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6小时前

「生娃智商税」,吃透富婆钱包

文 | 本原财经

我有一个朋友王冰冰,坐标北京,年龄 30 岁,家庭 A9,想体面生个娃做个月子,于是咨询北京的几家「圣贝拉月子中心」:

28 天的悦己套餐 18.88 万起、经典套餐 22.88 万起、别致套餐、女王套餐 28.88 万、38.88 万起。

部分门店的最高定价高达 116.88 万。

最终,冰冰选了个 28.88 万档位的,她说自己还是有点穷……

一天撒币一两万,被无数理性消费者称为 " 生娃智商税 " 天价月子中心,到底有何独到之处,吸引亿万富婆们竞「折腰」,又为何难以盈利?

月子界爱马仕

打开圣贝拉的官网,品牌自称" 高奢月子护理品牌 ",高在哪里呢?总结一下:

1. 创始人高级。

创始人向华的形象风格在一众高管中很清奇,有人称他最帅董事长(图在评论区)。

作为牛津学霸,向华有 7 年投行工作经验,参与了国内大部分私立医院上市 IPO、门诊并购。据《时代周报》报道,向华离职时年仅 30 岁,但已坐到了健康组董事之位,年薪数百万元。

2024 年 8 月,向华与月之暗面 Kimi 的创始人杨植麟、米哈游联合创始人刘伟、旺旺集团总经理蔡旺庭一同入选《财富》2024 年度 " 中国 40 位 40 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

联合创始人林宛颐,自幼学习艺术,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取得了大众传媒及公共关系双硕士学位,曾是多个时尚集团的公关总监,还曾是线上婚庆平台婚礼纪的联合创始人。

2. 客户高级。

作为 " 月子界爱马仕 ",圣贝拉官网精心展示着戚薇、吉娜、唐艺昕、李艾等明星客户的艺术照,「明星之选」,有身份的入住者都很乐意和普通人画条三八线,为自己打上阶层与圈子的烙印。

3. 环境高级。

2017 年,第一家圣贝拉月子中心在杭州开张,坐标柏悦,一家五星级酒店。

从首店可以看出,圣贝拉走的是轻资产模式:" 高奢酒店 + 月子中心 " 直营。

啃下与五星酒店合作这块硬骨头,也是圣贝拉深受富婆喜爱的原因之一。

4.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服务周到。

向华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一开始就是在打造一个品牌集团的概念,想做护理界的 LVMH。"

于是,圣贝拉 1.0 版本就开创了「24 小时护士 1 对 1 照护模式」,为每对母婴配备 2 名护士代替月嫂,还有护理长、管家等人提供日常服务。

不过据说护士本身的工资在月嫂中并不高,招聘显示月入 8000 左右。

2.0 版本,进行环境迭代,仅合作「全球顶级酒店集团的 Top Level」,官网显示目前圣贝拉母婴护理中心入驻的酒店包括北京的半岛酒店、上海的苏宁宝丽嘉、外滩华尔道夫,广州的瑰丽酒店、文华东方等,还有独栋别墅系列新加坡嘉佩乐店。

3.0 版本,据其介绍,是做产品属性的赋能,渗透服务场景。

为提升客户体验,圣贝拉服务运营设了 9 大考评维度,包括 NPS 口碑推荐值、CSAT 客户馆内满意度、GRR 客户服务故障解决率等。所以在服务态度上都是超标准的,有入住者反馈," 在馆内能明显感受到那种讨好感 "。

在月子膳食方面,主打健康与营养,官网介绍:" 酒店五星主厨烹饪 "" 一日六餐,三餐三点,低油、低盐、无味素无化学调味品 ",且每日餐食的热量控制在 2300 — 2500 大卡之间。

艺术疗养是圣贝拉的特色,冰冰回忆说,她每天都能在酒店听音乐、看电影做精神疗愈,晚上有艺史赏析和夜读诗选环节,还有不定时的艺术活动,整个人都升华了,根本不会产后抑郁。

这样一个月住下来,钟文的体验是," 太舒服了,家里 3 万一个月请的月嫂根本没法比,除了溢价高没毛病。"

贵却不赚钱?

