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表外表里,作者 | 严贝贝 陈梓洁,编辑 | 曹宾玲
停车买杯咖啡,离开不够 10 分钟,车标便不翼而飞,馨馨破防了。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被 " 怪盗团 " 光顾,九号电动车买回来没几天,尾标就被撬走,如今前标也没保住,只留下一个空洞洞的车头。
皮皮却习以为常,经常去接弟弟放学的她留意到,县中门口 80% 的九号是没标的。
买车做攻略时,也能刷到冤种车主们对 " 偷标贼 " 的控诉,九号车标已跟大学生的外卖、门口的雨伞一起,被列入 " 世界上最容易丢的三件东西 "。
魔幻的「偷车标运动」正席卷各地,而这背后折射的,是一股狂飙突进的新消费浪潮。
如果说,奥特曼卡牌掏空小孩哥的零花钱、泡泡玛特承包 20 多岁打工人的 " 情绪价值 "、老铺黄金卖着 30+ 中产的体面,那么十七八岁叛逆青年的 " 排场 ",就押在 " 九牛极 "(九号、小牛、极核)这些电摩新势力身上。
马路上疾驰的一辆辆电动两轮车,不止是代步工具,更是移动的 " 名利场 "。
一、新一代 " 鬼火 ",迷倒中学生
重新买标时,馨馨似乎找到了自己被洗劫的原因——在二手平台上,九号车标交易价格直追奔驰等豪车。
以前看到其他车主 " 问候 " 偷标的熊孩子,馨馨都当笑话看,但经此一事,她正视起来了:这不是一时兴起的恶作剧,而是一种超乎人们想象的 " 流行文化 "。
刘溪上高中的表弟自从买了九号,就好似加入了某个神秘组织——朋友圈隔三岔五发九宫格,每张都是心爱的小车车,晴天、雨夜、马路边、校门口随时随地,从上到下、由里到外全方位晒车。
秀就算了,还非要配上 " 放学的夕阳里,车灯连成一片星河 " 等非主流文案,她每次刷到都是一副 " 地铁老人看手机 " 的表情。
驾驶汽车在路上,油门踩到 80 码,还屡屡被骑着电摩的小年轻超车时,刘溪也能想象到,他们那一刻 " 飞一般的刺激 "。
但令人迷惑的是,她表弟并不是酷爱炸街、翘头的问题少年,念的本地数一数二的学校、成绩也不吊车尾,却仍然沉迷电摩无法自拔。
皮皮觉得,自己或许知道答案:" 骑‘九牛极’出去,同学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以往接弟弟放学,她骑的是老台铃,没觉得有什么异样。直到有一次,姐弟俩站在路边,一位头戴鸭舌帽、骑着黑色电摩的同学突然蹿出来,像一阵风刮过街角。
" 开这么猛,撞到人就知错。" 皮皮在心里嘀咕,转头一看,弟弟已经看呆在原地,忘了上车,嘴里叨叨着:" 那部电摩真帅啊!"
当时皮皮只觉得太浮夸,但架不住弟弟软磨硬泡,还是入手了一部九号。再去接送,她能明显感受到有目光追随自己,主动跟弟弟打招呼的人也肉眼可见地增多。
皮皮才意识到,在同学眼里,骑 " 九牛极 " 真的和骑雅迪、爱玛不一样:" 前者,是平平无奇的人;后者,是家里稍微有点钱的人。"
就像她读书时,穿耐克、阿迪的同学能惹来一片艳羡的目光,如今骑 3000 元起步、动辄上万的 " 小电驴宝马 ",也能活成同学间的潮流风向标。
此时的 " 九牛极 ",已经不是代步车,而是 " 排面 " 的代名词,也是补习班和题海里,为数不多可以打破常规的 " 叛逆 "。
不过,开修车店的家豪却强调,改装的风不是先从未成年群体刮起的," 九牛极 " 的流行也不是。
二、买车 6 千改装 6 万," 情绪消费 " 疾驰上路
2 万的车,花 15 万改装,值得吗?家豪无法回答,但他的客户会点头。
家豪的店开在 " 电鸡大市 " 广州,每月店里会接到上百台车,其中 60% 的需求是维修,剩下 40% 来改装。
改装的四五十台车里,九号最多,小牛其次。车主少辄花三四百,多则改三四万。据他估算,人均改装费能达到两千多——这几乎追上 " 九牛极 " 入门款的价格。
而与他类似的店,5 公里以内就有 6 家,虽然竞争激烈,但生意都不算差,庞大的改装(维修)市场,养活着他们这些商家。
作为看着 " 九牛极 " 火起来的人,家豪将成功的秘诀概括为 " 撞大运 "。
他在三年前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摩,但车子一开快就止不住地 " 飘 ",没 2 个月出现异响,越骑越不得劲。
了解后才知道,小电驴新势力为了合规和抢占市场,在用料上 " 降本 " 了。比如,此前新国标要求车子限重 60kg,厂商便把车架改轻、原装电池改小,留下了性能短板。
