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格隆汇 昨天

创 233 年新高!但斌,这次又对了?

美股再度创造历史,纳指、标普 500 指数创下历史新高。

美股全线走强,创下 233 年的历史新高。

美股至今约有 233 年的历史。1792 年 5 月 17 日,24 名纽约证券经纪人签署了《梧桐树协议》,约定了股票交易的最低佣金标准和交易规则,标志着美国证券市场的雏形诞生。

英伟达股价持续上涨,自 4 月 7 日以来涨超 67%,市值重回全球第一。

黄仁勋以及多位高管持续减持公司股票。最新文件显示,6 月 20 日以来,黄仁勋已累计减持 30 万股英伟达股票,规模合计近 4490 万美元。

除黄仁勋外,英伟达多位高管也在减持公司股票。近三个月内共 14 名重要股东合计减持 1020.08 万股公司股份。

英伟达是但斌旗下东方港湾美股持仓的第一大重仓股,一季度末持股市值 1.49 亿美元。

SEC 数据显示,但斌东方港湾海外基金一季度末共持仓 10 只美股证券,分别为:英伟达、苹果、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 C、3 倍做多纳斯达克 100ETF、3 倍做多 FANG+ 指数 ETN、NVDA 每日 2 倍做多 ETE 和台积电,持股市值合计 8.68 亿美元。

6 月 25 日晚,百亿私募基金经理但斌发帖:" 英伟达即将创历史新高,这是对我们多年努力与坚持的最好回报。那些曾经的 " 羞辱语言 " 正在被时代的浪潮淹没。而英伟达,正站在科技革命的潮头,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它将继续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让世界见证英伟达的无限可能…… "

凭借重仓美股,2023-2024 年但斌连续两年蝉联国内 " 百亿私募冠军 "。

美股创新高之际,但斌今天早上最新发出感慨:

1. 纳指的再创历史新高,标志着新的循环开始,人工智能时代将继续开启资本市场的伟大征程。纳指的上涨也验证了东方港湾对科技股长期投资价值的判断,也让东方港湾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 我个人预判:2025 年大概率会像处于互联网时代的 1998 年,当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年盘中曾跌 30% 多,但年终收市上涨近 40%,我估计 2025 年纳指很有可能最终上涨 20% 左右,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看法,有可能错误 ) ……

2. 但这一过程中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七巨头中,英伟达和微软表现出色,META 次之,但谷歌、亚马逊、苹果、特斯拉因各自原因表现差强人意…七巨头分化明显。谁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胜家,谁又是时代的弃儿,还需交时间来验证…

3. 知行合一,知道和做到,这是人生和投资事业最重要的 " 考量 ",我们极度看好人工智能时代,除了满仓这些巨头以外,还在总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之下,投资了 TQQQ 以及 FNGU 各 10%,还有 2% 两倍的 NVDL。

4. 我们相信我们处在人工智能大牛市的初始阶段,一切都是刚刚开始,我们选择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当然,这个过程一定是曲折向上的,不可能一帆风顺,而 2025 年 4 月的下跌就是一次 " 逆风 " 也是一次真正的检验与考验。

5. 持有正股没有太多问题,但三倍做多 ETF 和两倍做多个股,摩擦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我们不带杠杆,是 ETF 本身杠杆,但这杆杠会在上涨和下跌过程中有损耗,我现在的体会是使用这种工具最好的策略还是在持续上涨过程中……美股交易的策略和可以实现的投资工具段,使的方法正确,审慎使用可以如虎添翼…

在近期一次演讲中,但斌表示:" 从标普 500 的历次大跌来看,过去 9 次,每次大跌后的一年、三年、五年,回报率相当惊人,没有一次例外,不知这次是否也如此!美股目前的这种暴跌走势,很容易见历史大底,坚持就是胜利!投资有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

但斌最新演讲观点纪要 ( 来源 : 网络 ) :

1. 投资理念与案例

长期价值投资 : 过去在优质公司 ( 如龙头白酒股 ) 低谷时坚定持有,即使短期受冲击,长期 ( 如 10 年 ) 仍能获得 10 倍以上回报。

举例,2013 年推荐某公司,有人全仓买入后改变家族命运;2015 年股灾前预警风险;2020 年疫情初期逆市加仓,抓住后续反弹。

独立判断 : 不盲从市场噪音 ( 如巴菲特减持科技股 ) ,而是学习其分析逻辑(商业模式、护城河 ) ,而非简单模仿操作。

历史规律 : 标普 500 暴跌后的历史表现,恐慌时往往是买入机会,但需克服人性恐惧。

2. 关键市场观点

技术进步是核心驱动力 : 认为加息、衰退等是次要因素,真正推动财富增长的是技术革命 ( 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I ) 。

AI 时代机遇 : 类比前几轮技术周期 ( 持续 10 年以上 ) ,当前 AI 刚起步,应全力布局相关公司。

全球化视野 : 从中国拓展到全球投资,避免单一市场局限 ( 如日本资产 35 年滞涨 vs. 全球科技股增长 ) 。

举例,若日本资管公司在 90 年代转向全球科技股,资产可能增长百倍而非停滞。

3. 个人与机构实践

知行合一 : 在极端行情中 ( 如千股跌停 ) 坚持加仓,2020 年疫情初期成立产品抄底在线教育、互联网龙头。

战略选择>努力 : 强调投资需抓住 " 改变世界的公司 " ( 如 AI ) 或 " 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 " ( 如消费龙头 ) 。

东方港湾从扎根中国到全球配置,海外基金规模突破 10 亿美元,成为华人管理的顶尖机构之一。

长期视角 : 用产业眼光 ( 20-30 年 ) 持有公司,而非短期波动。

4. 对未来的展望

AI 爆发初期 : 当前 AI 发展类似互联网早期,需忽略短期地缘冲突等噪音,聚焦技术颠覆性机会。

华人资管机遇 : 呼吁中国资本更多参与全球市场,目前仅少数华人管理超 10 亿美元基金,潜力巨大。

长期目标 : 以芒格、巴菲特为榜样,通过全球布局伟大企业,创造长期复利奇迹。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