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行动 " 半年之后,广汽集团相关改革持续落地。
5 月 14 日,广汽集团官方发布信息:重构大研发体系,整合产品本部、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及配套职能部门,以 " 市场 + 技术 " 作为后续产品开发模式。
# 广汽集团,需要自主爆款来救赎 #
今年一季度,广汽集团累计销量 37.12 万辆,同比下滑 9.4%;新能源产品累计销量 6.24 万辆,同比下滑 6.4%;自主板块的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新能源销量分别为 6.92 万辆与 4.71 万辆,同比下滑 19% 与 3.61%。
同时,新能源产品也将作为后续的主攻方向,但是现在市场正在对新能源的技术路线与产品类型进行筛选,能够支撑更多用车需求的混动技术,以及结合前沿智能科技、更具品质且符合大众化用车的产品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
# 市场驱动,和经验主义说拜拜 #
对于广汽集团的改革来说,此次广汽集团的 " 大刀阔斧 ",将根据市场驱动。
那么改革的动作都有什么,概括下来可以总结为三点:新的大研发体系,新用人方式,以及更高的效率。
大研发体系如何推进?广汽内部已经重新梳理完成,产品本部将强化用户研究职能,按照市场需求来主导产品规划与定义,确保研发源头与需求做到匹配;
此外,就是人员的调整,广汽集团的权力中枢已经更替,今年 2 月,广汽集团原董事长曾庆洪退休,原总经理冯兴亚接棒。3 月,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退休,暂不再设总经理职位。
同时据消息称,广汽集团从今年 1 月份开始,在职业经理人改革的基础之上,开始推进管理岗位的竞聘上岗,并在任期内开展业绩指标的考核,这与之前一些国企改革的套路基本一致,并且引入了民企的相关制度,以激发管理岗位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走过了规模扩张的时代,当下以及下一步的重点都是品牌与产品质量与价值的跃升,此时改为 " 赛马机制 " 毫无疑问是增加品牌自身内部动力的积极手段。
这一点已经在民营车企当中得到验证,同时民企这几年近乎 " 超速 " 的发展速度也证明了在当下极度内卷的环境下,这一机制的有效性。
那么在整个品牌研发体系以及人员变动之下,最后要做出改变的就是品牌在市场当中拥有更高的效率。
同时,在品牌领域通过更加明确的分工,来实现市场竞争力的高效体现,广汽昊铂、广汽埃安新增增程式动力形式,解决用户续航焦虑问题;广汽传祺则覆盖燃油、插电式、增程式等多种动力形式,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进而提升三大自主品牌协同效应。
量的提升是广汽集团的刚需,那么在此之上,声量的提升更需要爆款车型来进行支撑,现在很多车企在提升效率、追求标准化的道路都选择了 IPD 产品组合管理方法,当下的广汽集团也选择了这一改革方式,其将全部车型进行分级管理,聚焦资源打造明星车型,力争在重点市场取得销量突破。
按照广汽目前的规划,抛开今年已经上市的广汽昊铂 HL、广汽传祺向往 S7 以及广汽埃安 UT 三款车型之外,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广汽自主品牌计划推出 16 款全新及中改车型,保持每季度 1-2 款新车的投放力度,在售车型逐步由 17 款增至 32 款,覆盖 6 万 -30 万元主流价格区间。
#" 一路绿灯 ",牵手外部技术体系 #
除了内部的调整之外,广汽集团在合作的道路上也没有免俗,在去年 11 月 30 日,名为 " 广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 的一条咨询出现在广汽集团的官方网站当中。
其中的内容显示广汽集团与华为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广汽集团将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据悉广汽后续和华为将采取不同于智选车等现有的合作模式,在同年的广州车展当中,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广汽与华为合作是战略性合作,也是全方位合作," 这一点从来没有动摇过 "。
# 内外大整合,广汽背水一战 #
综上可以看到,广汽的改革也是广汽当下的最佳解决方案:全面的整合,全面的聚焦。
整合是当下的趋势,对于车企来说能够更为聚焦,这是当下诸多车企的共同选择,比如刚刚将极氪收回的大吉利,再有整合产品序列的长安汽车,甚至还有央企之间的大整合序幕。
对于广汽来说,内外的整合是其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说吉利是收回各自发力的五指来捏成一个拳头,在市场当中加速发力,那么广汽则是收回分散的精力,用更专注的态度与产品攻势,来重拾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
从目前来看,广汽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方向也是明确的,广汽集团的 " 大研发体系 " 变革,是传统车企在新竞争语境下的深度自我革新。汽车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广汽在此时大刀阔斧地推进研发体系重构,意在成本、效率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为自主崛起构建坚实的体系基础。。【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