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科创板日报 27分钟前

融创境外债重组获批 96 亿美元债务基本清“零”

财联社 11 月 5 日讯(记者 李洁)融创中国(01918.HK)完成了境外债二次重组,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 " 零 " 的大型房企。

11 月 5 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寻求高等法院批准境外债务重组计划的呈请于 2025 年 11 月 5 日进行聆讯,计划已根据高等法院作出的指令获得批准。

" 至此,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这意味着约 96 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 融创方面人士告诉记者。

其进一步表示,境外债方案获得通过后,加上年初融创境内债重组成功,融创整体偿债压力预计下降近 600 亿元,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元利息支出。

" 这个案例的成功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大型房企的复杂债务问题是可以有效化解的,这也是行业信心重建的重要事件。" 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指出。

回顾融创债务化解历程,早在 2023 年 11 月 20 日,其已完成 90.48 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通过降杠杆、留债展期两大板块策略,为债权人提供留债展期、可转债等多元金融工具。

然而,市场下行压力远超预期,前期重组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财务困局,叠加 2025 年清盘呈请的紧迫压力,融创亟需寻找更彻底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境外债重组方案应运而生。

上述接近融创人士介绍,进行本轮境外债务重组时,融创团队立足多方核心需求,拿出充足诚意,以创新方案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力求全面、彻底化解债务风险。

本次融创境外债务重组将上市公司发行或担保的债务全面纳入重组方案,覆盖了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不同类型,以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债务风险。

根据计划,融创推出全额债转股选项,将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的强制可转换债:一类转股价为 6.8 港元 / 股,可在重组生效日起 6 个月内转股;另一类转股价为 3.85 港元 / 股,可在重组后 18 至 30 个月内转股。重组方案还创新引入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团队稳定计划等安排,确保公司股权结构与骨干团队的稳定。

" 能够让债权人接受的良好方案,是融创境外债重组得以顺利通过的另一个原因。融创债转股拿出的股票,是市场上交易最活跃的地产股之一,公司提供的转股价格也较合理,转股时间方面也给予债权人更大的灵活性。" 一位行业机构分析师表示。

经营业绩方面,截至 2025 年 9 月底,融创中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 317.6 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 100.1 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 3.173 万元 / 平方米。

随着融创本轮境外债重组实质性完成,房地产行业正进入 " 后风险出清 " 时代。

据中指院统计,截至目前,21 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已获批或完成,化债规模约 1.2 万亿元,有息负债总规模近 2 万亿元,短期内偿债压力显著缓解,进入相对安全期。

其中,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融创、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旭辉;完成境外债重组企业有中梁、当代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有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等;此外,华晨地产、新华联和金科完成重整。

从削债比例看,多家房企境外债重组削债幅度达 40% – 70%,如龙光削债 70%,旭辉、佳兆业、奥园、禹州、世茂等海外债经过债务重组,削债比例均超过 50%。

随着债务压力缓解,出险房企普遍转向轻资产运营,聚焦代建、物业、资产管理等赛道。

" 出险企业虽能够完成债务重组,但其资产负债表仍面临调整压力。" 中指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轻资产业务不依赖高资本投入、不推高负债,有助于企业在 " 失血 " 后以较低成本恢复 " 造血 " 能力。而出险房企在产品力、品牌、团队与管理经验方面的积累,仍可迁移至存量资源盘活中,契合行业从开发向运营转型的大趋势。

相关标签
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

上交所科创板电报,股市行情报道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