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9 月 6 日威马汽车发布《关于 " 新威马汽车 " 重组情况的说明 》之后,时隔两月,威马汽车再度释放好消息。11 月 3 日,威马汽车在官方微博发文称:" 好事将近,敬请期待 ",并配有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海报图。
今年 9 月 6 日,威马汽车已官宣法院已批准其重整计划,并宣布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为威马的投资人和新股东,接管威马四家公司,包括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并指出正在温州基地恢复威马 EX5 和 E5 车型的量产,这也意味着威马汽车 " 复活 "。
与此同时,依据《致供应商白皮书》,威马汽车公布复活后将分三步走。其中,2025 至 2026 年为复兴阶段,2025 年 9 月复产 EX5、E5 车型,确保年产能 1 万台,争取实现产销 2 万辆,同时布局泰国 KD 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 年产量达到 10 万台;2027 至 2028 年进入发展阶段,年销量将跃升 25 万至 40 万台,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启动 IPO 筹备;2029 至 2030 年为跨越阶段,计划 2030 年产量挑战 100 万台,营收 1200 亿,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新标杆。
本次威马汽车官宣 " 好事将近 " 是否意味着威马汽车即将复产,目前还不确定。针对威马汽车口中的 " 好事将近 ",有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了解,威马汽车预计将在本月底开一个关于新车的发布会,并设计产品、网络、供应商等。
作为国内最早获得造车资质的新势力车企之一,早期的威马汽车资质并不差,不仅手握稀缺造车资质,还具备不错的吸金能力,曾获得诸多融资,几乎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车企之一。只可惜,即便如此,威马汽车依然深陷资金链断裂,最终也难逃破产重整的命运。自 2023 年开始,威马汽车两大生产基地已停产,威马汽车的经营实体公司——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申请破产重整,开始重整自救,并多次强调 " 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 ",威马汽车及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威马只要还有一口气,还是可以继续应战的。目前最大的挑战,是黎明前的黑暗怎么度过。"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之一,目前威马汽车已布局的产品包括 EX5、W6、E.5、EX6、M7,其中 M7 为未上市产品。依据《白皮书》,未来 5 年,威马汽车将推出 10 款以上新产品,覆盖 A00 级至 C 级、SUV、MPV 等多品类车型。对于生产与收入预测,威马汽车表示,计划到今年年底保底生产 1 万辆 EX5 和 E5,力争 2 万辆,预计收入为 10 至 20 亿元,并通过引入 A00 级轿车和小型 SUV 进一步多元化收入来源;到 2026 年计划实现 10 万辆满产运行,预计收入近百亿元;到 2027 年至 2028 年销量扩大至 30 万辆以上。
截至目前,关于威马汽车何时能全面复工复产尚未有确切的时间点。行业人士认为,即便威马汽车复工复产,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威马汽车也将面临自身造血能力不强、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等诸多难题,同时,伴随着汽车行业加速洗牌,市场还有多少空间能留给威马汽车也仍充满未知。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