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格隆汇 16小时前

三一重工赴港上市,三年累计派息超 70 亿,依赖海外收入

今年港股 IPO 尤为火爆,2025 年上半年港交所新受理的 IPO 申请达到 168 家,远超去年全年。同时赴港上市的企业中不乏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行业龙头,最近挖掘机龙头三一重工的港股 IPO 也有新进展。

格隆汇获悉,近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三一重工 ")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有新进展。监管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对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并就控股股东的认定情况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拟用于扩大海外制造能力,说明具体项目情况及项目所在的国别或地区等。

三一重工(600031)曾于今年 5 月递表港交所,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作为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2024 年其收入超 783 亿元。但在行业周期等影响下,近几年三一重工的收入存在波动,且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较大,面临关税、贸易保护政策等风险。

近几年三一重工的股价也大幅波动,在 2021 年达到 48.51 元 / 股的高峰后,呈震荡下跌走势,今天下午收盘为 19.07 元 / 股,市值超 1616 亿元。如今工程机械市场情况如何?不妨通过三一重工来一探究竟。

1

三一重工冲击 "A+H" 上市,近三年累计派息超 70 亿

三一重工总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其历史可追溯至 1989 年,当时公司创始人梁稳根与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共同创立了公司前身涟源市焊接材料厂。

1994 年公司在湖南成立,从其前身分立并改组为一家专注于工程机械制造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并于 2000 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 14 日,控股股东集团(包括三一集团、梁稳根、唐修国、向文波、毛中吾、袁金华、易小刚、周福贵及北京三一重机)共同持有三一重工约 33.73% 股份。

公司发行前股权及公司架构,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及其子梁在中均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梁稳根今年 68 岁,1983 年获得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学士学位,在机械行业拥有超过 40 年经验。梁稳根自 2000 年 10 月起担任三一集团董事,2001 年 4 月起担任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董事,2016 年 8 月起担任湖南三一工学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梁在中今年 40 岁,2006 年获得华威大学计算机与管理科学学士学位,并于 2014 年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梁在中 2006 年加入公司,曾担任子公司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制造部调度员,还曾在三一集团财务部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并担任过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今年 62 岁,1988 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硕士学位,1991 年加入公司前身,并于 2000 年共同创立三一集团,此后在集团担任执行总裁、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总经理等多项职务。

副董事长兼总裁俞宏福今年 62 岁,1984 年获得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工程机械学士学位,2010 年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6 年加入集团,先后担任生产管理部主任、小型挖掘机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据 2024 年年度报告,向文波、俞宏福、易小刚等高管均存在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形。同时,三一重工一边大手笔分红,一边赴港上市募资的行为也备受市场关注。

图片来自于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简称 " 报告期 "),三一重工分别向股东宣派或支付现金股息约 38 亿元、13.5 亿元、18.6 亿元,三年累计派息超 70 亿元。

公司向股东宣派或支付现金股息情况,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本次赴港 IPO,三一重工拟募资用于进一步发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以提高全球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率和服务效率;增强研发能力;扩大海外制造能力和优化生产效率;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尽管公司募资用途中提到要增强研发能力,但实际上近两年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却大幅下降。年报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末,三一重工在职员工数量从约 2.6 万名降至 2.5 万名;其中,研发人员从 7466 名降至 5867 名,减少近 1600 人。

2

工程机械行业有周期性,公司收入存在波动

三一重工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工程机械是指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矿山开采、物流搬运、港口作业及其他工业领域的高强度作业机械设备。

2024 年,公司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38.8%、18.3%、16.7%,桩工机械、路面机械等产品营收占比相对较低。

按业务分部划分的收入明细,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其中,挖掘机主要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等,广泛用于土方工程、道路建设、桥梁施工、矿山开采、城市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

混凝土机械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泵车、混凝土运输车及搅拌拖泵等,主要用于城市建设、道路桥梁、机场跑道、隧道工程等。

起重机械涵盖汽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随车吊等,应用于建筑施工、港口码头、物流、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等新能源产业。

桩工机械用于地基处理、深基坑支护、隧道掘进等;路面机械用于公路建设及养护、机场跑道及其他基础设施。

公司主要产品及代表性解决方案,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截至 2024 年末,三一重工在江苏、上海、湖南、北京、浙江及重庆拥有制造基地,并在德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及美国拥有海外制造基地。2024 年公司的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的设计产能分别为 15 万台、4.9 万台、2.94 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所处的工程机械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宏观经济扩张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投资活跃,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大幅增加,公司产品销量随之增长;而当宏观经济陷入衰退或调整期,投资活动放缓、需求下降,公司业绩也被拖累。

近两年,三一重工的收入存在波动,净利润呈增长趋势,但仍低于 2021 年。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公司的收入分别约 808.39 亿元、740.19 亿元、783.83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22.6%、26.4%、26.7%,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 44.33 亿元、46.06 亿元、60.93 亿元。

2025 年一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约 210.49 亿元,同比增长 19.18%;归母净利润约 24.71 亿元,同比增长 56.4%。

公司归属净利润情况,图片来源于 Choice

3

为全球第三大工程机械企业,2024 年超 6 成收入来自海外

受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能源需求提升、行业智能化转型、矿山与采掘设备技术升级、工程机械设备电动化与智能化推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整体呈增长趋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 年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达到 2135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增长至 2961 亿美元,2024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5.6%。

以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和桩工机械为代表的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核心市场,2024 年市场规模为 1505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增长至 2189 亿美元,2024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 6.4%。

2024 年全球挖掘机市场规模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 29.6%,装载机占比为 18.3%,为占比最大的两个细分市场。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分地区来看,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2024 年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 35%;欧洲市场占比为 18.5%。欧美地区经济发展较早,市场趋于稳定成熟,增长主要受设备更新换代、智能化及电动化机械的普及驱动。

中国、亚澳、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最快的区域,这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市场潜力大。2024 年新兴市场规模合计占全球市场的 46.5%,预计到 2030 年占比上升至 52.8%,复合年增长率为 7.9%。

过去几年,我国工程机械市场总销售额呈下滑趋势,2020 年至 2024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4.6%,2024 年市场规模降至 234 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 11%,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至 570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6%。

公司业绩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宏观经济环境疲软可能导致公司客户减少业务活动,从而更换现有设备或购买新设备的动力下降。此外,虽然海外新兴市场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巨大,但实际增长可能不及预期。如果产品需求低于预期,公司可能遇到产能过剩及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经营业绩。

三一重工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及海外市场,且依赖海外市场的业务扩张机会。但与在国内开展业务相比,在国际市场开展业务面临着关税、贸易保护等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 150 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 45.5% 提升至 62.3%。

按地理区域划分的收入明细,图片来源:招股书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 2020 年至 2024 年核心工程机械的累计收入计算,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整体而言,尽管三一重工已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拥有一定市场地位,但仍面临激烈的竞争。卡特彼勒、小松制作、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竞争对手可能通过提供更低的价格,或通过开发更先进的技术及服务来抢占市场份额。未来公司能否通过拓展产品线、创造更多海外收入来实现业绩增长,格隆汇将持续关注。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