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周报 16小时前

超 10 万人预约!售价 23999 元的鸿蒙折叠电脑,华为想卖给谁?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鸿蒙折叠电脑,终于现出真身。

5 月 19 日下午,华为在成都召开 nova 14 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连发两款鸿蒙电脑,补齐华为在电脑操作系统上的生态缺口。至此,鸿蒙全面覆盖了手机、电脑、手表、大屏、平板、座舱等全场景终端设备。

这两款产品中,既有传统笔记本电脑样式的华为 MateBook Pro,也有华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 MateBook Fold。在形态上与市售产品做出明显差异的后者,受到更多的关注。

作为华为史上最大折叠屏,华为 MateBook Fold 采用轻薄折叠设计,展开为 18 英寸大屏,薄至 7.3mm,折叠后为 13 英寸小屏,副屏可以作为电子键盘使用。其重量仅 1.16kg,比 MacBook Air 的 1.24kg 更轻,方便携带。" 我们终于解决了电脑便携性和大屏不能兼容的烦恼。"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但解决这一烦恼的代价并不便宜——屏幕、铰链都推高了成本,也拉升了售价。华为 MateBook Fold 标配 32GB+1TB 版本售价为 23999 元,高配 32GB+2TB 版本售价更是高达 26999 元。与之相比,常规款 MateBook Pro 售价仅需 7999 元起。

与此同时,鸿蒙仍是一个相对 " 稚嫩 " 的操作系统。

据余承东透露,目前已有 1000 多个鸿蒙融合应用完成在 PC 端的适配,其中包括 150 多个专属电脑端的应用,例如 WPS、飞书、钉钉、东方财富,以及万兴科技(300624.SZ)旗下的剪辑软件喵影等。而在 5 月 8 日举办的鸿蒙电脑技术沟通会上,融合应用的数量还只有 300 多款。

" 十几天时间,上架融合应用的数量翻了两倍多,适配进度非常快。" 余承东感慨道。据其预计,到年底这个数字将超过 2000 个,腾讯会议和企业微信等应用都在适配中。

但相较微软数以百万计的软件支持,这一数字显得有些单薄。特别是在 Adobe 全家桶这类 PC 专业软件生态匮乏的情况下,鸿蒙电脑仍只能算得上是够用,而非好用。

在此状况下,华为究竟想把这台售价超过两万元的折叠电脑卖给什么用户群体,以及如何借由这两款电脑,从 Windows 和 Mac OS 的全面围剿中撕开裂口,成为市场接下来关注的问题。

复刻手机高端化路线?

尽管华为 MateBook Fold 起售价高达 23999 元,不少声音仍认为这一价格 " 还能接受 ",甚至有点 " 低于预期 "。

华为浙江地区经销商徐强(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两万多的价格和预期比差不多,甚至还要稍为低点。而按照他原本的预期,MateBook Fold 的高配版本(即 32GB+2TB)价格会在 31000 元左右。

反映在市场上,是 MateBook Fold 极高的预售热度。

5 月 19 日晚 18 点 08 分,MateBook Fold 和 MateBook Pro 同时开启预售,截至 5 月 20 日下午两点,预售开启 20 个小时后,华为商城中 MateBook Fold 的预约人数已经超过 6.2 万人;而在华为京东自营旗舰店,预约人数也已经超过 5.2 万人。

图片来源:华为商场小程序截图

仅在这两个渠道上,MateBook Fold 的预约人数就已超过 10 万人。预售无需提前交付定金,或许难以反映最终的销售情况,但对于这样一款售价超过两万元的 PC 产品来说,无疑已是一场成功。

在 Omdia 电子消费研究首席分析师李泽刚来看,MateBook Fold 定价不止反映硬件成本,还涵盖了品牌溢价、创新属性和消费者情绪价值。本质上,是华为通过高端设计和品牌定位,试图在 PC 市场上树立起高端形象。

类似的策略,华为曾多次在手机高端化的过程中采用。从 2014 年推出的爆款旗舰机型 Mate7 开始,华为就在不断加码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再将这些新技术放到自身旗舰机型之中,以此逐步树立起高端化的品牌形象。

比如去年 9 月,华为就曾推出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 Mate XT。其中 256GB 版本售价 19999 元,512GB 版本售价 21999 元,1TB 版本售价 23999 元。极高的定价没能阻挡消费者的热情,开售前该机型预约人数超过 600 万人,发售后也一度被炒上 4 万元的 " 天价 "。

但在热潮背后,Mate XT 的出货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发售后,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根据供应链调查预估,Mate XT 的 2024 年出货量由原本的 50 万部上升至 100 万部。与之相比,Canalys 数据显示,华为 2024 年整体出货量超 4600 万部。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战略性产品。华为可能并不指望这些高端产品在销量或硬件毛利上创造多少直接收益,但它所带来的隐形附加价值,如品牌形象提升和市场定位优化,才是更重要的。" 李泽刚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To B 信创基本盘