这倒逼着家豪开始钻研改装,而随着玩家不断加入,改装市场也蓬勃发展,门槛逐渐降低,吸引了大量非机车圈的用户入坑。
一开始,她买小牛 M2 接送小孩,结果小毛病不断,换成九号 C80 承重又不够,最后干脆买台改装空间大的 MzMIX。
" 这些品牌的车架接近摩托,可以保留原生系统,其它尽情 DIY。" 高洁说,也是在改装过程中,她跟一群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人玩到了一起。
去年冬天,高洁和几位车友,在接近零度的天气里,裹着 3 件羽绒服,从北京拉练 100 多公里到天津,疯得完全不像不惑之年的人。
" 真的太冷了,返程已经顶不住,靠货拉拉续命 "。高洁笑着说,虽然过程很狼狈,但提起这件事,还是充满快乐回忆。
为此,高洁组建了本地车友群,集结了形形色色的人,大家一起侃大山、约活动,忘却现实的烦恼。而她的装备,也在一次次玩车中不断升级:前后两次改装,花费六七万,但比起群里砸了 10 万 + 的大佬,她还显得逊色。
这种玩车的情绪价值,不仅横扫成人世界,对学生仔同样奏效。
家豪店里来了几个还在念书的 05 后:" 他们兜比脸干净,又想玩车,就来免费打工,蹭我的修车工具和场地。"
一开始,家豪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随他们折腾,后来被年轻人的野路子惊得跌掉了眼镜——锈迹斑斑、车架一碰就断的二手破车,他们照样敢买回来,改完骑两天腻了,转手卖出去赚一笔。
家豪不敢这样玩,甚至从来不做未成年生意," 这个事情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麻烦就来了。"
三、买不起小电驴的小孩哥,开始偷车标
近几年,被新势力吸引的年轻人逐年递增," 九牛极 " 成为年轻人的 " 第一台车 "。
不怪大众有偏见,一次工作日调休,希楷去附近的山区溜达,路上碰见一队火花带闪电的电摩 " 飞车党 "。无论有弯没弯,他们都半吊子挂车上,把大马路当成赛道,享受狂飙的肾上腺素。
吓坏了的他,后来再也不往年轻人扎堆的地方跑,只敢在郊区平地活动。
家豪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2023-2024 年,广州各大医院 60%-80% 创伤骨科患者,是因电动自行车超限等交通意外造成的。
" 现在九号 E300p 已经是交警重点关注的型号了,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说,不过这不影响客户们继续 " 作死 "。
一天晚上凌晨两点,正打算关门回家的家豪,看到一个老顾客冒着雨过来,车子损毁严重,前泥板、前围等部件完全变形。
顾客三两句交代了喝酒开车撞树上的经过,宣称 " 爬起来就开车直接过来了 ",让赶紧看看怎么修。家豪盯着浑身 " 挂彩 " 的对方,满头问号:" 都出车祸了,你不关心自己,要先抢救车?"
顾客这才苦笑道:" 车刚改完,马上被撞成破烂,怎么能不担心?" 原来,这位豪掷两三万改装的 " 大款 ",实际月入只有七八千,身家都压在了电摩上。
" 攀比心理真的害人不浅。" 家豪感叹,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极致性能,群里你一句 " 这个电池、避震不错 ",我一句 " 那个控制器更好 ",改装就卷了起来。
这位出车祸的顾客就是如此,而改得越多,出意外的概率也越大,他调侃自己的客人:" 没有故事,全是事故。"
逐渐扭曲的不止是大人,皮皮发现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更容易被带歪。
大清早,她的手机震动不停,弹窗消息显示,车子被撂倒了。扒着窗户往下一看,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对车动手动脚,她提上鞋便往外冲,生擒了 " 偷标贼 "。
" 他们对抠车标习以为常了。" 皮皮感到无语,小孩哥们没钱了,抠几个打牙祭;心情不好,挑贵的搞破坏," 买不起就毁掉 "。
这样玩下去,车标越丢越多还是小事,皮皮担心," 如果不加以制止,会助长‘小恶不算恶’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