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汽车行业关注 12小时前

最新战报!国内车企 Top10 榜单出炉

7 月 8 日,乘联分会发布最新月度市场报告显示,2025 年 6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208.4 万辆,同比增长 18.1%,环比增长 7.6%。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 111.1 万辆,同比增长 19.7%,环比增长 8.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 53%。截至六月底,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 1090.1 万辆,同比增长 10.8%。

6 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市场零售 134 万辆,同比增长 30%,环比增长 7%,当月国内零售份额为 64.2%,同比增长 5.6 个百分点;主流合资品牌零售 51 万辆,同比增长 5%,环比增长 6%,当月国内份额为 24.5%,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 16.1%,日系品牌为 12.0%,美系品牌为 5.8%,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豪华车零售 23 万辆,同比下滑 7%,环比增长 18%,当月市场份额为 11.0%,同比下滑 3 个百分点。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国内车企零售销量榜单来看,大部分汽车制造商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吉利汽车仍然是增长幅度最大的厂商,同比增长 49.6%,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车企,长安汽车同比增长 48.4% 紧跟其后,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均增长超过 20%。合资厂商阵营来看,仅广汽丰田出现下滑,同比下滑 2.3%,一汽丰田同比增长 13.8%。

毫无疑问,比亚迪再次拿下中国车市销量第一,单月零售销量 35.2 万辆,同比增长 25.7%,与排名第二的吉利汽车约有 15.6 万辆差距。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已拥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旗下已布局比亚迪、腾势、方程豹、仰望四大品牌,其中比亚迪品牌分为海洋网和王朝网,是比亚迪最重要的销量来源。7 月 5 日,海豹 06DM-i 旅行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 3 个车型版本,指导价 10.98 万元、11.98 万元、12.98 万元。海豹 06DM-i 旅行版属于海豹 06DM-i 的衍生车型,是一款中型旅行车,、搭载比亚迪第五代 DM 技术、天神之眼 C 等系统。

作为传统车企的代表,吉利新能源转型可以说是初见成效,虽然市场份额不及比亚迪汽车,但却是中国市场最具增长潜力的汽车厂商,吉利汽车旗下品牌包括吉利品牌、银河品牌、领克品牌以及极氪品牌,6 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 49.6%,销量为 19.6 万辆。7 月 1 日晚,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表示,鉴于上半年强劲销售表现,集团决定将全年销量目标由 271 万辆上调 11% 至 300 万辆。

长安汽车排名第四,6 月销量为 13.0 万辆,同比增长 48.4%。作为整车央企之一,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转型还是相对领先的,相继打造了长安启源系列、深蓝汽车以及阿维塔科技。据了解,2025 年长安汽车年销目标为 30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 100 万辆,海外销量目标为 100 万辆。在产品布局方面,年内长安汽车还将推出长安启源 C798、长安马自达 J90K 等全新产品。

奇瑞汽车在榜单中排名第五,6 月销量 11.4 万辆,同比增长 24.6%。在国内市场,奇瑞汽车通过奇瑞以及风云系列持续巩固并扩大其市场份额,而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出口销量方面,奇瑞更是以卓越的表现成为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长城汽车同比增长 26.1% 至 6.3 万辆,主要得益于魏牌销量大涨,长城汽车涨幅仅次于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

再来看看合资品牌,南北丰田在 6 月分化,其中一汽丰田同比增长 13.8%,在榜单中排名第七,广汽丰田同比下滑 2.3%,在榜单中排名第八。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搬离北京,迁往天津滨海新区的新办公楼。自一汽丰田成立至今,生产与销售一直处于分离状态,生产主要集中在天津,销售中枢则位于北京,这种 " 产销分离 " 的模式在过去或许还能平稳运行,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一汽丰田销售总部搬迁至天津,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中国遭遇与本土车商的激烈竞争。

除此之外,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继续跌出前十,这已经是常态。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下日系品牌在国内市场江河日下。随着自主品牌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形成技术壁垒,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更加经济实惠的国产车上,日系车越来越难以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即使降价卖车也难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德系品牌方面,一汽大众在 6 月销量同比增长 7.3% 至 14.3 万辆,上汽大众也实现增长,为 9.6 万辆,同比增长 15.1%。

展望 7 月车市走势,结合乘联分会分析,随着反内卷工作的不断深入,车企努力维护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生产节奏会展现进一步稳健趋势。由于银行存贷息差下降,高息高返的车贷政策受到控制,原有的银行高返给经销商的利息会部分补贴车价,车贷返利大幅缩减后的经销商盈利压力进一步加大,间接导致厂商矛盾加深。随着库存相对高位,厂商销量增长放缓。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