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1分钟前

600 亿险资长钱将批,而减持套现 & 量化博弈加剧,流动性的“秤砣”谁来平衡?

导读:

一、长线资金

第三批 600 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即将批复,前三批资金规模合计达 2220 亿元。截至 2025 年 3 月,鸿鹄基金一期 500 亿资金已悉数落地。第二批共计 1120 亿元险资长投改革试点获得批复,投资范围为中证 A500 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 A+H 股。叠加最新一批,目前已有 1720 亿元险资 " 长钱 "。

5 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 10%。据中泰证券测算,在 50% 沪深 300 成分股配置假设下,考虑风险分散效应前静态释放的最低资本为 364 亿元。如果全部增配沪深 300,对应股市资金达 1349 亿元如果不增配股票,则改善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幅度约 1.4 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 A 股超过 2000 亿元。

当下,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公募热情较高,包括中东主权财富基金为代表的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等。除参股之外,也有外资资管巨头谋求独立的国内公募牌照,截至目前,共有 9 家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

二、短线交易资金

长线资金稳市操作,而 " 边打边撤 "ETF 却净流出,上市公司股东则在套现的渴望下频现大额减持,三股力量的交织使得市场短期波动率显著增大,场内量化资金的扰动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长期来看,长线资金会形成对市场的底部支撑,市场供需再平衡后,或将回归区间震荡格局。

7 月 7 日起,《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即将正式实施,将对量化交易形成系统性约束。程序化交易本身贡献了 A 股约 20%-30% 的成交量,新规可能导致成交量短期下降,但长期看合规程序化交易仍会提供基础流动性,市场波动有望得到抑制。

作者丨曹倩

全文共 5146 字,以下为详细解读: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