钟看完 XXX ’的天下。" 他的最新视频播放量暴跌 70%,B 站似乎陷入了一场自我撕裂——既要迎合短视频算法带来的用户行为变迁,又得护着 " 社区文化 " 的招牌。
更讽刺的是,平台寄予厚望的 AI 工具 " 代号 H",反而成了新靶子。这款号称 " 千字文案 6 分钟成片 " 的神器,被一些科技博主直接点出其软肋:" 怕是以后得弹幕全在刷‘ AI 味太冲’,观众比算法聪明多了。"
但对于 B 站来说,当流量、金钱、算法,三座大山压下来,所面对的情况压根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稳住 UP 主
B 站的玩法就是利用 UP 主创造内容,然后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再通过用户运营实现商业化。这套商业模式的核心是驱动 UP 主去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
因此,B 站得想办法留住优质的 UP 主,吸引新的创作者,毕竟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才刚刚实现盈利,还需稳住基本盘。
B 站视频播客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三部分:流量的冷启动扶持、各大一线城市的免费录制场地以及视频播客专属的 AI 创作工具。
据相关媒体披露," 代号 H"AI 创作工具将支持文案和音频两种格式的输入,并适配播客和泛知识杂谈等多种模板。用户只需输入内容,该工具即可自动生成画面,目前可以做到千字内容 6 分钟内生成完毕,预计未来可以缩减到 3 分钟。
这样一来,UP 主将大大降低视频制作门槛,B 站实现留住优质的 UP 主,吸引新的创作者的战略目的。
况且,只要 B 站计算好生成效率,视频播客存在一定的商业想象空间。换句话说,B 站这套组合拳,表面上是帮创作者省事,骨子里瞄准的却是品牌广告的溢价能力。毕竟,视频播客的广告溢价能力比纯音频高出不少。
从 B 站的营收模式上看,除了游戏之外,难有稳定的输出点持续给 UP 主输血,在游戏业务没有起飞之前,仅凭广告业务的增长,B 站还不足以快速实现季度盈利。2024 年第三季度,B 站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其中游戏业务营收为 18.2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84%;而同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仅为 10.1 亿元。
相比之下,B 站的广告业务在 2024 年第二季度就实现了 20.4 亿元的增长,相比同年第一季度 16.7 亿元的营收有了显著增长。此后每个季度,B 站广告业务的营收均保持在 20 亿元之上。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B 站倘若能进一步深挖 UP 主们的商业化,不失为 B 站探索增量的妙手。
B 站 " 将军 "
B 站这次玩真的,但其他平台会跟牌吗?
在部分媒体的报道里," 代号 H" 被描述成一把 " 垂直领域的瑞士军刀 " ——专为播客和泛知识内容量身定制。它能将千字文案 6 分钟转化为视频,甚至适配图文模板,听起来像是 UP 主的救星。可问题是,这把刀到底锋利不锋利?
换个角度来看,B 站这次的高调入场,直接撕开了内容行业对 AI 的遮羞布,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对于 AI 都处于观望或中立态度。毕竟,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被外界钉上 " 背离原创 " 的帽子。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最先感受到寒意的不是友商,而是那些 AI 创业团队。" 大厂一出手,小玩家要么被收购,要么等死。" 不少文生视频的创业团队发出如此声音,当下国内 AI 文生视频领域的融资环境相对冷静。
" 一个是很多大厂都有相关的产品,另一个是创业团队还没找到理想的营收模式,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作为投资机构会比较谨慎。" 有专注 AI 赛道投资的机构对源 Byte 表示。
耐人寻味的是,B 站内部对 " 代号 H" 的定位却出奇地务实。据 B 站内部人士透露," 公司今年暑期将大力挖角播客创作者,我们觉得视频播客将是一个重要增量 "。内部人士还称,比较看好垂直领域和文字、音频作者转型这两部分。
B 站的逻辑倒是不难理解,AI 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会提升 UP 主的创作效率,降低创作成本和门槛,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如果之前 3 天做完的内容,一个下午就能搞定,那么单篇内容平均回报率只有原来的三四成,也都是能够接受的。" 有视频创作者表示。
视角放到 B 站这里,就是用一样的钱,从 UP 那里换来更多的内容,或用更少的钱,换来同样规模的内容。
" 对于 B 站来说,问题就变成了用 AI 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质量了。" 上述视频创作者坦言,就怕平台一旦介入创作环节,内容生态就会不可逆地滑向流水线模式。B 站的优势在于社区黏性,但 " 代号 H" 生成的视频如果满屏弹幕都是 " 又来了,AI 流水线 ",这份黏性还能撑多久?
更微妙的是竞争格局,就怕 B 站的扶持政策里藏着 " 隐形排他条款 " ——用我的工具,就别碰别人的。这招够狠,但其他平台会乖乖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