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海豹 06DM-i 旅行版,起售价 10.98 万元。在一个看似 " 被冷落 " 的细分市场里,老大哥比亚迪这次给了旅行车一个正儿八经的 " 插混 " 身份。
必须承认,旅行车这个品类在中国市场的 " 存在感 ",长期处于朋友圈发几张国外瓦罐图、知乎答主讲讲欧洲如何生活化用车的层面。叫好不叫座,已经是这个品类的标准开场白。而这一次,比亚迪选择在 10-15 万元的主流价格带切入旅行车,显然是打算让 " 诗和远方 " 更接地气。
新车的账面数据不差:车长 4 米 85,轴距 2790mm,后备厢 670L 起跳、座椅放倒后可达 1535L,平整如床。全系标配车顶行李架、电动尾门、9 个后备箱挂钩和冰箱——比很多 20 万级别 SUV 都讲究。
动力方面,搭载比亚迪第五代 DM 混动系统,百公里亏电油耗 3.15L,满油满电续航 2000km,高配还有云辇 -C 可变阻尼系统,智驾方面也配齐了 29 颗传感器支持高快领航、拨杆变道、遥控泊车等功能,基本能覆盖日常与轻度出游需求。
但回到问题本质:旅行车,在国内到底有没有 " 群众基础 "?
这是个值得打问号的命题。旅行车在中国至少要面对两个现实问题——一是用户认知还没补齐,二是文化氛围仍不成气候。在消费者认知里," 尾巴长长 " 的车,仍然容易和 " 空间利用不充分 "、" 不如 SUV 显高大 " 挂钩。这种市场惯性,不是一次上市发布会能完全逆转的。
比亚迪当然看到了这个问题,但它并不打算用营销 " 洗脑 " 来解决,而是企图用堆料、用真实用车场景下的优势来打动用户。从配置上看,海豹 06DM-i 旅行版已经把一辆家庭用车能塞的东西几乎塞满了,尤其冷暖冰箱、电尾门、座椅加热通风这些在 20 万 + 车型上才会出现的配置,在这里成了 " 入门即标配 "。这确实会让很多用户动心,尤其是那些觉得 SUV 越来越千篇一律的用户。
当然,也不能把这场仗想得太简单。比亚迪这步棋看似轻松,其实背后仍是一次不小的战略下注:旅行车能否从小众车型变成销量款?新能源消费者是否真的愿意为 " 瓦罐情怀 " 买单?这不仅是产品问题,更是文化与传播的问题。比亚迪能否借自身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能力将这个细分市场撬开?恐怕比卷价格更考验耐心与认知教育能力。
总体来看,海豹 06DM-i 旅行版更像是比亚迪对中国汽车消费多元化趋势的一次回应。它试图告诉市场:不只是轿车和 SUV,新能源时代的产品形式可以更丰富、也可以更精准地贴近场景化需求。(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编辑|李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