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0 日周一,科大讯飞发布三季度业绩,具体来看:
财务表现:Q3 单季营收 60.78 亿元,同比增长 10.02%;归母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增长 202.40%,实现单季扭亏;但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仍亏损 6668 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3.38 亿元;
现金流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23 亿元,同比增长 114.94%,Q3 单季经营性现金流 8.95 亿元转正;
大模型商业化:1-9 月大模型相关项目中标金额和数量行业第一,Q3 单季中标 5.45 亿元,是第 2-5 名总和的 1.88 倍;开发者新增 122 万,其中大模型开发者新增 69 万;
技术进展:" 讯飞星火 X1" 基于全国产算力实现对 OpenAI o3 的对标,在幻觉治理准确率上领先业界主流模型;
科大讯飞 Q3 单季的靓丽数据让市场眼前一亮——归母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暴增 202.40%,这是公司自 2024 年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但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依然亏损 6668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亏损 3.38 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三季度获得的政府补助高达 2.68 亿元,如果没有这部分 " 输血 ",扣非净利润的亏损幅度将更多。
从 Q3 单季来看,扣非净利润仅有 2624 万元,相比 1.72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意味着有约 1.46 亿元来自非经常性损益,其中政府补助占据大头。
大模型订单领跑
公司在财报中强调了大模型业务的市场表现:1-9 月大模型相关项目中标金额和数量均排名行业第一,Q3 单季中标金额 5.45 亿元,是第 2-5 名总和的 1.88 倍。这个数据看起来确实抢眼,证明了科大讯飞在政府和企业客户中的品牌认知度。
但问题在于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依然承压,销售费用 32.27 亿元,同比增长 26.37%,增速超出营收增速,显示出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正在进行高强度的市场投入。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发费用 31.88 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 18.77%。开发支出较期初增长 44.04% 至 23.57 亿元,这说明公司在大模型技术研发上依然需要持续烧钱。
现金流改善背后的债务压力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23 亿元,同比增长 114.94%,Q3 单季更是达到 8.95 亿元,这是财报中为数不多的积极信号。应收账款 159.13 亿元,较期初增长 8.5%,增速低于营收增速,说明公司在回款管理上有所改善。
但与此同时,公司的债务压力正在加速累积。短期借款从期初的 3.10 亿元暴增至 18.65 亿元,增幅高达 502.26%。长期借款虽然从 46.73 亿元降至 39.52 亿元,但公司在 Q3 发行了 8.02 亿元应付债券,这是期初没有的负债项目。整体来看,公司的有息负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