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市象,作者 | 景行,编辑 | 文昌龙
企业办公这条赛道,最近火药味越来越足。7 月 8 日,钉钉前脚刚踩着飞书的宣发节奏,抢先一天甩出 AI 表格功能,后脚飞书就在发布会上直接放卫星:多维表格要上钉钉。
谢欣还在演讲现场来了句: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 1000 万次的打卡数据,那大概率 AI 能帮你预测的是,明天哪几个员工会迟到。
两者呛起来的直接原因不难猜。据《界面》报道,钉钉和飞书正在上演客户 " 挖角 " 大战,目前,伊芙丽、insta360、好想来等多个零售消费品牌从钉钉迁移至飞书。钉钉前总裁叶军曾亲赴伊芙丽总部要求对方不要迁移到飞书,但未能挽回。
不仅如此,今年五月,字节还干了件挺喜感的事:把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华东中心门口那块 " 抖音集团 " 牌子,换成了 " 飞书 "。钉钉总部就在隔壁一条街,意味不言自明。
回到这次交锋,这已经不是钉钉和飞书第一次在表格这块正面杠上了。
6 月,在飞书维持多维表格基础版免费,商业版价格在 50 元到 120 元每人每月的情况下,钉钉宣布多维表格功能完全免费,有意思的是,在公告评论区,热门评论写道:" 免费比先进更重要。" 直指飞书。
不过,就发布会这次两者表格的宣发来看,不管是 AI 表格的功能升级,还是多维表格的跨平台接入,真要说落地能带来多大颠覆,远不如在声量上给对手来一记闷棍更重要。
一位接近协同办公软件行业人士对「市象」表示," 无论多维表格还是智能表格,在本质上都是数据库,功能在于多维处理、展示数据。AI 只是处理数据的一种方式,改名 AI 表格,或是因为企业想强调全面 AI 化。"
而飞书 " 打入 " 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动作或并不复杂。" 以企业微信为例,其产品本身就有第三方应用体系,开发者都能提交,就像开发微信小程序一样,噱头大于实质。"
显然,眼下协同办公已经打到存量肉搏阶段,AI 表格这块心智之战,飞书和钉钉都不敢松手,谁先退一步,谁就可能丢掉用户心里那块牌面。
01 表格之外的心智趋同
这次两家正面刚,核心打的其实就是同一类产品——多维表格。有个细节是,钉钉对这次 AI 表格的表述是 " 全新发布 ",而不是升级,像是跟原来的多维表彻底切割。
客观来说,在多维表格上,钉钉是追随飞书的后发者。
从时间上看,飞书的多维表格的推出更早,产品以 Airtable 为蓝本,提供复杂数据的可视化处理能力,并以 AI 自动处理数据为辅助能力,向企业用户提供低代码应用能力;而钉钉的多维表基本沿用了这一功能定位。
在这次功能更新维度上,此次钉钉和飞书均未颠覆多维表格的使用体验。
在钉钉的 AI 表格更新中,基于自然语言的数据分析、嵌入表格的 AI 字段,表格即文档、表格自动化流程是主要新功能。其中," 表格即文档 " 功能被钉钉重点强调,旨在将表格打造成企业知识库,将过去表格 + 外链的格式统一在一张表里,实现检索效率的提升。
截至目前,表格仍然是写入、展现、解析数据的工具,载入 AI 功能并不意味着多维表格的功能定位发生转变。而在此次发布的新版本中,钉钉 AI 表格的 AI 含量仍然有限。
前述行业人士告诉「市象」,目前,市面上的多维表格类产品基本都实现了 AI 字段功能,钉钉专门改名 AI 表格的意义不大:" 就好比淘宝、京东本来都是购物软件,大家都有‘秒送’类功能,现在宣布京东改名‘秒送’京东。"
更关键的一点,其实是在表格之外,从低代码平台,到知识库、智能助手,钉钉与飞书的竞争早已进入 " 功能趋同 " 的阶段。这种 " 雷同 " 行为,背后是协同办公市场的心智正在趋同。
此前,钉钉与飞书分别是协同办公软件中向下看与向上看的代表。钉钉最初以考勤打卡功能为核心,在疫情时期加速扩张,旨在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带来数字化管理能力;飞书从内部的协同作业需求起步,强调赋能一线员工,通过文档、日程、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具体工具革新优化内部协作效率,并主攻头部互联网与创新型企业。
