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市委网信办组织搜狐、知乎等网络大 V、知名 PU、主播组成的 AI 政务探访团走进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在指挥大厅内,探访团深入了解城市智慧交管建设成果,近距离感受 AI 技术为政务服务注入的全新活力。
" 您好,明天(7 月 9 日)西安市限行尾号为 3 和 8,限行时间为 7:00-20:00,限行区域为绕城高速以内区域(不含绕城高速)。"
" 我在龙首原,离我最近的车管所在哪?"
" 要确定离龙首原最近的车管所,由于直接信息未明确给出龙首原与各车管所的具体距离,但可以通过分析现有车管所地址信息来提供参考。"
……
这段自然流畅的对话,来自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精心打造的 AI 数字人 " 永安君 "。当探访团成员以市民身份发起咨询时," 永安君 " 不仅响应迅速,更能主动提供属地化服务建议,彻底摆脱了传统智能客服的机械感。
更值得关注的是 " 永安君 " 的 " 自我进化 " 能力——通过负反馈机制,用户对回答的每一次 " 不满意 " 评价都会触发人工复核,持续优化知识库。
据介绍," 永安君 " 已累计服务市民超 30 万人次,问题解决率从上线初期的 82% 提升至 96%。
下一步,该系统将嵌入百度地图实现办事地点一键导航,并新增语音交互功能,让服务更贴合市民习惯。
遍布全市的智能交通监测设备,能够实时分析路况信息,自动识别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异常情况,并第一时间调度警力前往处置。
以西安市正在进行的城市道路微改造为背景,西安交警AI系统得以更大程度地发挥效能,运行以来西安主干道早高峰通行效率提升 18%,事故平均发现时间从 8 分钟缩至 47 秒,警力响应提速 3 倍 ……
从固定周期调控,到依托地磁感应捕捉车流变化,再到如今通过雷视融合设备实时监测各车道流量,真正实现了对交通态势的精准感知。在此基础上,智能信控平台结合 AI 算法动态调优,根据实时拥堵指数自动延长左转或直行绿灯时长,联动全市 56 处可变车道形成协同效应。
这种 " 感知、分析、调控 " 的闭环模式成效显著,如未央路改造后通行效率提升10%,电视塔片区更是提升 25%,让城市道路资源在智慧化调度中释放出更大效能。
明光路、咸宁路实施AI 辅助微改造后,拥堵指数分别下降 5.4% 和 15%,重点路口车辆排队长度下降 11% 以上,行人、非机动车遵章率达 90% 以上 ……
通过 85 个交管大数据模型,系统精准筛查高风险车辆 5.5 万余辆,查处率达 95%,其中 " 百吨王 " 货车、失驾人员等重点违法打击成效突出;
" 五大学堂 "+" 马路学堂 " 的 AI 宣教模式,让全市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 29.6%," 一盔一带 " 佩戴率提升 20.4%。
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正是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深度赋能、精准发力所彰显的显著成效。
来源 / 网观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