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中国台湾地区 " 军备局 " 在网络节目 " 国防在线 " 上发布了 105mm 轮式战车的最新型号—— D3 原型车。
这是 " 猎豹计划(Project Cheetah)" 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加强中国台湾地区武装的武器装备自主和快速反应能力。该计划于 2019 年启动,首批生产了两辆原型车,分别为 D1 和 D2,由 " 军备局 "、" 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NCSIST)"、202 工厂(系统集成和弹药)、209 工厂(底盘)和 " 军事科学院 " 合作研制。原型车制造阶段实现了高度的本土化,约 89% 的零部件在本土生产。
2024 年 6 月,采用 " 云豹 " 系列(CM-32/33/34)新型 8 × 8 底盘的 D2 原型车亮相,配备了改进型液气悬架,以提高操控性和机动性。炮塔内安装一门 105mm 线膛炮,可使用与 M60A3 和 CM-11" 勇虎 " 坦克通用的弹药,辅助武器为一挺 7.62 × 51mm 并列机枪和一座安装 12.7 × 99mm 机枪的遥控武器站(RCWS)。遥控武器站还兼作车长周视观瞄镜,提供 " 猎 - 歼 " 作战能力。
D2 原型车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时,可在 2000 米距离上击穿 500mm 厚的装甲,预计炮管寿命为 800~1000 发。具备行进间和复杂地形射击能力,配备烟雾弹发射器和改进型光电观瞄系统,可实现全天候作战。
与前代型号相比,D3 采用了多项显著改进。车高从之前的 3.3 米降低到 3 米以下,悬挂系统和整体平衡性得到了改进,炮塔位置似乎更加靠后,以改善重量分布和整体底盘平衡。采用的是第二代云豹 M2 底盘,取代了前代型号的老式底盘,并解决了之前存在的稳定性问题。重新设计的炮塔对装甲布局进行了优化,新的侧视镜提高了车组的态势感知能力。
" 猎豹 "D3 仍然采用一门 105mm 低后坐力线膛炮,并配备电动伺服系统,确保精确射击能力。最高公路行驶速度超过 100 千米 / 小时,续航里程 500 千米,使其无需加油即可快速部署至全岛,这对于跨区域增援任务至关重要。
" 军备局 " 计划下个月在台北 " 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展览会 " 上向公众展示 D3 原型车。此次展览将提供一个机会,以评估该车的技术进步,以及其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下,现代军队作战需求的能力。
从战术和作战角度来看," 猎豹 "D3 的设计目标是在中国台湾地区面对潜在冲突时,在非对称分层防御理论中发挥关键作用。与在中国台湾地区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复杂环境中难以部署、隐蔽的主战坦克不同,采用轮式底盘的 D3 具有高机动性、快速转移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它非常适合 " 打了就跑 " 战术,能够为步兵和机械化部队提供机动直射支援火力。紧凑外形增强了在对抗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而升级后的火力使其能够打击包括登陆部队、轻型装甲车和防御工事等各种目标。
" 猎豹 "D3 以分散部署的方式进行部署,可以充当机动 " 灭火队 ",增援受威胁区域,尤其是在快速应对两栖登陆至关重要的沿海防御战略中。这辆新型装甲车辆体现了中国台湾地区希望充分利用轮式装甲车辆的战术优势,包括更快的重新部署速度,比履带式车辆更低的使用成本,以及在各种地形上有效作战的能力。尽管进行了这些改进,中国台湾地区武装仍对 105mm 线膛炮的火力表示担忧,暗示需要升级到 120mm 滑膛炮才能满足当前针对区域威胁的杀伤力标准。
" 猎豹 "D3 的亮相正值台湾海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之际,中国宣称对台湾拥有主权,不排除使用武力实现统一的可能性。而中国台湾地区加快了武器更新换代的速度,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非对称作战能力。D3 原型车体现了这一战略,提供了一种本土生产、机动灵活且经济高效的装甲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