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32分钟前

死亡终局?爱马仕 150 亿美元股权离奇失踪案

文 | 融中财经

清晨的瑞士萨嫩镇,天空阴郁而寒凉。

67 岁的埃里克 · 弗雷蒙德(EricFreymond)推开阿尔卑斯山间木屋的小门,骑上自行车,沿着山谷小路穿过三角屋顶的木屋群,径直朝铁路旁的营地而去。不久,一列火车呼啸而过,留下他冰冷的躯体。

当地警方将这起 2025 年 7 月 23 日的死亡事件定性为自杀。他的突然陨落,为本世纪最离奇的财富谜案按下了暂停键:爱马仕价值约 15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千亿元)的股份失踪之谜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折。

弗雷蒙德是谁?

他曾是欧洲上流社会备受信赖的理财顾问,服务对象包括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 è s)创始人的第五代继承人之一尼古拉斯 · 皮埃奇(Nicolas Puech)。这位尼古拉斯 · 皮埃奇大有来头——他一度持有 5.7% 的爱马仕股份,是家族中最大的个人股东。皮埃奇今年已 82 岁,年轻时便继承了大笔股权,本应坐享豪门财富。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与弗雷蒙德共事 24 年后的 2022 年前后,他赫然发现自己名下账户里的 600 万股爱马仕股票竟凭空消失。按今日市值估算,这笔股权价值高达 150 亿美元。

一夜之间," 百亿身家蒸发 " 的惊天新闻震动了奢侈品界和金融圈,弗雷蒙德这个名字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皮埃奇至今都无法说清:自己名下 600 万股股票为何凭空蒸发?那些足以让摩洛哥籍园丁继承半壁财富的股份,是被信任的顾问欺诈,还是早已被自己在复杂交易中悄悄处置?

瑞士法院驳回指控,法国却以伪造文件罪立案——横跨两国的司法角力里,死亡带走了关键答案,只留下奢侈品帝国最暗黑的财富罗生门。

" 离奇失踪 " 的 600 万股

事情要从头说起。

尼古拉斯 · 皮埃奇是爱马仕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祖父埃米尔 · 莫里斯 · 爱马仕是品牌创始人蒂埃里 · 爱马仕的孙辈。早年间,皮埃奇分别从母亲和姐姐处继承了大量股权,至 2004 年前后持有爱马仕约 5.7% 的股份(约 600 万股),一度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作为第五代继承人之一,皮埃奇原本应坐享家族财富,然而他的行事风格在家族中显得特立独行。

2010 年,LVMH 集团掌门人伯纳德 · 阿尔诺(Bernard Arnault)秘密买入爱马仕股份的消息震惊法国商界。阿尔诺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金融操作,转眼间攫取了超过 20% 的爱马仕股权。面对这场 " 恶意收购 ",爱马仕家族迅速结成统一战线,由皮埃奇的堂兄贝特朗 · 皮埃奇发起成立控股公司 H51,将五十多位家族成员手中的股份集中起来,合计锁定至少 51% 的股权,以抵御外敌。

然而,唯独持股约 5.7% 的尼古拉斯 · 皮埃奇没有加入家族联盟。相反,根据后来的调查,皮埃奇很可能悄悄将相当一部分持股转给了阿尔诺。皮埃奇的暗中倒戈使 LVMH 持股一度升至 23%,也令他背上 " 叛徒 " 的骂名,沦为爱马仕家族的异类。

2014 年,爱马仕与 LVMH 达成休战协议,LVMH 同意将持有的爱马仕股票分配给自身股东、五年内不再增持。阿尔诺开始解除手中的持股,皮埃奇则在同年被迫辞去了爱马仕董事会职务。然而,皮埃奇当初卖出的股份去向不明,他自己保留的股份日后又发生了什么,当时无人知晓,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伏笔。

时间来到 2022 年。此时年逾八旬的皮埃奇早已不在公司任职,却依然名列福布斯富豪榜,财富超过百亿美元。由于膝下无子,他开始筹划身后事。当年 10 月,他解除弗雷蒙德的财富管理顾问职务,并着手清点名下资产,考虑遗产继承安排。

据悉,皮埃奇甚至打算收养一位与自己情同父子的 51 岁摩洛哥籍园丁为养子,将一半财产留给这位园丁继承。这位园丁在皮埃奇生病时悉心照料,给予了他家人般的温暖,这样的相处让皮埃奇对其十分信任,才作出了这一石破天惊的决定,令外界哗然:一位身家百亿的奢侈品继承人,要把财富留给自家园丁。

