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2小时前

阿维塔风阻测试争议:博主道歉背后隐藏的真相

文 | 三言科技

5 月 12 日,在阿维塔法务部向此前质疑其风阻系数造假的博主 " 苏黎世贝勒爷 " 发布律师函后,该博主在微博发布道歉声明。

声明称,近日,我们(苏黎世贝勒爷)收到了阿维塔委托律所发来的律师函。在函件中,阿维塔明确表示在官方机构见证下完成了风阻系数测试。此前发布的视频中,因不严谨地引用影视片段隐喻测试结果被操纵,对阿维塔等多方造成不良影响,现诚挚道歉。

" 苏黎世贝勒爷 " 表示,其意识到在直播中遗漏了关键信息,导致误解。阿维塔已清楚说明测试车辆情况,展现出严谨与担当,推动了行业进步,值得敬佩。

此外,该博主称对阿维塔 12 实测风阻系数的言论未经实测确认,不严谨科学,也向阿维塔致歉。同时,视频封面的不当表述引发误解传播,对此深感抱歉。最后," 苏黎世贝勒爷 " 表示会按律师函要求置顶道歉声明 30 天,感谢大家关注,相信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会越来越好。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本以为这件事最终以汽车博主道歉告终,但没想到又引出另一个问题——阿维塔此次风阻测试用车是不是量产车?

起因是 " 苏黎世贝勒爷 " 在道歉视频中,截取了阿维塔直播测试中的如下片段:

这段截取视频是在测试结束后,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流体分析所经理严旭在直播最后进行总结时发表的一段讲话。

严旭称:" 我们的这个团队,会去持续的去挖掘,更极致的低风阻的一些技术,但是不一定在所有的量产车上都去实施。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阿维塔 12,我们的这个原型车,我们是 0.21 几对吧,0.21 几的这个水平。但是我们首先我们还要保证它是一个,一件艺术品,一件这个颜值担当。这个家族化的,打头阵的一个高端产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实现我们尽可能的低风阻与产业化的结合。"

" 苏黎世贝勒爷 " 在其道歉视频引出阿维塔直播这段画面前提到:

" 那之所以会造成这么大的误会,是因为我在直播中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后来我们发现,在将近两个小时的直播中,最后 10 分钟,阿维塔明确说明了测试车辆的情况,那真的是我的不严谨,导致了错误的理解和质疑 "。

在引用完阿维塔直播片段后," 苏黎世贝勒爷 " 接着说道:

" 那阿维塔已经说的这么清楚了,我也确实不应该再用功夫足球的那个片段,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阿维塔能把测试车辆的信息放到台面上讲,这就已经体现了它的严谨和担当 "。

从 " 苏黎世贝勒爷 " 的道歉内容中来看,阿维塔方面似乎使用了原型车进行测试而非量产车型。所以,当其道歉声明发布后,很多网友质疑阿维塔使用原型车测的 0.21 风阻系数的结果没有现实意义。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什么是原型车?

原型样车是汽车生产厂家在开发新产品中试制的样品车,主要用于对新产品进行各种评价和性能试验。发现样车的问题并进行修改后,再试制新的一轮样车。一般要进行几轮样车的试制和试验,新产品才能定型投产。

原型车和量产车在外观、内饰、性能、配置、生产与成本等方面存在很多区别。外观上,原型车造型更概念化,表面处理和标识配置可能不够精细完整,而量产车外观更符合大众审美和生产要求,车漆和材质更精良,标识配置规范;内饰方面,原型车设计和布局较简单,材质工艺粗糙,科技配置不完善,量产车内饰则设计合理、材质工艺精细,科技配置丰富;性能上,原型车动力系统、底盘调校、制动性能等处于调试阶段不够稳定,量产车经过优化后性能稳定优秀;配置方面,原型车功能和安全配置不完整,量产车配置丰富全面;生产与成本上,原型车生产数量少、成本高,量产车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简单来说,原型车是普通消费者 " 买不到 " 的。所以如果有厂家拿原型车成绩作为营销宣传,虽然不是不可以,但往往会被认为多少有些 " 心眼多 "。

但再强调一遍,厂商用原型车做宣传卖点本身没有对错之说。

回到阿维塔这次风阻测试,低风阻自然能够为车主带来更低能耗,所以如果采用量产车型测试对于消费者来说受益更好。

阿维塔用原型车还是量产车呢?

