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计 / shelly
还差 10 天便进入 6 月,蔚小理年初规划的新品近乎发布了一半。
小鹏今年共有 7 款车型上市,G6 和 G9 焕新版已上市,其他车型如 G7、新款 P7、MONA M03 Max 版本只是亮相,尚未公布价格。小鹏今年的看点之一是下半年要推的增程车型,这款车尚未披露任何细节。
理想今年的重磅车型是两款纯电 i8 和 i6,i8 是中大型 SUV,尺寸和蔚来 ES8 接近;i6 尺寸小一点。i8 将在 7 月发布,之后是 i6,具体发布时间尚未公布。
理想现有 5 款车型的焕新几乎一次性发布完成,包括 L6、L7、L8、L9 以及 MEGA Home。随着不同品牌大型 SUV 纷纷登场,L9 今年将面临更大的竞争。
从产品的发布节奏来看,蔚小理几乎把焕新车型都放在了上半年,下半年推出的都是全新车型。
这三家的发布节奏以及形式不太一样。
蔚来今年或出于降本原因,大部分发布会选择线上进行。所有产品的信息以及传播几乎都集中在发布会上。
小鹏今年产品预热多,有些是通过何小鹏的个人社交账号做的预热,这一做法拉长了整个传播周期;另外,小鹏同一车型衍生的版本也多,仅 P7 这一款车,既有 P7i,又有 P7+,还将有全新 P7。
理想去年推出 MEGA 时,从预热到发布,整个宣传周期长。但李想在 2024 年财报会上说,不会在新品发布前公布太多产品信息,他们倾向于把产品亮点的介绍与用户真实体验以及交付放在同一个时段。
蔚来、小鹏和理想 2025 年的销量目标分别是 44 万辆、38 万辆以及 70 万辆,但理想官方否认了 70 万辆的目标。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在 4 月中旬参加某一直播对话栏目时,对蔚小理未来 3 年发展趋势发表评论,他当时说:"(蔚小理)一家都剩不下,最后能够独立存在的概率等于零,要尽快兼并重组合作。"
何小鹏之后的回复被很多人认为是教科书式的范本。
他当时说:" 我觉得朱老师讲话肯定有他的思考跟逻辑推理,但我觉得这个世界,做企业做得越广越大,我越不考虑逻辑。因为这个世界就像今天的股市,每一个逻辑都对,但你放在一起就不对了。洞见之后,如何在洞见的趋势里面,用合适的方法,合适的资源,合适的节奏走出一个 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才是创业的乐趣,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乐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何小鹏在同一场对谈中以隐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同时做出了回击。
当时,对谈中提及体系力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采访者说:" 传统车企的体系还是有优势的。"
何小鹏立即进行反驳,他说:" 我觉得(传统车企)没有(体系力优势)。过去十年,我们(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互相学习,我们(新势力)学得更多一点,因为过去十年,硬件占汽车的 80%-90%,软件或其他领域占 15%,但在下一个十年,也就是 2020-2030 年,这新的十年,AI 会越来越强。软件、操作系统、AI 会贯穿整个汽车的硬件和全体系,这时如何深度且横向研发,如何面向用户,如何建立差异化的品牌和口碑认知,我觉得对原来新造车企业会更友好,对传统车企会更有挑战。"
焕新在哪里?
蔚小理三家的焕新策略具有一定的共性。
他们都在颜色、舒适性和主动安全配置上进行调整和升级,并同时对座舱以及辅助驾驶能力进行提升。介绍辅助驾驶功能时,这三家都重点强调了主动安全能力,不再是之前强调零接管的说法。外观方面,不是所有车型都进行了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形式上,蔚小理仍展现出造车新势力的特点。
理想在一开场便介绍 L6 焕新版的新颜色,其次只展示用户隔空便能感知的焕新重点,比如新增激光雷达以及它能带来的直接好处。所以,理想介绍了 3 款车型焕新,但用时却最短。
蔚来介绍 ES6 和 EC6 焕新版时,现场站满了自己的员工,李斌拿着咖啡也站在其中,摄影师并没有给他太多镜头。
这次蔚来两款车型焕新最大亮点之一是搭载了蔚来的自研智驾芯片神玑 NX9031,这款芯片首款搭载车型是旗舰轿车 ET9,这次下移到 ES6 和 EC6,说明了这一芯片的能力。
神玑芯片 NX9031 共研发了 4 年,整个团队据说约 500 人。
另一项用户无法马上感知却很重要的是蔚来的智能系统 NT.Cedar 雪松,蔚来称是他们最领先的智能系统。
此次发布会上,为了展示 ES6 和 EC6 的主动安全,李斌再度亲测爆胎,这也成为这场发布会的传播热点。蔚来的焕新很多表现在细节上,比如内饰的屏幕四角都做成了像苹果一样的圆弧,这种圆弧设计贯穿了整个内饰的边角设计。
小鹏的 G6 和 G9,发布会早在今年 3 月便举行了。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小鹏这两款车型的焕新内容似乎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首先是统一取消了 Pro 版本,均升级为 Max 版本。这意味着小鹏采用纯视觉路线后,用一套架构实现了包括高速和城区的全域智能辅助驾驶。而之前,Pro 和 Max 最大的区别正是在高速和全域的辅助驾驶上。