更离奇的是,就在此时剧情急转直下——皮埃奇对外宣称,属于他本人的那 600 万股爱马仕股票不翼而飞,账上已查无此物,甚至股票出售所得的资金去向也无从查证。也就是说,他打算留给养子的 " 巨额遗产 " 竟成了一场空。

这一发现令皮埃奇大为愤怒和震惊。他怀疑多年挚友兼顾问弗雷蒙德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甚至直指这是一场针对自己的 " 巨额欺诈 "。

2023 年,他在瑞士和法国两地同时对弗雷蒙德提起法律行动,要讨回那离奇失踪的财富。在瑞士日内瓦,他控告弗雷蒙德欺诈和侵占财产,要求归还那失踪的 600 万股股票及其收益;同时在法国,他以 " 违反信托 " 等罪名提起刑事诉讼,索赔数十亿欧元。一时间,这起豪门继承人与私人财务顾问对簿公堂的事件成为舆论焦点。

真相未白,疑云丛生

随着诉讼展开,大量细节浮出水面,却让整件事更加扑朔迷离。

弗雷蒙德的辩解是,他从未经手过皮埃奇继承的那批爱马仕股票账户,也不知道这些股票的下落。相反,他暗示 " 皮埃奇自己 " 才是幕后的操盘者——声称皮埃奇早在多年前就将股票偷偷转走,不愿履行他对基金会立下的遗赠承诺。

原来,早在 2011 年,皮埃奇曾与自己创立的 " 尼古拉斯 · 皮埃奇基金会 "(后更名为伊索克拉底基金会,Isocrates Foundation)签署协议,承诺百年之后将 " 所有爱马仕股份 " 留给基金会。这一协议比普通遗嘱更具法律约束力。然而皮埃奇晚年突然动念要收养园丁、改立继承人,无异于单方面撕毁与基金会的约定。弗雷蒙德方面声称,皮埃奇为逃避此前对基金会的承诺,才 " 藏匿 " 了这批股份,将自己和受益人排除在外。简单地说,弗雷蒙德把矛头又指回了皮埃奇,暗示这位富翁在 " 演苦肉计 "。

瑞士判决称:证据不足。

2024 年 7 月,瑞士日内瓦上诉法院率先对皮埃奇的诉讼作出裁决:法院驳回了皮埃奇的全部指控,认为没有证据显示弗雷蒙德存在财务不当行为。

相反,法官在判决书中指出:皮埃奇是 " 自愿 " 将广泛的财富管理权限授予弗雷蒙德,并且始终有权随时撤销这种授权。换言之,皮埃奇多年来对弗雷蒙德可谓 " 盲目信任 ",几乎将财务大权完全放手,这并不能反过来证明弗雷蒙德就有欺诈行为。

法院还提到,控方的指控缺乏具体证据支撑,模糊笼统得让 " 凡人难以察觉究竟哪里存在所谓的‘惊天骗局’ "。瑞士法官这一番话,等于否定了皮埃奇的诈骗论调。至于失踪股票的下落,法院并未给出答案,只在文件中记载:皮埃奇的 600 万股爱马仕股票曾于 2012 年存入瑞士日内瓦的一家银行账户,如今去向不明。

瑞士官司告败,令皮埃奇十分失望。但他并未善罢甘休,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法国的司法调查上。

法国追查称:疑点重重。

2025 年 7 月初,弗雷蒙德作为瑞士公民,主动赴巴黎接受预审法官问询。令人意外的是,几天后法国方面对他提出了 " 正式的初步指控 ":包括伪造文件、使用伪造文件和严重背信等罪名。

瑞士和法国司法体系存在差异,瑞士法院更注重证据的直接性,而法国法院可能更倾向于深入调查潜在的疑点,这种差异使得案件走向更加复杂。

根据法国法律,这意味着法官认定有足够证据继续深入调查。弗雷蒙德被要求缴纳数百万欧元的保释金,并禁止与包括皮埃奇在内的多名相关人士接触。换言之,法国司法机关似乎发现了一些端倪,认为弗雷蒙德并非全无嫌疑。

随着法国调查推进,更爆炸性的内幕被挖出。弗雷蒙德在庭审中 " 首度承认 " 皮埃奇的一部分爱马仕股份确实卖给了老对手 LVMH 集团。他提供了一系列文件——从银行对账单、股份转让协议到授权委托书,每一页上都有皮埃奇的签名——证明皮埃奇早在 2008 年前后便同意将继承来的股份逐步出售给 LVMH。

据披露细节,皮埃奇名下 600 万股爱马仕股票在 1999 年后被陆续腾挪:先转入一家叫 Dilico 的控股公司,再通过法国兴业银行与 LVMH 进行了股权置换。到 2012 年时,皮埃奇持有的爱马仕股票已骤降至不到 14 万股,至 2020 年更是清零了。