在阿维塔官方宣传中,其实强调了本次测试使用的是就是量产车型。

在阿维塔发布的 " 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 相关文章中提到,本次风洞测试使用阿维塔 12 量产纯电版车型,带电子外后视镜。

而且其实在当天直播做完测试后,主持人便强调了是使用量产车进行测试,笔者贴出原话:

" 尤其是可以发现是阿维塔 12 其实目前是一个量产车的状态,不是概念车,也不是研发阶段。我们其实使用了一个真实有效的,一个量产车去做测试。"

同时,在阿维塔 12 官方小程序中的选购页面上,消费者也可以自行选配本次风阻测试中涉及到的一些配件,例如运动轮毂、低阻轮毂以及电子外后视镜等。

这也侧面说明测试用车是量产版本。

涉嫌 " 断章取义 ",阿维塔起诉并索赔 1000 万

那么,再回到 " 苏黎世贝勒爷 " 道歉视频中引用的那段话,其实这个片段截取了严旭发言的几句话。

笔者将当时严旭完整讲话引用如下(方便理解进行了去口语化编辑):

去看完整的这段评论,其实也不难明白,严旭主要想表达的是长安汽车风阻团队的成果,就是能够将风阻系数降到更低。其中 " 阿维塔 12 原型车能做到 0.21 的水平 " 这段描述,实际上是以举例形式说明其团队实力,表达的是 " 我们能做到更低 ",而不是 " 今天测试是原型车 "。

因为在直播测试的几次结果中,风阻系数并不是每次都在 0.21 这个范围,随着车辆状态改变,风阻系数也随之升高。

由此," 苏黎世贝勒爷 " 道歉中有意无意引导阿维塔测试是原型车的行为,多少有点想硬找回 " 面子 " 的感觉。

对于这样的 " 道歉方式 ",阿维塔方面显然不接受。

5 月 13 日,阿维塔法务部官微发文称,昨天,自媒体 " 苏黎世贝勒爷 " 在其发布的所谓道歉视频中,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将阿维塔风阻直播测试的量产车说为原型车,蓄意制造舆论混淆,进一步误导公众对测试结果和我司产品的认知,对我司品牌形象造成进一步侵害。

对此,阿维塔已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人民币 1000 万的经济与商誉损失。对其他传谣抹黑的网络用户与自媒体,阿维塔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针对造谣、传谣、抹黑和诋毁行为,阿维塔将持续通过法律手段坚决维护公司及用户的合法权益。

博主总是输

有网友认为," 不管是拿享界测飞坡的袁启聪,还是拿极氪撞小米的翔翔,还是这次说阿维塔风阻系数造假的苏黎世贝勒爷,所有的博主最后都得道歉 "。

其实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正确的,汽车博主作为自媒体,相较车企来说依然是个体,双方实力显然不对等。

无论是之前袁启聪的 " 享界飞坡 " 事件,还是如今 " 苏黎世贝勒爷 " 的 " 风阻造假 " 质疑,如果不够严谨公正," 输 " 几乎是必然。

这次阿维塔风阻事件," 苏黎世贝勒爷 " 在测试中,仅以一次测试结果就下 " 造假 "、" 不如几十年前车型 " 等结论,显然不够严谨。

而阿维塔的直播反而也起到科普作用,告知消费者风阻系数实际上是受很多条件影响,不同工况下得出的结果并不一样。

而在袁启聪享界 " 飞坡 " 一事中,根据享界提供的车辆数据,袁启聪在测试中动了方向盘,也的确有不严谨的地方,不过袁启聪也未必真的恶意 " 黑 "。

最终袁启聪道歉,下架视频,享界也未做进一步追究。

相信 " 贝勒爷 " 也是本着求真精神去做测试,没有恶意,但汽车测试这个事,造成结果不同的因素太多,难以把控。

个体与企业对抗确实犹如 " 以卵击石 ",博主难赢是常态。对于做评测体验的博主来说,尽可能保证公正严谨是首要的,但不可控的东西也很多,做评测要谨慎。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