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原财经
90 后的当打之年,疯狂的极客们正在改写世界规则:那个座谈会上的最年轻的代表王兴兴,已带领宇树科技拿下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 70% 的份额;杨植麟的 AI 智能助手 "Kimi" 上线后曾一度超越微信,让大厂们焦虑;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用开源的 DeepSeek 大模型掀起 AI 算力革命……尽显科技上行之美。
后浪崛起挑大梁,锐意创新争先锋,科技新星们与他们创立的独角兽公司,成为中国智造的引领者,他们本身的一举一动也被注目,甚至无限放大。
比如成立十年终于修得正果,成为 " 科创板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 " 的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近日手持百元钞票向楼下员工 " 撒钱 " 的一幕被定格," 老板 + 撒钱 + 牛马 ",完美切中短视频的流量逻辑,瞬间火爆全网,舆论化为正邪两派。
反对者觉得这践踏了员工的尊严,侮辱性极强," 这是在商 K 没玩尽兴?"" 刘靖康有点飘了,不符合国情风气 "" 像电影《孤注一掷》里王传君的那个园区 "。
支持者认为这是团队内部的小事情,不必上纲上线," 这不就是经济上行的美吗?"" 你不喜欢是因为你老板没给你撒钱吗?"
真相是咋回事呢?其实就是影石创新旗下全景无人机品牌 " 影翎 Antigravity A1",正式开启公测,正面向大疆科技宣战了。
01 疯狂的 Insta360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很多人对影石(Insta360)不熟悉,这家专注智能影像领域的年轻公司成立于 2015 年,背靠国内完善的供应链,凭借先拍摄后取景、即拍即享、实时拼接等创新功能,开创了 " 人人都是 VR 摄影师 " 的时代。还通过 AI 剪辑与自拍杆智能隐藏技术的协同,实现了 " 自拍如跟拍 " 的革新性体验,Insta360 X5 新品曾一度让全球消费者疯狂抢购。
因为精准定位,利用硬件 + 软件能力去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又预判性地早早出海,避开国内低价内卷,影石拿下了 " 全景相机全球第一、运动相机全球第二 " 的佳绩,在全景相机领域更是连续六年坐稳全球榜首,市占率达到 67.2%。
影视创新是全球化最成功的中国硬科技企业之一,2022 年至 2024 年影石创新的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 15.96 亿元、29.03 亿元和 42.23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来自海外的比例高达 79.43%、80.83% 和 76.35%。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 90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89 项。
另外,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有一家公司因为影石的大涨获利丰厚,浮盈甚至比自己公司市值还高,它就是迅雷。在 Q2 财报中,迅雷表示,2016 年迅雷对影石的投资,已为公司带来税前 7.2 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算,超过 50 亿元人民币)的浮盈。这已经比部分上市公司的市值都要高,随着影石股价继续大涨,浮盈的金额仍在提高。
刘靖康,1991 年出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他说自己是「听着比尔盖茨、乔布斯的故事长大的,从小就想发明一个产品,改变世界」。
刘靖康是 " 技术偏执狂 ",几乎每家媒体报导时都要讲一遍刘靖康大三破解周鸿祎手机号码的经历,来证明他的天才。从创立 " 名校直播 " 到转型全景相机领域,从南京到人才更密集、产业链更健全的深圳,刘靖康团队一直技术路线上寻找突破,2019 年之前,刘靖康本人每年断断续续要在能率的工厂呆大概一个月。
从投资到上市的这 10 年,为数不多没有任何退出的投资方是 IDG,IDG 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回忆对刘靖康的印象:" 一张娃娃脸,人比较安静,但对技术和产品的思考很卓越,干事很快,尤其是他不服气的事 "。
年轻、务实是很多投资人对刘靖康共同的评价,据说到现在,刘靖康仍天天泡在产品里,拿着百万级别的年薪。
上市 2 个多月,影石又是撒钱助兴,又是火速道歉,市值一路狂飙猛进,两个涨停涨到千亿规模。
另外,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有一家公司因为影石的大涨获利丰厚,浮盈甚至比自己公司市值还高,它就是迅雷。在 Q2 财报中,迅雷表示,2016 年迅雷对影石的投资,已为公司带来税前 7.2 亿美元的浮盈,这已经比部分上市公司的市值都要高。据悉迅雷出资 900 万美元,占有影石 12.16% 股份,随着影石股价继续大涨,浮盈的金额仍在提高,如今这笔钱已达到百亿人民币。
作为财富新贵和科技圈当红炸子鸡的刘靖康自然备受瞩目。
