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贺晴
" 造车,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 我们的理念一直都是投入很大,我们的胆子很小。我们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银,投入了大量的最高级别工程师团队,新技术开发很积极,但是上车我们小心再小心,反复试验、反复验证,所以奇瑞汽车总是‘起个大早,赶了晚集’,确保我们的新技术在上车的时候不要带来新的风险。" 在 5 月 13 日的奇瑞汽车安全之夜活动上,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回应了外界有关于奇瑞 " 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 的观点。
无独有偶,在前段时间的一场访谈中,尹同跃表示,奇瑞做一个平台一般要用 6 年时间," 在国内好多企业,成立也不到 6 年时间,它就能出来好多车,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不太理解的 "。
当前,汽车行业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电池爆燃的风险、软件的 BUG、算法不成熟和激进使用等,使汽车安全面对着更加复杂的挑战。
尹同跃在发布会现场表示。" 安全必须与时俱进,奇瑞通过安全的设计、安全的冗余、安全的测试、安全的关怀让用户有更多的安全选择。"
据悉,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上,奇瑞电池管理系统使用 10 重安全设计,全维度测试 5000 条以上。" 最近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新国标,要求不起火、不爆炸。我觉得做得很及时,奇瑞的企业安全标准要比国标严苛得多,也全得多。" 尹同跃称。
在智能安全上,奇瑞依托猎鹰辅助驾驶大模型、亿万级全球数字场景与全维度软件质量保障的综合加持,可做到智能检测、感知、识别与控制。
在尹同跃看来,奇瑞的安全是设计出来的。" 我们从创新的源头开始,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开发最新的安全技术,设计完善开发流程。我们在 IPD 开发流程中设计了各节点‘安全门’,不让任何一个安全问题带条件通过。"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还面临着全球化的安全新课题。中国已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越来越多的中国车走出国门。面对千差万别的海外环境、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对车企的安全也提出了更多要求。这意味着,在产品 " 走出去 " 之前,必须提前做好法规开发、产品竞争力开发、适应性开发和差异性开发的 " 四个开发 "。
尹同跃介绍,奇瑞的产品出口全球将近 120 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各种气候、地理环境。" 我们与全球所有的试验场都有深度合作,高热、极寒、多雨、荒漠……各种复杂路况全跑过,确保各国的法规标准、保险要求都能达到,特别是欧洲、美国等高法规、高标准市场更是我们必须拿下的。"
近期," 安全 " 成为车企讨论的核心议题。上海车展上,赛力斯举行了 " 赛力斯智能安全 " 的技术发布会;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 20 分钟的演讲提及了 61 次 " 安全 "。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向时代财经表示:汽车有自身的特性,我们调查发现,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首要从来都是安全问题,所以某些意义上来说,安全就是汽车的底线。
此次发布会上,奇瑞汽车集中打出 " 安全牌 ",或进一步抢占消费者心智从而提振销量。2025 年 1-4 月份,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 820,785 辆,同比增长 15.3%;累计出口汽车 343,203 辆,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 224,629 辆,同比增长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