但在 AI 技术爆发之后,钉钉和飞书不约而同地选择提速产品迭代,把目光拉向业务提效——靠一轮接一轮的新功能,争夺客户心智和决策窗口。
例如,钉钉与飞书早已形成会议纪要、AI 助手、多维表格的产品矩阵,并将大模型整合到产品当中,并通过 " 免费基础功能 + 付费高级服务 " 争夺中小企业,同时以行业解决方案渗透头部客户。
眼下,钉钉也好,飞书也好,都在强调 AI 能给效率加多少码,但真到用户那儿,体验能不能真优化,往往比 AI 堆得有多炫更重要。接下来,这条赛道真能看出高下的,还得看谁先摸到天花板外面那点增量空间,这才是协同办公这场仗最值得盯的看点。
02 轮到无招证明自己了
今年 3 月底,阿里宣布收购无招创办的两氢一氧股份,无招接任叶军钉钉 CEO 的职务正式回归阿里。但 " 重新创业 " 的钉钉和回归的无招,眼下正被夹在内外矛盾之间:
在外部,尽管钉钉坐拥产品起步早的优势,在用户规模上远超飞书,但在核心产品竞争力上,飞书实现了后来居上。在这次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多维表格负责人施凯文透露,飞书多维表格月活用户接近 1000 万。
另一方面,此前钉钉的部分客户企业正转向飞书阵营。据《界面》报道,飞书与钉钉 DAU 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但 ARR(年化的经常性收入)已经与钉钉相当。甚至业内一度传出,钉钉更换 CEO,很可能就与流失多个核心客户有关。
谢欣在这次大会上也再次补刀,国内六家上市茶饮品牌,五家在用飞书;国内市值前十上市美妆品牌,七家在用飞书;国内销量前 30 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有六成在用飞书。飞书在会场用 2400 平米展区为小鹏、亚朵、霸王茶姬、美宜佳等代表客户逐一列展,规模宛如阅兵式。
而在钉钉内部,随着无招重新上任,也开始释放出一系列 " 收紧信号 " ——严抓考勤、拉长工时、压实执行力。一些具体的措施例如 python 考试、统计代码量、紧急开发 agent 上线、拉新并转化竞品客户等。
有相关人士表示:" 节奏变得更紧了,压力确实大,团队内部也正在经历一轮适应期。" 据「市象」了解,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钉钉几乎成了阿里内部讨论度最高的部门,动静之大,连其他业务线的人都在关注风向。
化解内外矛盾的一个常见打法,就是先找个外部靶子,把注意力往外引,把士气往一处聚——飞书首当其冲。
而这次 AI 表格,就是钉钉和无招 " 再创业 " 之后,围绕 " 产品体验优先 " 打出的第一张成绩单——既是内部提振的信号弹,也是对飞书亮出的关键一招。
不过从落地效果来看,尽管钉钉一边打出多维表格免费、一边靠 AI 功能升级拉客户,但真刀真枪比功能,仍然面临飞书持续不断的凌厉反击。
先说多维表格,对钉钉而言,飞书真正的威胁其实不在于功能能不能跨产品打通,而在于它正在悄悄收割用户的心智认知——谁才是协同效率的 " 天花板工具 "。
除了多维表格之外,此次大会飞书公开了智能会议助手(提供会议纪要生成等功能)、飞书 Aily(提供低代码开发、自然语言交互等功能)、飞书知识问答等产品创新。其中,飞书知识问答是全场焦点,谢欣表述为 " 懂业务的豆包 ",功能是根据企业知识提供答案生成能力。
在 AI 时代,产品迭代速度已经成了协同办公领域最硬的护城河之一。钉钉这次交出了第一张答卷,但下一张得更快、更狠,才能守住阵地、不被反超。
今年 6 月 26 日,阿里在年报中披露,合伙人机制精简调整,从 26 人缩减至 17 人,明确向业务一线倾斜。这一步,本质上是阿里持续 " 做减法 "、把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的一次组织回应。
有人退场,自然是为了给能打仗的人腾位置。换句话说,无招能不能把钉钉带出一条增长曲线,已经不仅关系到钉钉未来的走向,更关系到他自己能否在阿里合伙人席位上坐得住、站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