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 真探社,作者 | 阿泽
自去年 11 月底,360 刚刚推出纳米 AI 搜索的时候,AI 真探社就曾发过一篇文章跟进报道。当时国内的 AI 搜索赛道还是一片蓝海,除了百度作为 ALL IN AI 时代的代表以外,也就天工搜索和秘塔 AI 搜索还在这个赛道里面,所以我们当时和主流观点一样,认为 360 这个老牌搜索大厂的入局或能起到一个鲶鱼效应,甚至有再现曾经百度搜索对打 360 搜索的名场面的可能性。
半年光景,风云变化
时间真是一个强大的武器,时隔 6 个月再回头看,一个 DeepSeek 打破了曾经平静的大模型圈,当各大厂商积极投入资源跟进的过程中,AI 搜索市场的格局也已经有了一些不同的变化:
首先是半路杀出来的夸克,靠着阿里系 AI 搜索独苗的光环,疯狂迭代更新技术,和小而美与全程无广的优秀体验,在不经意间狂揽新粉,长期霸榜各大软件商店工具榜前列,和中文在线搜索巨头百度来了个硬刚,甚至在 iOS 上的 Apple Store 工具榜彻底把百度挤了下去:
面临夸克的挑战,百度自然是要接招的。虽然很显然,百度能够在 AI 搜索赛道取得领先身位,靠的还是多年龙头地位形成的首位效应。根据百度官方数据,百度 APP 在去年的 DAU 大致维持在 2.4 亿左右,而年初爆火的 DeepSeek 峰值才 4000 万,因此很难说百度 AI 搜索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是纯凭百度自身发力 AI 取得的。更多的还是很多老互联网人已经默认的把百度当做了自己的搜索首选。但是百度在近期,前后脚紧跟夸克推出了深度搜索功能,也可以视作对夸克的回应。
夸克这边的日活现在已经来到了 3400 万,而中文互联网在线搜索上一次出现这么激烈的互搏场面,还是 10 年前 360 搜索盛世的时候。显然,360 的纳米 AI 搜索没能重现 10 年前与百度对战的盛况,反倒是夸克挑起了新一轮战火。而如今 360 入场 AI 搜索赛道,从体量到声量都比百度与夸克小了很多个量级,只有 2 月份靠抽新能源汽车才真正出圈了一波,再后面其官宣接入 DeepSeek 后,峰值才有几百万日活。
后续纳米 AI 搜索专注于与 DeepSeek 的磨合与知识库打造,并且凭借其单应用内可以直接调用各家大模型,与 MCP 服务,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死忠粉,但是离百度和夸克的身位却越来越大了。
当然,如果说 360 的纳米 AI 搜索还能有死忠粉在支持,那相比之下,秘塔 AI 搜索和天工 AI 就属于是大厂混战之下最容易受伤小透明了。特别是秘塔 AI 搜索,由于功能比较单一比较纯粹,在多个 AI 产品榜上都只能勉强苟活在二十六七名的位置,差点被除名。而这样的情况想必在过后的一两个月内会越来越严重,因为腾讯带着它的 QQ 浏览器又来了。
一直 " 猥琐发育 " 的腾讯终于在 5 月 19 号,正式发布了自家搜索旗舰客户端—— QQ 浏览器的全新升级版本,正式宣告加入 AI 搜索大战:
这次升级后的 QQ 浏览器可谓是把夸克当做竞品这事摆在了明面上,两者甚至连品牌色都差不多。至此,AI 搜索赛道又双叒叕的再一次进入了 BAT 时代,于此,秘塔 AI 搜索们后面的日子只会更难过。新赛道往往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多的。短短半年,不论从产品力、产品知名度与实打实的数据来说,各家的身位都有了明显的差距。
技术壁垒隔不开 BAT 护城河,却隔开了其他玩家
浏览器作为现成的 Agent 应用,只需要加上一些 AI 应用,升级搜索引擎为 AI 搜索引擎,便可轻松入局 AI 搜索赛道并参与 2025 这个 Agent 元年,是现在 BAT 都已经认识到的事。
于是乎有了百度 APP 从广告大户爆改为 AI 搜索 + 资讯一体式客户端,QQ 浏览器从免费小说启动器爆改为 AI Agent 交互机器人与 AI 办公工具大全集。夸克之所以能够在搜索赛道 AI 化升级这个契机实现弯道超车,取决于其背靠阿里通义带来的强劲能力,通过接入通义大模型打造 AI 搜索,特别是深度搜索与多模态能力,强化了其一站式属性,让本就轻巧便捷的夸克,变得更加的轻量。
可以感知的是,三家产品对于将传统浏览器改造为 AI 搜索 Agent 应用有不同的想法。但其实仔细一看却都是大差不差。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是在 AI 大模型本身上,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与腾讯的混元并没有做出本质上的差异化,于是乎在此基础上搭建的产品也很难有什么区别。因此准确的说,对于 BAT 三家内部来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无非就是走的路线不太一样。
