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荃银高科(300087.SZ)公告称,中种集团拟以 22.45 亿元要约收购公司 20% 股份。交易完成后,中种集团对荃银高科控股比例将升至 40.51%,彰显其对上市公司前景的信心。
此次收购正值双方解决同业竞争承诺期限临近的关键时点,被视为央企种业平台深度整合的前奏。受此消息刺激,荃银高科今日涨超 16%,并带动农业板块逆势走强。
要约收购加强控制权
根据相关公告,中种集团拟向除收购人以外的荃银高科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预定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 1.89 亿股,约占荃银高科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20.00%。本次要约收购所需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 22.45 亿元。
本次要约收购价格为 11.85 元 / 股。截至 11 月 20 日收盘,荃银高科报 10.16 元 / 股,据此计算,要约收购价格较市价溢价约 16.63%。
在此之前,中种集团持有荃银高科 20.51% 的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荃银高科 28.36% 表决权。2025 年 11 月 19 日,中种集团与贾桂兰、王玉林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及一致行动协议终止协议》。同时,2025 年 11 月 20 日,中种集团与贾桂兰、王玉林签署了《预受要约协议》,贾桂兰、王玉林以所持的 65,521,411 股、8,831,109 股(合计 74,352,520 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 7.85%)上市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就本次要约收购有效申报预受要约。
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中种集团最多合计持有荃银高科 3.84 亿股股份,约占荃银高科总股本的 40.51%。本次交易主要系中种集团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及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拟通过本次要约收购进一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此外,荃银高科表示,本次要约收购类型为主动要约,并非履行法定收购义务,且不以终止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除本次交易外,收购人没有在未来 12 个月内继续增持股份或者处置其已拥有权益的股份的安排。
消息公布后次日,市场给予积极反应。今日开盘后,荃银高科高开高走,早盘一度涨停,并带动整个农业板块逆势走强,秋乐种业、康农种业、农发种业、神农种业、国投丰乐跟涨。截至发稿,荃银高科涨超 16%。
解决同业竞争迫在眉睫
资料显示,中种集团系国家级种业龙头,是中国中化下属先正达集团中国种子业务的管理主体,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种子企业,业务覆盖水稻、玉米、小麦、蔬菜和油料五大作物品类。荃银高科有创业板 " 种业第一股 " 之称,在杂交水稻领域技术领先,海外业务覆盖 20 多国。
2018 年底,中种集团控股通过收购股权方式成为荃银高科第一大股东。2021 年,中化现代农业将所持荃银高科股份无偿划转至中种集团,中种集团正式控股荃银高科,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值得注意的是,中种集团及其关联方与荃银高科在农作物种子相关业务存在一定重合。
具体来看,在境内水稻种子领域,中种集团、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中种科技创新服务(湖北)有限公司与荃银高科存在一定程度同业竞争;在境内小麦种子领域,中种集团与荃银高科存在一定程度同业竞争。在境外业务领域,先正达集团目前从事的业务与荃银高科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 " 农作物种子海外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 " 子项目孟加拉国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存在一定的同业竞争。
根据 2021 年 12 月 10 日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出具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所示,中种集团承诺,将自前次权益变动发生之日起五年内,综合运用资产重组、业务调整、委托管理、设立合资公司等多种方式,逐步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竞争问题。
如今时间过去 4 年多,承诺兑现截止日期迫近,此次要约收购被视作履行承诺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在种子价格持续下跌、库存过剩,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背景下,荃银高科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叠加固定资产增加致折旧费增长等拖累利润,公司盈利持续下滑。
2025 年前三季度,荃银高科实现营业收入 19.34 亿元,同比下滑 5.90%;归母净利润亏损 1.80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113.4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4.98 亿元,同比下降 22.78%,归母净利润亏损 1.39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123.34%。
荃银高科曾表示,我国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需要,还需从夯实创新基础、提高创新适应性、增强创新协同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种集团作为央企,具备资金、资源和管理优势,或可帮助荃银高科改善经营状况。
分析人士指出,种业被定位为 " 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此次要约收购,或将加速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板块整合,提升其在国内外种业市场的主导地位,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实现种业强国目标。(文|公司观察,作者|马琼,编辑|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