作为一家刚刚上市的中国最大高端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在公开招股阶段,一度获得超 193 倍认购。

圣贝拉一定很赚钱?其实不然。

开开招股书可以看到,圣贝拉的业务涵盖月子中心、家庭护理服务、食品三大业务线。

成立 7 年间,圣贝拉共开出近 80 家门店,版图涉及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洛杉矶地区。

门店扩张助推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具体为,2022 年至 2024 年,圣贝拉分别实现营收 4.7 亿元、5.6 亿元和 8 亿元。

月子中心为收入大头,2024 年收入为 6.78 亿元,占总营收的 85%。家庭护理服务和食品销售收入的占比则分别为 8.6% 和 6.4%。

但即使是在轻资产的运行方式下,圣贝拉仍旧未能实现盈利。

报告期内,圣贝拉 2022 年至 2024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4.1 亿元、-2.4 亿元和 -5.4 亿元,3 年累计亏损 12 亿元。经调整后在 2023 年扭亏为盈,分别为 -4462.8 万元、2077.2 万元和 4225.6 万元。

2024 年平均客单价高达 23.9 万,为何圣贝拉还不赚钱?

原因主要出在高昂的酒店租赁成本和人力成本上,也就是都被中间商赚了差价。

招股书显示,从 2022 年到 2024 年,圣贝拉租赁及相关成本分别为 1.23 亿元、1.26 亿元及 1.94 亿元。单租赁成本就占去了对应收入的四分之一。

人力成本是第二座大山。同期,圣贝拉的人力成本支出为 1.1 亿元、1.2 亿元及 1.7 亿元,与租赁成本大致相当,其中大量人员是依靠外包。租金 + 人力,蚕食了圣贝拉近半的营收。

而月子餐的成本约为 3850 万元、4234 万元、6411 万元,非自营,也是外包给第三方。

从场地、人力到餐饮,多项核心项目严重依赖外部,导致定位超高端的圣贝拉,2024 年月子中心业务的毛利率仅为 31.8%。

这也意味着圣贝拉模式的护城河不深,缺乏高壁垒,易被复制。圣贝拉能提供的服务或环境,其他品牌同样可以实现。

招股书中,圣贝拉在竞争者问题方面也承认这些风险。表示对手可能不断投资创新,在一些方面胜过圣贝拉。

此外,招股书还透露,2023 年,圣贝拉 2820 名首次产后护理服务客户中,约 36% 是由现有客户推荐或通过圣贝拉自有的线上渠道(网站和小程序)获取的。

无论是明星名媛同款,还是网红探店、社媒平台刷脸,打造奢华形象都需要巨额烧钱的营销。

为此,圣贝拉每年花费数千万元用于广告开支。

2022 年 -2024 年,圣贝拉的广告开支增长迅猛,分别为 3201.5 万元、5381.4 万元和 6117.8 万元,占销售及分销开支的 54.5%、66% 和 64.5%。且随着门店扩张,相关费用有攀升的趋势。

本原还注意到,圣贝拉的账面亏损很大一部分来自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这意味着,圣贝拉经历了较高估值的融资,股权融资结构复杂。

事实上圣贝拉确实吸引了不少明星资本押注,圣贝拉上市前已获得了 7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中国人寿、C Capital、高榕创投等,怕是这 7 轮融资堆积起虚胖的身躯,让圣贝拉陷入 " 越亏越值钱 " 的荒诞逻辑 "。

03

虚假繁荣

圣贝拉的困境这也暴露出了月子中心这门生意的隐忧:获客难、规模化难。

过去,月子中心确实接住了无数家庭 " 理想化育儿的焦虑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新生儿数量正处在下降趋势,从 2018 年的 1523 万下降到了 2024 年的 950 万人,下降 40.8%。