G6 和 G9 焕新几个版本间的差异仅在于续航和部分舒适性配置。这两款车都换上了 5C 超充电池,同时取消了三元锂电池,座舱统一升级为高通 8295 芯片。G9 还配备了双腔空气悬架。
这两款车都维持了一个高性价比的价格区间,这也是小鹏的定位。
理想 L 系列的焕新,主要是把原来 Pro 版本增配了激光雷达,芯片换上了地平线征程 6;而原来 Max 以及 Ultra 版本同时升级成英伟达的 Thor-U 芯片,焕新后的 Pro 仍只有高速领航能力,这一点与小鹏不同。
理想的另一个亮点是搭载了 VLA 司机大模型方案,这一方案给用户的体验是智能辅助驾驶开启后可以只用嘴发指令,就像你有一个司机听你的指挥在开车。
VLA 司机大模型是理想目前的发力重点,也是李想本人最爱谈的话题。
蔚小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主要靠这几款车型来打。
从操作系统到芯片,三家齐刷刷自研
3 月 18 日,李想在 2025 年中关村论坛上正式介绍了自研的星环 OS 操作系统,这是由理想团队花四年时间而成的操作系统。
演讲中,李想解释了为什么要自研星环 OS 的原因。
当天,他还宣布将此操作系统开源,而开源的原因在他后来的某一次采访中提及,他说:" 纯粹感谢 Deepseek",因为得益于 Deepseek 的开源, 大大缩短了他们 VLA(Vision Language Action)模型的开发时间。
之后 4 月关于星环 OS 的沟通会上,理想 CTO 谢炎在回答星环 OS 的商业模式时说:" 我们不希望通过开源直接获得回报,我们既不卖汽车操作系统,也不干涉使用者如何使用。我们只希望大家加入进来,自由地使用,自由地贡献,跟理想在同一个路线上一起前行,这样我们就能走的够快,最终实现打造 Intelligent 智慧系统的愿景。"
关于星环 OS 的背景信息以及这一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可参看开源星环 OS,理想从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竞争。
首批搭载星环 OS 的车型包括此次 L 系列的所有焕新车型以及 MEGA Home。
关于操作系统,实际上蔚来和小鹏已早于理想开发完成,但因操作系统的定义和边界三家公司未曾对外说明,所以并不好判断这三家的操作系统是否具有相似性。
蔚来的操作系统是 Sky OS,也是花四年时间完成;小鹏也是自研,操作系统叫 AI 天玑。
这两套系统早于理想已使用在了蔚来和小鹏各自品牌的车型上,但理想的特点是用 C 端用户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这套系统以及这套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项蔚小理统一自研的是智能辅助驾驶芯片。
目前蔚来的神玑芯片 NX9031 率先实现量产,已搭载 ET9、新款 ES6 和 EC6;小鹏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名为图灵芯片,将在今年二季度上市。汽车商业评论推测,或将搭载在新款 P7 上,因为 P7 对于小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想也在自研芯片,他们的芯片名为舒马赫,估计很快上市。
从操作系统到芯片,蔚小理都在进行自研。而大多数传统车企没有采用这一方式。传统整车厂更多采用供应商的集成方案。
车企在核心技术上该自研还是采用 Tier1 的供应商方案?这个问题从没停止过争吵。蔚小理已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至于哪一种方案能最终胜出,这需要时间来回答。
关于蔚小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小鹏和理想在 AI 领域布局或路径上的不同。
理想目前在智能驾驶上,已经从端到端全面转向了 VLA 司机大模型上,有专家说 VLA 的挑战更大,因为这块领域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早在 2023 年 7 月,谷歌 DeepMind 推出了全球首个控制机器人的 VLA 模型,这一模型概念正快速扩散到智驾领域。
小鹏则采用端到端,目前小鹏的 AI 算力已达到 10EFLOPS,他们在云端训练了一个世界基座大模型,帮助自己的 AI 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并且进行交互。
随着传统车企的转型,蔚小理和传统车企的界限已不如前两年明显,但从整个未来 AI 业务的布局来看,蔚小理仍具有新势力的特点,尽管目前尚不能判断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的增加以及产品线的加长,蔚小理本身也开始相互竞争。
目前来看,蔚来和理想的竞争相对直接,小鹏因价格区间的下限低于 20 万元,和其他两家的竞争会稍显缓和。
接下来整个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