基于这样的预期,李泽刚认为在 C 端消费市场上,鸿蒙电脑短期内的出货量不会太大,第一批用户以极客和尝鲜者为主。而出于实用性的考量,主流用户仍会倾向更为成熟、稳妥的 Windows 生态。与之相比,企业或政府采购的 ToB 市场,才是鸿蒙电脑的主战场。

类似的观点不在少数。Counterpoint 资深分析师李京运同样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鸿蒙最大的优势便是中国广大的国内需求以及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在政府、国企及教育领域。华为在硬体方面的品牌形象,也有助于在这样的环境下推广鸿蒙 OS 以及华为 PC。

这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市场,据赛迪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预测,2023 年信创 PC 整机出货量达 480 万台,2026 年将达 950 万台。

而强调全栈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在这个市场也有不小的优势。过去,银河麒麟、统信 UOS 等国产自研系统在政务、金融、能源等一些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但这些系统普遍是在开源 Linux 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在安全、应用生态、交互 UI 设计体验上相对薄弱。相比之下,从底层重构代码逻辑的鸿蒙,各方面的体现都要更为顺滑。

在此基础上,华为自然将信创市场视为鸿蒙电脑的重要突破口,并为此做出充足准备。

此前召开的技术沟通会上,华为用了不小的篇幅来描述鸿蒙电脑的安全特性:如鸿蒙电脑默认实施硬件级一文一密保护,并且要求应用开发者进行实名认证、应用上架经过安全审核、应用运行之前进行签名认证等。

而在 5 月 19 日的发布会上,华为进一步发布首款鸿蒙商用笔记本电脑华为擎云 HM940。该产品更注重安全性等行业定制化需求,搭配了企业级安全能力解决方案。如在企业高频应用的会议等场景,HM940 内置了系统及搜答、会中语音实时转录与摘要、稳定助手等特别功能。

此外,余承东还同步宣布,为激励政企用户共建鸿蒙产业与生态发展,华为将与行业先锋客户开展 " 擎云星河计划 ",围绕企业管理,企业安全和组织生产力三大方向,携手开展鸿蒙的联合创新和应用。

生态建设持久战

抓住信创市场基本盘只是第一步,要想将市场真正推至更广泛的消费级用户,市场普遍认为鸿蒙电脑的生态短板必须补上。

随着上千个鸿蒙融合应用完成在 PC 端的适配,得益于此,鸿蒙电脑如今已覆盖通用办公、设计创作、实用工具、金融理财、影音娱乐、教育学习、游戏等用户核心使用场景。

然而在一些关键的生产力软件上,鸿蒙电脑仍旧存在明显缺口。

从目前情况来看,华为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对此进行补足。一方面,为降低适配难度,华为方面此前透露,鸿蒙电脑采取和手机、平板平台一样的 ARM 架构,因此其操作系统能无缝兼容手机和平板应用,开发者一次开发就能实现三端部署。如 WPS 这样的应用,就可以轻松从此前的手机和平板平台迁移到鸿蒙电脑。

另一方面,华为允许通过虚拟机运行 Windows 11,以此实现对部分专业软件的兼容。只不过,在使用虚拟机运行部分大型软件时,电脑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鸿蒙电脑的原生软件也在缓慢建设当中。如万兴科技旗下视频剪辑软件万兴喵影,就针对 MateBook Fold 独特的双屏形态开发了双屏全触控智能剪辑的深度功能,用户只需要通过捏合缩放、滑动拖拽等操作,就能完成视频剪辑。

只不过,要想实现这样的深度适配,其难度和成本都有显著提升。据万兴科技助理总裁兼事业部总经理朱佳敏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为了从 " 兼容适配 " 迈向 " 能力共创共建 ",万兴科技此次携手鸿蒙组建了专项攻坚团队,进行了百人大会战,历经六个多月才最终实现产品交付。

在 Omdia 分析师徐颖看来,不同于手机应用生态,电脑的应用生态涉及到众多的商用生产力软件。如何拉动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基于鸿蒙系统的软件生态,并达到一定规模,仍是华为需要攻克的首要难题。

这是一条注定艰难的道路。Windows 和 MacOS 用数十年时间建立的坚固壁垒,绝非华为一朝一夕可以突破。有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预估,至少需要 5 到 10 年时间、数百亿级资金的持续投入,国产软件生态的巨大差距才可以逐渐被拉平。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为吸引更多开发者一同加入,发布会上,余承东振臂高呼,鸿蒙电脑才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成长。" 我们坚信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鸿蒙必将成为改变世界的蓬勃力量。你们的每一行代码,都在改写中国电脑产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