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13小时前

【网观西安】探访智慧指挥部:看 AI 如何赋能西安交通治理

从数字人的高效服务到无人机的 " 空中巡检 ",你可能不知道,古都西安的城市交通治理已悄然完成从 " 人海战术 " 到 " 智脑指挥 " 的跃迁——科技的温度,就藏在根据车流实时调节红绿灯时长的 " 黑科技 " 中,藏在每位市民舒展的眉头间。

近日,由市委网信办组织搜狐、知乎等网络大 V、知名 PU、主播组成的 AI 政务探访团走进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在指挥大厅内,探访团深入了解城市智慧交管建设成果,近距离感受 AI 技术为政务服务注入的全新活力。

" 你好,我想知道明天限行尾号是多少?"

" 您好,明天(7 月 9 日)西安市限行尾号为 3 和 8,限行时间为 7:00-20:00,限行区域为绕城高速以内区域(不含绕城高速)。"

" 我在龙首原,离我最近的车管所在哪?"

" 要确定离龙首原最近的车管所,由于直接信息未明确给出龙首原与各车管所的具体距离,但可以通过分析现有车管所地址信息来提供参考。"

……

这段自然流畅的对话,来自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精心打造的 AI 数字人 " 永安君 "。当探访团成员以市民身份发起咨询时," 永安君 " 不仅响应迅速,更能主动提供属地化服务建议,彻底摆脱了传统智能客服的机械感。

据介绍,作为 AI 技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 永安君 " 的高效服务依托两大核心支撑:一是基于先进大模型的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可精准理解模糊提问、方言表达等复杂需求;二是由上千个文档,上万个问答对其进行训练,准确解答具体的本地化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 " 永安君 " 的 " 自我进化 " 能力——通过负反馈机制,用户对回答的每一次 " 不满意 " 评价都会触发人工复核,持续优化知识库。

据介绍," 永安君 " 已累计服务市民超 30 万人次,问题解决率从上线初期的 82% 提升至 96%。

下一步,该系统将嵌入百度地图实现办事地点一键导航,并新增语音交互功能,让服务更贴合市民习惯。

在交通指挥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实时呈现着西安市各主要路段的交通状况,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和闪烁的光点直观反映着城市交通脉搏。

遍布全市的智能交通监测设备,能够实时分析路况信息,自动识别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异常情况,并第一时间调度警力前往处置。

该系统依托 AI 算法和全市的智能交通监测设备,实时分析路况、识别异常并调度警力。" 以前我们需要依靠人工监控和市民报警才能了解路况异常,现在 AI 系统能在 30 秒内完成识别和预警,大大提高了应急处置效率。"

以西安市正在进行的城市道路微改造为背景,西安交警AI系统得以更大程度地发挥效能,运行以来西安主干道早高峰通行效率提升 18%,事故平均发现时间从 8 分钟缩至 47 秒,警力响应提速 3 倍 ……

市民感受比较深刻的是北大街可变车道的智慧化运作,历经三代技术迭代持续升级:

从固定周期调控,到依托地磁感应捕捉车流变化,再到如今通过雷视融合设备实时监测各车道流量,真正实现了对交通态势的精准感知。在此基础上,智能信控平台结合 AI 算法动态调优,根据实时拥堵指数自动延长左转或直行绿灯时长,联动全市 56 处可变车道形成协同效应。

这种 " 感知、分析、调控 " 的闭环模式成效显著,如未央路改造后通行效率提升10%,电视塔片区更是提升 25%,让城市道路资源在智慧化调度中释放出更大效能。

在指挥大厅的无人机操控台,操作员演示了一场 " 空中巡检 ":无人机升空后,AI 摄像头自动识别违停车辆并抓拍,同步生成短信摧挪提醒;发现路口拥堵时,高空喊话器即时劝导车辆分流。这是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 鹰击战队 " 的日常工作场景。

据介绍,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已配置 5 套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覆盖高新、曲江、经开等重点区域。它们不仅能在早晚高峰巡航主干道,还为马拉松、首届中国 - 中亚峰会等大型活动提供立体监控。数据显示,无人机投入使用后,警情发现效率提升 118%,警力到达现场时间缩短 25%。

从数字人 " 永安君 " 到实战指挥平台的 " 智慧大脑 ",从大数据查缉体系到无人机空中巡航,科技不仅提升了交通管理效能,更切实改善了市民出行体验。

明光路、咸宁路实施AI 辅助微改造后,拥堵指数分别下降 5.4% 和 15%,重点路口车辆排队长度下降 11% 以上,行人、非机动车遵章率达 90% 以上 ……

轻微事故处理曾是市民头疼的问题,如今通过 " 接处警视频快处工作部 "AI 系统,对适用快处的轻微交通事故,通过线上(122、12123)一键接入,事故处理一屏到底,定责理赔一次办结,执法行为一链监督。对于不熟悉道路的报警人,通过发送短信链接快速定位。数据显示,该模式已处理全市 70% 的轻微事故,平均处理时间从原来的 40 分钟压缩至 8 分钟。

通过 85 个交管大数据模型,系统精准筛查高风险车辆 5.5 万余辆,查处率达 95%,其中 " 百吨王 " 货车、失驾人员等重点违法打击成效突出;

" 五大学堂 "+" 马路学堂 " 的 AI 宣教模式,让全市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 29.6%," 一盔一带 " 佩戴率提升 20.4%。

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正是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深度赋能、精准发力所彰显的显著成效。

来源 / 网观西安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