相反再看其他厂商,由于核心大模型能力的缺失,现在已经明显跟不上 BAT 的步伐了,例如天工 AI 已经打算重新整合升级为全新天工以应对大厂混战带来的冲击:
因此现在的情况更多的还是 BAT 在一个梯队,其他的在另一个维度。当然之所以是大厂混战,还是因为出现了伤亡和小插曲。上月初,援引雷锋网的独家报道,原百度搜索首席架构师辜斯缪(职级 T11)已加入京东,内部花名为顾烨平。消息人士项立透露,辜加入后,或担任 AI 应用与创新部负责人,向京东零售技术负责人胡喜(Felix)汇报。
而 QQ 游览器的焕新升级由于与夸克定位十分重叠,也引起了行业内一些人的不看好或者 " 鄙夷 "。特别是作为后来者的 QQ 游览器核心功能 Qbot 被不少人视为 Agent 化的夸克 AI 超级框,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AI 搜索市场变得如此的拥挤,想要独善其身,或许还得是要搭建技术壁垒。不然免不了被横向对比,谁抄谁的这个不好说结论,但这件事本身一定会被反复说。
单项冠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比全能冠军更有未来
在线搜索,在过去主要依靠网络爬虫功能捕捉大量网页信息,再对用户关键词进行删选整理,而给出相关跳转链接,用户需要一个一个点开看,这种只是轻微筛选的内容,和早期门户网其实没有太大区别。而大模型技术的出现,省去了长期对计算机进行素材标注的过程,只需要简单的预训练便可以让模型自动执行程序。
本质上来说,在线搜索好像从诞生初期开始,就一直是全盘检索,哪怕是到了 AI 大模型时代。去年 11 月,知乎推出了旗下 AI 搜索应用——知乎直答,主打接入文献库,提供专业文献参考与知乎大量各行业从业者的独家回答,试图以内容质量获得成功:
知乎周源在接受凤凰网科技的专访时,曾坦言不会去大搞基座模型,更想要去堆预训练的语义理解,同时想把内容做好:
当然,搞专业学术在中文世界里,全网还没有能搞得过知网的。于是乎,知网也迎来了自己的 AI 搜索:
在另一边虽然纳米 AI 搜索这个应用本身不温不火,但凭借 360 这家中国第一互联网安全公司的技术实力,基座模型 360 智脑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政企的认可。并趁热打铁强化了 360AI 搜索业务的安全属性,搜索结果内置风险提示功能,日均拦截钓鱼网站超 12 万次,同步推出的 " 时光机 " 功能,能基于网页存档技术实现信息变迁可视化追踪。于此,360 的 AI 搜索业务对政企市场的渗透开始加速,目前已中标了多地网信办网络内容治理项目。
而秘塔 AI 搜索则转向 ToB 赛道,试图打造法律、金融垂直搜索引擎,全新的合同审查功能可以识别 132 种风险条款。推出 "AI 侦探 " 模式,通过溯源技术实现网络信息可信度验证,虚假信息识别准确率达 91%。现在的秘塔 AI 搜索,通过采用 API 调用收费模式,企业客户 ARPU 值突破 3.8 万元 / 年。
面对大厂在通用 AI 搜索市场的厮杀,可以看见更多的厂商选择了自己的路线,即使没有像 BAT 般那么强大的通用基座大模型,但是也能通过自己的专项模型打造更高的行业壁垒。对于这些厂商来说,或许跨不过 BAT 的护城河反而是好事,视角拉远,做单向冠军不比抢全能前三差。
未来不能只靠最朴实无华的商战
2 月份 DeepSeek 爆火的时候。百度智能云沈抖曾公开表示字节豆包的训练陈本很贵,会被其他厂商的低价产品冲击,随后谭待简单回应说豆包的训练成本低于 DeepSeek,并且也没有打价格战。这一来一回简直就是最原始的商战——口水仗。
同样在 2 月,百度把 slogan 改回了 "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这个经典语录欲以此强化 AI 搜索时代的效率性,与品牌重塑以此博得大众认可。QQ 游览器这边由于与夸克的定位与风格高度相似,这两天已经被横向对比了许多次。而不出圈,是现在纳米 AI 搜索现在最大的问题,周鸿祎多次亲自为其带货都没能炒起来,或许 " 红 " 真的是个玄学。
现在的 AI 搜索赛道已经来到了多家混战的时候,或许这个时候已经没办法再说 "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 这句话了。在没有明显技术壁垒之前,是花钱营销?还是专精某个单独赛道?亦或者打造生态捆绑?2025 被业内称之为 Agent,现在已经有了各类通用智能体,也诞生了一些自称超级智能体的应用。未来,如何稳定自身市场份额或许是各家需要着重思考的,但一定不能原地观望,要有实际行动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