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3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同意成都银行发行不超过 110 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这也都是成都银行成立以来第三次获批,累计额度达 310 亿元。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获批发行的资本工具以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为主,两者合称为 " 二永债 "。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依据监管部门网站信息,二季度以来各大商业银行获批发行资本工具的额度已达 6820 亿元。这一体量,较今年首季 1738.6 亿元的 " 二永债 " 发行规模,已显著放量。
不到一年再度获批发债 成都银行成立以来累计额度达 310 亿元
昨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了关于成都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批复。监管指出,同意成都银行发行不超过 110 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工具。成都银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具体工具品种、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并于批准后 24 个月内完成发行。
成都银行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其最新年报显示,成都银行 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29.82 亿元,同比增长 5.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8.58 亿元,同比增长 10.17%。
而从监管网站信息来看,自成立以来,成都银行分布于 2023 年、2024 年获准发行资本工具额度 50 亿元和 150 亿元。以此计算,目前监管部门已经累计批复成都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总额度达到 310 亿元。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的资本工具以 " 二永债 " 为主,主要用来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满足监管的相关要求,提升银行业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为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实体经济提供必要保障。同时,银行发行的 " 二永债 " 也是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
二季度银行资本工具批文提速,7 家银行获准发债额度高达 6820 亿元
今年一季度,银行的 " 二永债 " 发行量突然减少,其中 1 月份仅桂林银行发行了一只 30 亿元的永续债。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银行二永债发行 1738.6 亿元,同比下降 34%。
对此,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一季度二永债供给同比下降,主要是去年银行资本充足率同比明显提升,叠加今年特别国债注资计划等多重因素所致。
不过,进入二季度,银行获批发行资本工具的速度明显已经有所增加。
依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信息,4 月份以来,获批发行资本工具的商业银行包括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湖南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成都银行等 5 家,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地方城商行等机构;获批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的商业银行包括唐山银行、西安银行等 2 家,涉及上市城商行和未上市城市行。
从获批金额来看,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湖南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成都银行、唐山银行、西安银行的数据分别为 20 亿元、100 亿元、1500 亿元、5000 亿元、110 亿元、50 亿元、40 亿元,合计金额高达 6820 亿元。
对比一季度 1738.6 亿元的发行金额来看,现有的 6820 亿元批文额度意味着,二季度乃至下半年的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发行量将显著增加。
财联社记者还注意到,监管部门也对部分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类型做了限定,比如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和唐山银行、西安银行明确发行品种为二级资本债券;湖南银行获批发行的为品种为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二级资本债券;交通银行获批发行的为资本工具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其中资本工具额度为 2000 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品种包括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券;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额度为 3000 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 今年以来,随着债券市场利率不断走低,以及监管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由此必然导致的银行资本补充需求旺盛,相信年内银行‘二永债’的发行和供给还会增加。" 上述分析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