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车讯互联 1小时前

宝马 X1 M35Li 试驾感受:还是小钢炮更过瘾

车讯网 报道】从账面看,宝马 X1 M35Li 最大功率 221 千瓦,最大扭矩 400 牛米,而宝马 X1 分别是 150 千瓦和 300 牛米。亲自在各种路况下跑几圈,就会发现,它的功夫不止马力,而是个货真价实的 " 小钢炮 ",尤其在山区疾驰,非常过瘾。

两年前,我跑到慕尼黑,去看宝马博物馆。在当时的游记里,我曾写到,宝马从飞机转型到汽车后不久,就确立了品牌调性——运动。

在宝马各个车系里,能把运动彰显到相当高度的,M 系是一个,而且位居主要位置。它的标识也很醒目,白蓝红三色加一个大写的 M。

首先,看看动力与底盘。

发动机型号是 B48A20H,直列四缸,排量 2.0T,最大功率 221 千瓦,最大扭矩 400 牛米,接下来还有个更重要的数据:比功率高达 0.099 千瓦 / 千克。

一般的车,比功率在 0.05-0.07 之间,能到 0.08 的,往往就是动力很充沛了。只有货真价实的跑车,比功率才会提高一个数量级,在 0.1 以上。由此可见,这辆 M 系的 X1,动力的账面数字很牛。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 7 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百公里加速 5.6 秒,最高时速 250 公里。

发动机横置,路况好时,以前驱为主,唯有需要,才接通后桥,也就是说它的四驱结构,是靠多片离合器形成的适时四驱。

底盘方面,接近角 18 度,离去角 22 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后悬架多连杆式,悬架软硬可调。

接下来,聊聊驾驶感受。

最为深刻的感受,是加速相当凌厉,一脚油门踩下去,速度的提升似乎比厂家测试的百公里加速 5.6 秒更快一些。所以,我用 " 凌厉 " 而不是 " 迅捷 " 来形容它的提速。

刚才说到,它的比功率高达 0.099 千瓦 / 千克,动力充沛四个字用在它身上,已经不够,简直是富裕了。

第二个感受,是底盘表现非常沉稳,尤其高速行驶时,一点儿 " 漂浮 " 的痕迹都找不到。试驾中,我特意选择了山区,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以比较高的车速过弯,悬架支撑很给力,开起来很过瘾。

正因为它的悬架以运动为主,车身整体表现偏硬,与 X1 相比,后座的舒适度,主观感受有所下降。当然,我指的是在激烈驾驶状态下。如果按照日常城市通勤的路况驾驶,上述感受并不明显,毕竟,它的减振器阻尼是可调的。

第三个感受,是方向相当精准,转向比的设定很合理,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打轮,都能立即获得想要的方向,回馈明确,路感清晰,力度大小适中,此外,方向盘握感也很出色。

第四个感受,是车内噪音比较低。对此,我简单测了一下,在静止状态下,发动机自动停机时车内 31.5 分贝,发动机启动后 40.3 分贝。行驶状态下,时速 80 公里 63 分贝,时速 100 公里 65 分贝,时速 120 公里 67 分贝。

至于驾驶模式,分为三种:经济、运动和自定义。

日常驾驶,经济模式足矣,事实上,即使经济模式,如果需要,一脚油门踩下去,提速依旧很快,超车轻而易举。

我比较喜欢自定义,将油门、方向、悬架等,根据自己的喜好,单独设定。当然,选择运动模式比较简单,一键搞定,无需琢磨。

如果运动模式还不能满足,同时您的驾驶技术挺棒的话,在盘山公路上疾驰,不妨使用方向盘下面的换挡拨片,由自己掌控挡位,可以把发动机转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能以最快速度出弯。

左手处的换挡拨片,同时也是 BOOST 的启动键,它是宝马特有的加力模式,能在短时间——约 10 秒左右——额外提高功率,享受刺激。那感觉,就好像屁股上插了一火箭,点火助推。

仪表盘右侧的柱状图,是功率的显示,您看,在时速 120 公里的时候,功率只用了 12% 或 13%,距离它的顶峰 221 千瓦,还远着呢。我注意看了一下,弯道中大脚给油,通常也只升到 50% 左右。

再跟您聊聊它的驾驶辅助。

在驾驶辅助方面,它的功能主要包括车道保持、交通标识识别、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制动、开门预警、前方碰撞预警、后方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

也就是说,在它的标配项目里,并不包括 L2 级驾驶辅助,如果有需求,可选装,售价 1.88 万元。

对此,我的看法是,既然选择 M 系,不光是经济实力超过许多人,同时伴随着对驾驶乐趣的追求,这个人群往往具备不错的驾驶技术,过度的驾驶辅助,并不是他们最为主要的需求。能有各种预警和主动制动,就已经足够应付万一了。比如,万一不留意走了一下神,系统立即提示或帮您踩下刹车。