弗雷蒙德一方强调," 这些文件足以证明他(皮埃奇)全程知情。" 他们声称皮埃奇不仅清楚这笔交易,还 " 非常积极 " 地推动 Herm è s 与 LVMH 的接触,甚至据称为此在巴黎公寓与阿尔诺会晤多达 14 次。

然而,皮埃奇 " 断然否认 " 知情参与出售股份的指控。他对法官表示,多年来自己对财务事务 " 完全放手 ",弗雷蒙德送来的文件他从不细看便签字—— " 那些金融术语太复杂了,我相信他的专业 "。

至于与阿尔诺的会面,他承认确有其事,但每次都有弗雷蒙德陪同,自始至终他都 " 明确拒绝出售 " 继承的股份,只是出于礼貌听取对方提议。

一边是白纸黑字的签名文件,一边是声称被专业术语绕晕的辩解,两人的说法水火不容。这场拉锯战愈演愈烈,却让 "150 亿美元财富的最终去向 " 变得更加迷雾重重。

家族遗产与奢侈品帝国

无论真相如何,尼古拉斯 · 皮埃奇的个人财富已遭遇重创。

他对法庭表示,多年来自己的 " 财富已被榨干 ",不再持有任何爱马仕股票,且完全不知道出售股票所得最终将流向何方。据皮埃奇方面委托的一份审计报告披露,截至 2023 年末,他名下可动用的现金仅剩区区 60 万欧元,另外约 9600 万欧元的股票及投资也多半被锁在流动性极差的不透明项目中。

换言之,这位曾经的亿万富翁如今账上资金寥寥,失去了爱马仕股东身份,甚至跌出福布斯富豪榜。对比 2023 年底福布斯估计他的净资产尚有 111 亿美元,短短一年,他的资产竟归零般 " 蒸发 ",堪称一场豪门悲剧。

在弗雷蒙德及其关联公司打理皮埃奇资产期间,有明确资金流向显示,前者从皮埃奇账户中获取了数千万欧元。据记录,数年间约 3580 万欧元从皮埃奇名下账户汇入弗雷蒙德在瑞士 Gonet 银行的一个共同账户,该账户关闭时仍有近 1500 万欧元资产,最终归入弗雷蒙德个人名下。

这些款项虽仅是百亿股权失踪案中的零头,却让争议更显复杂:弗雷蒙德方面将其解释为多年服务的报酬或投资分成,但在皮埃奇看来,这或许只是对方转移资产的冰山一角。更耐人寻味的是皮埃奇对法官的陈述——他对大量以自己名义设立的账户与投资一无所知,甚至连自己常住的瑞士阿尔卑斯山住宅被登记在其创立的基金会名下,也是事后才惊觉,所有权早被悄然剥离。

在弗雷蒙德不幸离世后,皮埃奇发表了一份措辞复杂的声明。

他一方面向弗雷蒙德的家人表示哀悼,称对方 " 曾是我的朋友和顾问,我们合作 25 年,彼此信任 " ——直到因股票失踪这一 " 极其严重的事件 " 而关系破裂。他强调真相尚未大白,对方的去世为案件蒙上阴影,但他将继续寻求澄清事实。

弗雷蒙德的律师则形容自己的委托人是 " 一个过度敏感的人,被猜忌、背叛和残酷现实击垮 ",否认弗雷蒙德有任何不当行为。在生前接受调查期间,弗雷蒙德一直坚称自己清白,并反复表示这场风波对他的家庭、名誉和心理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如今,这位关键人物的骤然离去,给案件调查带来变数:他带走了许多答案,也令谜团更显幽深。

爱马仕公司的态度也耐人寻味。

今年 7 月 30 日,爱马仕现任执行董事长阿克塞尔 · 杜马斯(Axel Dumas)在财报电话会上,首次证实尼古拉斯 · 皮埃奇已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 我们很早就确信皮埃奇已经不持有那些股份,这正是我们启动法律程序的原因。" 杜马斯坦言。同时他也无奈承认,公司并没有办法掌控或收回那批失踪的股票。毕竟,如果这些股份真在十多年前就被卖给 LVMH 又辗转分散,如今早已流向市场各处。

现实层面,爱马仕集团依然由爱马仕家族牢牢掌控(H51 控股公司目前手握着家族约 60% 的股权),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然而,对于这个拥有 " 近两个世纪传承 "、六代不衰的奢侈品家族来说,一笔价值百亿的财富就这样在内部纠纷中化为乌有,着实令人唏嘘。

