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路知遥 编辑|Cong
今天,大众和小鹏共同宣布,基于双方对于扩大电子电气架构的应用范围,双方已签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的协议。在未来,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不仅将集成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纯电车型平台,也将部署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双方的技术战略合作将扩展到更广阔的市场。
事实上,回顾大众和小鹏的合作历程,计算起来这已经是两家企业在两年多的时间以来,第八次传出合作相关的消息了,从战略投资入股到量产车下线,再到连续的多重合作协议,两家车企的合作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深化阶段。车云也整理了自 2023 年以来双方合作的大事年表,其进展之快、范围之大、维度之广、关联之深,都可谓罕见。
而小鹏身上则有浓浓的技术标签,这让他们得以在当今残酷的中国车市稳稳立足,这一鲜明的标签让他们成为了大众选择合作伙伴时候的优先选择。现在去回顾当时的时间点,这个合作虽然看起来打破常规,但其实也很顺理成章。
对小鹏而言,与大众合作意味着,虽然他们的核心业务依旧围绕着纯电车型展开,但小鹏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电动化小圈子。小鹏以技术输出的方式,逐渐深入传统燃油车市场。这一合作是小鹏站在传统车企背后,借助巨头的市场渠道和资源,迈向更广阔市场的一次战略选择。
当然也会有一些问题出现。随着小鹏将触角逐渐伸向燃油车领域,这是否会对小鹏在纯电车市场乃至整个技术体系的发展带来冲击,是否会影响到小鹏在纯电车领域一直以来所建立的技术形象,这一点仍不明确。而从目前大众 ID.EVO 车型的市场反响来看,小鹏的介入未必就是一道 " 药到病除 " 的神药,在每月都有新车的中国车市,一款明年才会上市的车到底会迎来什么声量和销量,我们只能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但无论如何,大众和小鹏的合作绝不仅仅是技术和市场层面的简单对接。往大了说,它就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崛起的一种象征,也可能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展方向逐步变动的前兆性体现。随着合作的逐步深化,电动化与传统汽车的结合也会在将来成为行业的重要趋势,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可畅想的产品形态。
小鹏是否能通过这一合作打破燃油车的传统壁垒,带领电动化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小鹏自己的未来,也将影响整个汽车行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