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领域再迎大突破。
近日,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发布了一段长达一小时的视频,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及产品发展方向。据介绍,目前 Neuralink 的受试者已经达到 7 人,包括脊髓损伤患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并最快在 2026 年有望让盲人复明。
在该消息刺激下,6 月 30 日,A 股脑机接口板块上涨,截至收盘,同花顺板块指数(886047)上涨 5.17%。成分股翔宇医疗、际华集团、创新医疗、荣泰健康等涨停。
马斯克此次公布的只是 Neuralink 的阶段性成果,其规划不仅限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更长远的目的是人机结合。
马斯克表示,预计到 2028 年,Neuralink 植入人脑的电极数量将超过 2.5 万个,能够触及更深层脑区,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神经性疼痛等,并开始探索与 AI 的深度融合。未来甚至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让人类直接控制人形机器人的行动。
这项被誉为 "21 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多个国家的多个科技企业、医学企业都在争分夺秒,以占领未来脑机接口的技术高地。
2024 年初,Neuralink 公司完成了全球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手术,让一名四肢瘫痪的男子能够通过意念操控鼠标,在线玩游戏、下象棋;同年,清华大学洪波教授研究团队将芯片放置在硬脑膜外,降低了感染风险,减少了对神经细胞的直接破坏,目前已有三位患者完成手术,首例患者已能自主完成抓握水瓶、进食等动作;2025 年,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为脑机接口临床应用提供了新路径。
市场数据显示,脑机接口产业正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2024 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达 32 亿元,预计 2025 年全年将突破 38 亿元,到 2027 年将超过 55 亿元。
光大证券表示,政策与技术持续催化,脑机接口行业进入爆发前夜。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远超出医疗领域,无论是在教育、工业生产到娱乐、体育还是家事管理,脑机接口融入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31 个上市企业各有布局
全球范围内,马斯克旗下的 Neuralink 公司近来获得了 6.5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 90 亿美元;中国阶梯医疗也在年初完成 3.5 亿元人民币融资,创中国国内介入式脑机接口领域融资规模新高。
目前,虽然 A 股脑机接口概念股数量并不多,仅有 31 只,但却被机构看好,并一致预测 2025 年、2026 年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其中,翔宇医疗是我国康复医疗行业的头部企业,其在脑机接口板块业务布局较早。公司已在脑机接口硬件、芯片、电极、算法、脑机交互康复设备五个关键环节实现独立开发,是全国脑机接口技术落地转化应用场景最广泛的企业。
其搭建起四大类产品体系,具体涵盖脑电采集装置(Sun Link)、脑控产品(Sun Brain)、生活场景类产品(Sun Live)以及自研算法(Sun Dip)。其中,脑电图机、脑电采集装置和精神心理类产品预计在 2025 年下半年即可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证。
公开资料显示,青石永隽成立于 2025 年 1 月,由浙江大学侵入式脑机接口团队核心成员创办,是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首个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其首款产品剑指全球抑郁症患者中的 30% 重度抑郁症患者。通过装备 AI 算法的三类有源植入医疗器械,为患者提供因人、因病、因时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据悉,该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第一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临床诊断结果为康复,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停止治疗后并未出现反复。按照规划,青石永隽将在 2027 年在浙大二院开展注册临床试验,预计 2030 年实现产品商业化。
公司参与编制国内首个《可穿戴式脑机接口专用脑电采集分析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T/CAS 976-2024),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同时与 Meta 合作开发 AI 驱动脑电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信号实时解码与动态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