豪门财富的启示

尼古拉斯 · 皮埃奇股权谜案,是奢侈品行业近年来最扑朔迷离的传奇之一。但豪门恩怨、财富纷争的故事并不止于此。

法国另一桩著名案例是欧莱雅(L'Or é al)女继承人莉莉亚娜 · 贝当古的 " 闺蜜遗产案 ":这位高龄女富豪一度被曝在密友怂恿下赠予对方逾十亿欧元财产,引发女儿控告母亲的好友趁老人年迈 " 洗劫 " 遗产,轰动一时。

再看意大利古驰(Gucci)家族,因内部争斗和经营不善,最后失去对品牌的控制权,甚至发生亲属雇凶谋杀的惨剧。

相比之下,爱马仕家族能够历经六代仍牢牢掌控企业,已属难能可贵。然而再显赫的家族也有内部纷争,所谓 " 一部豪门史,半部辛酸泪 "。皮埃奇从坐拥百亿资产的富豪继承人,到自称财富蒸发殆尽的原告,其人生跌宕起伏发人深省——即便是顶级豪门,也难免出现离心离德的成员和隐秘难测的角力。

在财富场域中,信任是把双刃剑。皮埃奇所谓 " 看也不看就签字 " 的 " 盲目信任 ",本质上是对自身财富权责的放弃。瑞士法院的判决早已揭示:自愿赋予的全权授权若缺乏监督,法律便难以为事后的 " 追回 " 背书。

毕竟,没有任何规则会保护对自身权利全然漠视的人——当签名真实有效,当操作多年未被质疑,所谓 " 信任 " 早已成了失控的借口。这场迷局的核心,从来不是家族决裂,而是把财富命运彻底交托他人,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这一事件也暴露出了不少行业漏洞,让私人财富管理行业开始反思,此后不少财富管理机构开始更严格地审核客户授权流程,定期向客户汇报资产状况,避免出现类似 " 全权委托后资产失控 " 的情况。

但是此事还留下诸多待解之问:既然 600 万股股份已被证实通过交易流通,且理论上每一笔股权变更都有迹可循——从 Dilico 控股公司的腾挪,到与 LVMH 的置换,再到后续分散流转,为何关键环节的责任归属仍模糊不清?

若皮埃奇的签名文件真实有效,所谓 " 自愿授权 " 便意味着交易的合法性,他自然无权追回;若签名系伪造,弗雷蒙德为何能绕过层层监管完成操作?

跨国金融体系中,瑞士银行的账户记录、法国兴业银行的交易流水本应构成完整证据链,却在两国司法差异的拉扯中,让 " 谁是操盘者 " 的答案始终藏在迷雾里。这些本可清晰追溯的交易轨迹,恰恰在 " 全权委托 " 的灰色地带与跨司法协作的缝隙中,成了难以穿透的屏障。

或许,这些问题短期内都难有定论。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波动,部分投资者因股权纠纷的不确定性暂时减持,导致爱马仕短期股价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由于爱马仕家族仍牢牢掌控公司,股价逐渐回归稳定。

从业绩表现看,相比开云集团和 LVMH 的明显衰落,爱马仕近年依旧展现出强劲韧性,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约 15%,亚洲(不含日本)营收增长约 7%,中国依然是其重要的增长引擎。核心品类皮具与成衣持续领跑,即便在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其品牌溢价能力仍稳固如初。

这背后折射出奢侈品行业的结构性分化:头部品牌凭借稀缺性叙事与文化壁垒巩固地位,中小品牌却在消费降级与数字化转型的夹缝中挣扎;年轻客群对可持续、个性化的需求升级,更倒逼全行业加速变革。爱马仕能在股权风波中维持业绩稳健,既印证顶级品牌穿越周期的硬实力,也凸显家族掌控力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作用——这或许也是其与古驰、欧莱雅家族的核心差异。

可以肯定的是,爱马仕的传奇仍将续写,只是这一次,主角不再是光鲜亮丽的铂金包和丝巾,而是豪门家族背后耐人寻味的财富故事。

无论家族财富多么庞大,守护财富比创造财富更考验人性与智慧。毕竟,纸醉金迷的奢侈品帝国背后,有时上演的也是一出出比小说还离奇的真实剧本。

结语

这起百亿股权 " 失踪 " 案,像一部没有结局的悬疑大片,在弗雷蒙德的离世后留下了更大的谜团。

或许,真相会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显露,又或许,它将永远埋藏在阿尔卑斯山的风雪与巴黎的繁华背后,成为奢侈品史上一段永远引人遐想的秘闻。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