日后,如果更高级别的驾驶辅助技术成熟,并具备相应的法律支持,喜欢驾驶的人,说不定还会选择自己驾驶,而不是完全把驾驶权交给机器。

话虽如此,该车在驾驶辅助方面的内容,也基本齐备。我试驾的这辆,配备了宝马的驾驶辅助 Pro 套装,按一下方向盘上的按键,即进入自适应巡航。

此时,车速和跟车距离,根据路况,由系统掌控。如果前后左右任何一个方向,出现危险征兆,系统会立即通过红灯闪烁和报警声响,进行提示。

另一个较为全面的驾驶辅助,是自动泊车辅助,主要内容是自动泊车和寻迹倒车。

在停车场里,我故意左转一下、右转一下,最后还从俩车之间钻了一下。停车后,开启寻迹倒车,它顺畅地按照刚才的轨迹,自动倒车退回,速度不算慢,弄得我都有点儿小紧张。

自动泊车方面,无论侧方停车,还是垂直停车,它都能实现,且能选择泊入方式——车头泊入,还是车尾泊入。

使用自动泊车时,如果较为宽敞,一把轮就能倒进去,耗时 20 秒;如果周边较为狭窄,需要两把轮、也就是增加一次上下的话,时间延长至 39 秒。

尽管这种车的主人,基本不会关注油耗,但作为一项指标,还是得提一下。

这次试驾共行驶 503 公里,仪表显示百公里油耗 8.7 升,根据试驾结束后加油计算,百公里油耗 8.9 升。当然,靠加油机跳枪得出的数字,本身就有误差。

不过,无论 8.7 升还是 8.9 升,都是个比较好的成绩,因为这次试驾基本以激烈驾驶为主,动辄地板油,能有这样的油耗,我觉得挺不错了。

最后,说几个留给我良好印象的细节。

1,车机。

中控屏横置,位置较高,驾驶过程中,用余光即可看到导航。我认为,这种设计比竖屏更符合安全的原则。毕竟,汽车无论如何发展,安全都应该是底线,为了创新而降低安全的权重,不可取。

车机内置的,是宝马的 iDrive,这套系统的第一代,是在 24 年前出现的——您没看错,是 24 年前,比苹果手机早 6 年。您如果有些怀疑,回顾一下智能手机的历史就知道了,首次诞生于 1993 年,当时咱们还在用传呼机呢。

当然,今天的人机交互,与第一代的 iDrive,完全没有可比性,这套系统经过多次换代,功能紧跟潮流,时下许多主流的应用程序,它都能支持。

2,音响。

原车装备的是哈曼卡顿音响,这个品牌诞生在美国,早在 70 年前就推出立体声接收器,不仅宝马,奔驰和路虎等,同样采用它的音响系统。该车音响由 12 个喇叭组成,听音效果很好。

3,操作。

驾驶过程中的操作,全部是实体键,几乎用不着低头看,伸一下手,1 秒钟不到,就能把问题解决。而且,各个操作键的手感都很棒,触感清晰,回馈明确。

4,座椅。

凡是以操控为主题的车,几乎都会采用运动座椅,这种座椅不光是头枕造型与普通座椅不同,同时能提供更合适的角度以及摩擦力。

有趣的是,椅背左右两侧位置电动可调,或宽或窄,可以根据胖瘦,调整到最佳位置,从而获得最好的包裹感。而这种包裹感,对于激烈驾驶来说,不可忽视。

儿童座椅的接口,设计的很合理,掀开小盖,就能很轻松地把儿童座椅装上,全过程最多几秒钟而已。

我之所以要谈这个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细节,是因为,最近一两年,我遇到好几款车,儿童座椅接口的位置太靠里,有时甚至需要两个人协同,一个压、一个推,费力不说,还不一定装得上。

最后的总结:操控是核心。

宝马 X1 M35Li 的核心价值在于操控,您只要亲自驾车跑几圈,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跑几圈的话,就会发现,它是个货真价实的 " 小钢炮 ",不仅动力充沛,包括方向在内的整个底盘系统,都在运动方面表现出色,由此带来的风驰电掣,会让每一位驾驶爱好者,感到非常过瘾。

当然,那些连高速公路的限速最低值,都开不到的人,肯定不适合买 M 系。

更多内容:宝马 X1 M35L 车型配置盘点。点击下图可直接进入、阅读。

宝马 X1 是个挺不错的车。一是具备宝马汽车特有的质感,二是身材相对娇小,适合女性或市区,三是价格比较亲民,即使家底不厚,也有机会享受一把豪华车的氛围。不过,宝马毕竟是货真价实的豪华品牌,且始终以良好操控著称,所以,即使 X1,也有高端车型,那就是宝马 M 系当中的 X1,本文将其车型配置,进行一番盘点,供您选车参考。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