前一阵影石刚被网友表扬是 " 神仙公司 ",原因是为了鼓励员工健康生活、积极运动、均衡饮食,刘靖康设立了个 100 万的减肥基金,有员工减重 40 金拿到了 2 万现金。
在公司无人机品牌 " 影翎 Antigravity" 开启公测之时,为了鼓励研发团队,影石创新内部搞了个小型庆功宴。刘靖康一开心,就给员工们疯狂撒钱了,员工们一开心,视频发到网上,舆论就发酵了。
作为自由人,给团队发钱合情合理合法,但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刘靖康确实应当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不道歉函立马来了,核心观点有三:无人机不对 25 年业绩产生影响;董事长不是撒钱,是 " 个人酬金通过现金红包派发 ";公司强化管理和对管理层进行教育。
先洗清主动炒作致股票涨停嫌疑,再重新定义 " 撒钱 ",最后教育董事长,这回复够快、够恳,确实该给公关团队点个赞。
02 与大疆拼刺刀
大疆凭借着先入行业的领先优势,已经建立了 " 无人机 = 大疆 " 的消费共识,这个优势或许远比大疆的飞控、图传、影像技术更加有力;影石作为全景相机行业的头部品牌,产品已经细分到几乎覆盖用户能想到的所有场景,其独特的「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构筑起坚实的护城河。
所以在户外运动爱好者心中," 消费级无人机就是大疆,全景相机就是影石 ",但同样是智能影像领域的佼佼者,创始人也十分气质相似,重视创新与强调产品体验,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路上,影石创新与大疆终有一战,这一战来的也很快。
凭借品牌和成本优势,2025 年 7 月 31 日,无人机巨头大疆发布首款全景相机 Osmo 360,裸机定价是 2999 元,正式攻入影石的腹地,企图从全景相机行业中分得一杯羹。
刘靖康出乎意料地在社交媒体 " 祝贺 " 大疆新品发布,随后宣布将其在今年 4 月发布的全景相机新品 Insta360 X5 的售价降低 500 元,到 3298 元起,还是相差近 300 元。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增量空间大,影石最早在 2020 年就已开始申请 " 无人机 " 方面的专利,2022 年推出瞳 Sphere,一款外挂式无人机全景相机,5.7K 级全景拍摄,可让无人机在 360 ° 画面中完全 " 隐形 ",随着大疆产品更新迭代,已逐渐不再适用。
基于软件生态和用户体验差异化,2025 年 8 月 14 日,影石官宣影翎 Antigravity 全景无人机,直接反攻大疆消费级无人机的核心地带。刘靖康在朋友圈解释做无人机的三个原因:公司愿景驱动、客户需求未满足、业务能力拓展。
据悉,影翎 Antigravity A1 是首款 8K 全景无人机,开创了 " 全景飞行 " 的新品类,重量控制在 249 克,配备了 Grip 体感遥控器,实现了 " 指哪飞哪 " 的简单直觉操控," 先飞行后构图 " 的模式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作自由度。
由深圳到全球,由地面到天空,这场霸主之争日益白热化,大疆近年来推新速度放缓,被诟病「堆料」和「挤牙膏」,但影石作为新人但想要撼动大疆,依旧任重而道远,才迈出了一小步。
从 2023 年到今年第一季度,影石创新的净利率由 22.8% 降至 1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 103.7% 放缓至 2.5%。
而在推动创新最重要的研发方面,影石 2022 年至 2024 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2.56 亿元、4.48 亿元和 7.77 亿元,研发费用率保持 12%-14%,但大疆承诺 2024-2030 年累计研发投入不低于 300 亿元,二者的差距依旧明显。
03 敢想敢为敢争锋
影石创新的口号是 " 始于敢想(think bold)",2023 年 1 月 15 日,影石相机曾跟随商业卫星进入太空,拍摄了地球和太空的奇幻视频,成为全球第一台在太空中完全裸露的全景相机。
刘靖康说参与这个项目并不会赚钱,想做的初心完全源于个人和团队的兴趣。当时影石创新公司的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有 28.5 岁。
刘靖康这样的年轻一代,他们生于长于新时代,心存理想和热爱,往往是在成就自我的同时顺便去「改变一下世界」,与上一代创业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路径,他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观察和参与世界的运行,想象空间也更大。
" 你不会再活第二次了,与其度过平凡的一生,不如经历点不一样的东西。"
像宇树王兴兴对波士顿动力和特斯拉 Optimus 完成技术赶超,影石 Insta360 在市场上超越韩国三星、本理光和美国 gopro,靠的正是敢想敢做,敢于与全球先进技术对标和突破的勇气和能力。
中国虽然在单个领域经常完成世界性突破,但若想真正培植出一片足以催生出批量创新的土壤,需要宇树机器人、大疆无人机、影石全景相机这样冲出世界的技术和产品创新,需要这些有志于穿越周期、追求长期价值的企业,更需要这群斗志昂扬的年轻人。
科技需要上行之美,科技美了,经济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