虽有生育刺激稳定政策,但参照日韩的趋势,圣贝拉重仓的东亚范围内人口难有提升。业内笑称,此时上市,有趁高光时刻卖个好价的嫌疑。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也表示 " 由于高端月子中心强调定制化,特色化,因此对于通过简单的兼并重组的扩张模式并不适用。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来运营高端月子中心的难度较大,因此兼并后如何整合原有企业是这个行业比较难的事情。"

生育是一锤子买卖,有「客单价高但低频」的消费属性,体验过一次的冰冰就明确说," 一胎选圣贝拉,二胎不会再去了,试试别家。"

为了讲好宏大的愿景,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圣贝拉的美好故事中多少掺了些 " 假 "。

圣贝拉曾在公开宣传中称,早期团队研发出了五百多页的培训教材,2017 年该教材取得了美国认证协会(ACI)的认证。还表示,"ACI 已得到 162 个 WTO 成员国政府、教育部门及大型公司的广泛认可,极具国际权威性 ",结果惨遭央视打脸。

2019 年央视报道称,ACI 在美国仅是一家普通培训公司,未得到权威机构的承认。

2021 年,圣贝拉在收购南京某月子中心后,宣称 " 收购南京巍阁茉贝 " 并 " 品牌升级 "。后来法院查明,实际收购的仅为资产,与品牌方巍阁公司无关,属于抬高自身、贬低竞争对手的 " 虚假宣传 "。

2022 年 4 月,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处罚文书显示:其宣传的 " 唯一与麻省理工合作月子研究 "" 国内第一家艺术疗养母婴护理中心 " 等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因虚假广告被罚款 1.05 万元。

圣贝拉还深陷与巍阁的 " 不正当竞争 " 中,因提到是对手 " 因经营不善被收购 ",被法院认定构成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商业信誉,判令其公开道歉并赔偿 50 万元。

除虚假宣传处罚外,2021 年 9 月和 2022 年 6 月,圣贝拉旗下北京贝康泽恩因从事 " 无证行医 " 而受到主管部门的两项行政处罚,分别罚款 3000 元及 15.01 万元。

多元化破局

国内护理行业鱼龙混杂,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有 6.0%,却分散且竞争惨烈,圣贝拉虽说拥有国内最大的高端月子中心网络,市场份额也仅占 1.2%。

号称 " 开启智慧月子生活 " 的茉莉智慧母婴护理中心,已和圣贝拉打起了擂台;爱帝宫近年来也开始推行类似的轻资产模式,来势汹汹。

圣贝拉的高端故事被资本放大推至上市,不仅要「去伪存真」,还要面临港股市场新一轮的考验。考虑到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如果没有了高速增长,恐将危险。喜之家、喜喜母婴等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后仍无法盈利,黯然退市就是前车之鉴。

圣贝拉所在公司贝恩坐拥旗舰超高端品牌圣贝拉、心理健康方向的艾屿 BellaIsla、面向年轻中产家庭的小贝拉三大品牌。

此外,作为产后修复服务的一部分,圣贝拉在 2021 年 10 月收购了有 20 多年历史的中国女性健康食品领军企业:广禾堂。2022 年 5 月,收购了功能性内衣产品品牌 S-bra,突破纯月子中心服务,从上游到下游,横跨整个家庭护理服务产业。

期间圣贝拉还并购了多家月子中心。不过,其中一家名为 " 悦阁 " 的月子中心在交易完成后,传出资金链断裂、老板 " 跑路 " 的消息,被证实是一笔踩雷的投资。

狂奔的圣贝拉,正在加速通过资本手段扩充护理服务的生态圈子。

多元化之余也要面对赤裸裸现实:

生育率逐年下降,中高产家庭的消费观越来越谨慎。

在成本与盈利,调性与规模间取舍,如何高端叙事讲给更多的高奢人群,它的路注定艰难。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