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财经 17小时前

前三季度盈利修复持续深化,歌尔股份生态重构尽显创造底色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当消费电子行业从 " 库存调整期 " 迈向 "AI 终端爆发期 ",歌尔股份(002241.SZ)2025 年三季报交出了一份兼具韧性与潜力的答卷。

10 月 24 日晚,歌尔股份披露了 2025 年三季报:尽管营收同比微降 2.21%,但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 10.33% 至 25.87 亿元,毛利率更是提升至 13.19%,较去年同期增加 1.75 个百分点,盈利质量显著优化。

这份财报的核心看点,不仅在于歌尔股份自 2023 年下半年开启的盈利修复,已从 " 止跌企稳 " 进阶为 " 持续向上 " 的确定性态势;更在于其背后 " 政策红利托底 + 行业风口加持 + 技术生态护航 " 的三重逻辑共振,让短期盈利韧性与长期核心价值形成完整闭环,为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如何突破 " 周期依赖 " 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从 " 数据改善 " 到 " 信心锚定 ",三重合力穿越周期

复盘歌尔股份的盈利修复脉络,自 2023 年下半年起便已呈现清晰连贯的向上轨迹,2025 年三季报数据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的可持续性。尽管受个别智能声学整机项目产品迭代周期的短期扰动,歌尔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小幅回落至 681.1 亿元,但盈利端的表现却尤为亮眼,归母净利润从 2024 年同期的 23.45 亿元攀升至 25.87 亿元,同期净利率亦从 3.29% 提升至 3.74%。这种盈利质量的实质性改善,不仅为歌尔股份后续的研发投入与产业链布局储备了充足 " 弹药 ",更构成了其穿越行业周期的 " 内功根基 "。

对歌尔股份而言,内部提效是夯实经营韧性的固本之策,而行业回暖与新兴赛道红利,则是其突破增长瓶颈的 " 借势破局关键 "。2025 年消费电子市场已清晰呈现 " 传统品类企稳托底、新兴品类爆发增长 " 的分化格局,为歌尔股份业绩增长提供了双重支撑。IDC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 4922 万台,同比增长 12.3%。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的稳健增长,直接为歌尔股份业绩筑牢了基本盘。

而更核心的增长动能,聚焦于 "AI+ 终端 " 这一高景气赛道。作为智能交互的核心入口,AI 眼镜的市场热度正呈指数级攀升。据 IDC 报告,2025 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 406.5 万台,同比激增 64.2%;IDC 进一步预测,至 2029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突破 4000 万台,其中中国市场 2024 — 2029 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 55.6%,增速稳居全球首位,这一数据深刻印证了消费电子领域对新型交互设备的强劲需求。据公开信息,作为 AI 眼镜领域的核心供应商,歌尔股份不仅独家代工 Meta Ray-Ban,还拿下小米 AI 眼镜订单,同时其 VR 产品代工份额持续维持高位,完美承接行业从 " 功能终端 " 向 " 智能终端 " 转型的时代红利。

国家 " 精准滴灌 " 式政策聚焦消费电子升级与 AI 终端落地,更为歌尔股份盈利修复注入 " 确定性砝码 "。从智能穿戴设备的消费补贴倾斜,到 AI 硬件研发的专项政策支持,政策红利直接拉动歌尔股份的核心产品销量攀升。更关键的是,这一导向助力歌尔股份在 "AI+ 消费电子 " 赛道提前锁定红利窗口,既能依托政策背书抢占头部客户订单,又能借助研发扶持强化技术壁垒,为盈利持续修复注入双重保障。

技术为核 + 产业链闭环筑高竞争壁垒,长期价值获得多维认可

若说盈利修复是歌尔股份的 " 当下答卷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整合则勾勒出其 " 未来蓝图 "。从 " 制造红利受益者 " 到 " 创新溢价创造者 " 的蜕变,核心在于歌尔股份跳出 " 依赖单一产品、单一客户 " 的传统模式,构建起 " 技术创新为核、产业链整合为墙 " 的价值体系,在消费电子 " 价值竞争 " 时代牢牢掌握主动权。

这份转型的底气,首先来自于歌尔股份持续加码的研发创新,研发成果精准锚定 "AI+ 终端 " 需求,覆盖声学、XR、光学三大核心领域,且每一项突破都直击行业痛点。

在声学领域,歌尔股份 3 月推出的 DPS-F、大音 -F 扬声器等新品,破解折叠屏手机 " 轻薄机身与优质音质不可兼得 " 的行业难题;7 月发布的 AI 眼镜定制化方案,显著提升降噪水平和语音识别准确率,成为头部品牌旗舰机型的标配。在 XR 与光学领域,歌尔股份前三季度推出的 AI 眼镜参考设计,集成多模态 AI 交互功能,助力智能视界体验升级。9 月首秀的 DLP 投影智能大灯,更将车载光学从 " 安全感知 " 升级为 " 场景交互 ",并成功切入新能源头部车企的供应链。

技术突破的价值,终究需依托产业链整合才能最大化落地。歌尔股份深谙此道并主动破局,依托 " 技术—部件—整机 " 的垂直整合硬实力,通过对英国 Micro LED 厂商 Plessey、上海奥来等一系列战略投资与股权合作,最终搭建起 "Micro LED 芯片—光波导器件—智能眼镜整机 " 的完整产业闭环,重构 AI 终端时代的供应链逻辑。这种从 " 单点供货 " 到 " 全链条赋能 " 的跃迁,不仅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更助力其在 "AI+XR" 核心赛道牢牢掌握 " 技术定义权 ",强化核心竞争优势。

" 技术 + 产业链 " 的双重壁垒,也让歌尔股份的长期价值获得了权威机构与资本市场的双重印证。在行业层面,2025 年,歌尔股份斩获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公示名单,更跻身《财富》中国科技 50 强。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歌尔股份 " 精密零组件 + 智能硬件整机 " 战略的成功验证,标志着其彻底从 " 被动接订单 " 的格局转向 " 主动创造需求 " 的新定位。

除了行业认可,资本市场的 " 真金白银 " 更直接传递出信心。2024 年,歌尔股份累计现金分红及回购总额达 15.27 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达 57.32%。2025 年 4 月,控股股东歌尔集团完成 10 亿元上限的股份增持,公司则同步推出 5 亿 ~10 亿元股份回购方案,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歌尔股份已累计斥资 5.1 亿元回购 2126.78 万股,用于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这套 " 增持 + 回购 + 分红 + 股权激励 " 的四重组合拳,既深度绑定了股东、企业与核心团队的利益,更以 " 逆周期布局、顺周期收获 " 的战略定力,打破了市场对消费电子 " 周期见顶 " 的担忧。

结语

站在 "AI+ 消费电子 " 的产业爆发节点,歌尔股份的盈利修复并非偶然反弹,而是 " 技术筑基 + 生态筑墙 " 深度布局后的必然结果。从 " 部件供应商 " 到 " 生态赋能者 "、从 " 周期追随者 " 到 " 趋势领跑者 " 的进阶之路,不仅为其打开了长期增长通道,更成为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打破 " 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困局 " 的缩影。未来,随着 AI 终端渗透率稳步提升、产业链整合持续深化,歌尔股份的核心价值或将迎来更广阔的释放空间。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