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12缸汽车网 13小时前

一汽 - 大众何须被粉饰,陈彬无需被吹捧

即便距离陈彬接棒一汽 - 大众总经理一职,已经过去了 4 个月,网络仍铺天盖冒出印证其实力的文章,生怕一不小心," 佐证 " 一夜之间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新能源强力压制的背景下,声量真是太重要。

却不知的是:对于一汽 - 大众来说,何须被粉饰,对于陈彬而言,也无需被吹捧。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 年全年,一汽 - 大众累计批发量 160.09 万辆,同比下滑 13.5%,累计零售量 160.86 万辆,同比下滑 12.9%。这一年,一汽 - 大众给自己的目标是 190 万辆至 200 万辆,结局可见,相去甚远。

2024 年 12 月底,陈彬正式接手一汽 - 大众,在铺天盖地的对这位高管的评价的文章中,圈内外人只看到了两个字:实力。

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一汽 - 大众批发量 13.02 万辆,同比下滑 18.1%,零售量 13.72 万辆,同比下滑 15.4%,颓势未减反增;2 月,批发量 9.62 万辆,同比增长 14.4%,零售量 9.81 万辆,同比增长 5.9%,迎来曙光;3 月,批发量 15.44 万辆,同比下滑 1.7%,零售量 12.96 万辆,同比下滑 7.8%,没能稳住。

今年第一季度,一汽 - 大众累计批发量 38.08 万辆,同比下滑 4.8%,累计零售量 36.48 万辆,同比下滑 7.7%。

" 旧领导雪藏业绩,新领导公开业绩 " 的情况,继续在国、央企中表现稳定,大致的逻辑便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各种举措振奋人心,打鸡血式搞起来的数据,展示一下,更能稳住军心。

然而,数据,并也不是那么好。外界对一汽 - 大众今年一季度的总结是 " 继续坐稳合资品牌销量第一位置 ",殊不知的是,油车被电车逼得崩盘,合资品牌纷纷下行的情况下,这份荣誉的含金量,已经不是那么高。

2020 年 9 月,陈彬出任神龙汽车总经理,2023 年初 "12 万的雪铁龙 C6" 的爆火,也没法带动全年销量的提升,交出 " 下滑幅度 35.81%" 成绩单,这个位置不再适合这位年轻老总,几个月后,陈彬被调离," 救火队长 " 的角色,换个地方再次上演。

对于陈彬在神龙的表现,外界的评价是 " 稳住了有序经营,重回正常的轨道 ",但让经销商能够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无非要在 " 价格 "、" 返利 " 等与利益绝对挂钩的字眼上做文章。

今年以来,一汽 - 大众官号就多次提及 " 一口价 ",如迈腾一口价 14.98 万元,探岳 L 一口价 17.69 万元,速腾一口价 9.98 万元,宝来一口价 6.98 万元,且没有漏掉新能源车型,ID.4 CROZZ 一口价 13.99 万元,ID.6 CROZZ 一口价 19.59 万元 ......

一口价,没有更高,只有更低,逻辑无非就是 " 卖不掉了,就继续再降价 "。没有卖不掉的商品,一口价政策驱动下,新车更好卖了,而在积极的返利政策下,经销商不再消极摆烂了。

故而有,一季度累计批发量同比下滑 4.8%,累计零售量同比下滑 7.7% ——没有自砍利润的前提下,跌幅必定来得更为惊人。

纵观中国汽车史," 救火队长 " 的名号,基本被用烂,而几乎无一例外的是,这个名号,又钟情于出现在国、央企人事变动之中。没有让人想到的是,国、央企的自主品牌需要救火,而今轮到合资品牌需要救火,相较于销量能够出现短暂性的提升,一汽 - 大众还在下滑,使上了有集团兜底的杀手锏,陈彬没有扼制火势的蔓延。

局面,难言乐观。

如同 " 救火队长 "," 力挽狂澜 " 之类的用词,也愈加泛滥,而真正地可实现力挽狂澜的时间节点,需要等到 2026 年。

据规划,自明年起,一汽 - 大众合资公司下辖的大众以及捷达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投放至少 11 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产品:6 款纯电动车型、2 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 款增程式车型及 1 款燃油车型。

" 电比油多 " 的局面,才能撑起规划的脸面,而根据这样的规划,也能侧面反映出一个事实:2025 年,一汽 - 大众还是得继续依靠燃油车。

事实上,一汽 - 大众大力推行一口价政策,ID.4 CROZZ 难以保持 2000 辆的月销,一款紧凑型纯电 SUV,市场已经把价格拉到 10 万级,仍在 15 万级高位的 ID.4 CROZZ,全身都是硬伤;至于 ID.6 CROZZ、ID.7 VIZZION,几乎处于 " 半退隐 " 的状态。

对比来看,也是在今年,包括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的日系合资品牌,都陆续施展大招,旗下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多数在短时间内订单破万,能否真正崛起仍是另说,一汽 - 大众的绝招需再憋一年,结果更是难料。

对于 2025 年的目标,一汽 - 大众没有明确,但也有表示 " 不低于 2024 年 ",而现有的数据还支撑不起这般的自信。这场最大合资品牌反击战,本质是将价格战白热化的程度拉至更高,相比过去,陈彬面临的难题无疑是无法估量,逆风局变数太多,所有的粉饰与吹捧都不必来得太早。

一切都需:待到山花烂漫时。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