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财经 刚刚

BD 加持,诺诚健华首次季度盈利!奥布替尼一季度大卖超 3 亿元,账上还有逾 77 亿元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杜苏敏

得益于核心产品销售额大增和对外授权收入,诺诚健华(09969.HK;688428.SH)实现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单季度盈利。

5 月 13 日晚,诺诚健华发布 2025 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 3.8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9.9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0.18 亿元,上年同期为 -1.42 亿元。此外,公司毛利率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 5.1 个百分点,达到 90.5%。

诺诚健华成立于 2015 年,公司专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因知名院士施一公为公司联合创始人,诺诚健华一直是创新药领域的明星企业。2020 年、2022 年,诺诚健华先后在港交所和科创板上市。由于一直处于研发投入期,诺诚健华在此之前尚未实现盈利。

对于本季度的盈利原因以及未来的盈利预期,5 月 14 日,诺诚健华方面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一季度盈利主要来源于与 Prolium 公司的 BD(商务拓展)合作收入及奥布替尼销售量的持续增加。公司并未提供具体的盈利指引。从财务构成来看,BD 收入确实是本季度盈利的主要贡献来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 亿元大单品持续放量

奥布替尼为第二代 BTK 抑制剂,是诺诚健华的首款商业化产品,于 2020 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自 2024 年以来,奥布替尼放量速度加快,同年即突破 10 亿元销售额。财报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奥布替尼实现销售收入 3.11 亿元,同比增长 89.22%。

对于奥布替尼近一年多来亮眼的销售表现,诺诚健华方面向时代财经解释称,一方面得益于奥布替尼覆盖的患者群体规模足够庞大;另一方面,公司于 2024 年一季度完成商业化团队重组,新管理团队的执行力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公司商业化团队与其他部门相互协同,加强了市场教育工作,充分传递产品的临床价值。

据诺诚健华方面介绍,公司商业化团队规模扩张并不明显,目前约 400 人,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运营效率优化实现了商业化能力的提升。

财报数据显示,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 3.67 亿元、4.20 亿元、1.14 亿元,虽然有所增加,但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同期分别为 49.68%、41.60%、29.92%。

奥布替尼此前共有三项适应症获批并纳入医保,分别是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及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

2025 年 4 月,奥布替尼又成功获批新适应症,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对于奥布替尼新适应症的市场前景和潜在销售预期,诺诚健华方面告诉时代财经,从二线到一线的适应症升级,无疑会成为奥布替尼的另一个销售增长点。除此之外,在《CSCO 淋巴瘤诊疗指南 2024》中,奥布替尼在一线和二线治疗领域均被列为一级推荐。包括奥布替尼在内,目前仅有两款 BTK 抑制剂获此推荐。这对奥布替尼未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将有所助益。

业内普遍认为,奥布替尼具有 " 重磅炸弹 " 级产品的潜力。时代财经了解到,除了在血液瘤方面的布局,奥布替尼也在拓展自免疾病相关的适应症,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多发性硬化(MS)。

" 如果说奥布替尼未来有望成为 10 亿美元的大单品,其增长潜力肯定是来自血液瘤和自免两大领域。" 诺诚健华方面告诉时代财经,奥布替尼布局的首个自免适应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预计将于 2026 年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此外,奥布替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IIb 期临床试验进展也备受市场关注,预计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获得关键数据。

" 奥布替尼也是全球首个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II 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疗效的 BTK 抑制剂,有望成为该领域的同类首创疗法。" 诺诚健华方面强调。

账上还有逾 77 亿元

诺诚健华另一核心产品坦昔妥单抗加来那度胺联合疗法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获批上市。对于该产品的审批进展,诺诚健华方面表示,公司预计很快会有好消息。

坦昔妥单抗是目前国内首个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 CD19 单抗,除了独家优势外,其临床数据表现亦十分优异。临床数据显示,坦昔妥单抗与来那度胺联合,治疗复发 / 难治性 DLBCL 的 5 年随访数据显示,总缓解率(ORR)达到 57.5%,完全缓解率(CR)高达 41.2%,中位总生存期(OS)为 33.5 个月,这一数据远远优于同类竞品。

在获批后的市场推广方面,诺诚健华告诉时代财经,得益于博鳌乐城先行区的政策支持及粤港澳大湾区试点经验,坦昔妥单抗联合疗法已建立初步的专家认知基础。但全面的市场教育仍需持续推进,预计短期内销售投入将会有所增加。在销售团队建设上,公司也将充分利用现有销售网络,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通过适度扩编进一步提升商业化效率。

2025 年 1 月,诺诚健华和康诺亚(02162.HK)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及其双方的合资公司共同和 Prolium 达成许可合作,授权 Prolium 开发和商业化 CD20 × CD3 双特异性抗体 ICP-B02(CM355)。根据协议,北京诺诚健华和成都康诺亚将按各 50% 的比例合计获得 1750 万美元的首期及近期付款,并有权合计获得最高 5.025 亿美元的额外里程碑付款。此外,双方还将获得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并将获得 Prolium 的少数股权。

官网及公司财报显示,诺诚健华现有临床管线 13 条,除奥布替尼、坦昔妥单抗外,TYK2 抑制剂 ICP-332、TYK2 变构抑制剂 ICP-488 等等。其中,ICP-332 已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启动 AD(特应性皮炎) III 期临床试验,白癜风 II/III 期试验的 IND 申请也已在中国获批,患者招募工作即将开始。

对于公司秉持的 BD 策略,诺诚健华方面表示,公司一直积极参与 ASCO、JP 摩根等行业顶级会议,持续推介核心资产,BD 团队在参会过程中也保持高度活跃,对各类合作机会、合作模式,公司也保持开放态度,根据管线成熟度和合作伙伴需求灵活调整。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诺诚健华持有现金及相关账户结余约 77.78 亿元。作为少数现金储备充裕的 Biotech,诺诚健华告诉时代财经,公司虽然账上资金充裕,但一直坚持严格的现金管理,公司每个部门的预算管理都非常严格,所有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 目前,公司仍有多项三期临床正在开展,众所周知,三期临床的患者数量大,整体投入非常高,受此影响,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16.8%,但现金储备仍略有增长。" 诺诚健华方面称。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