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居财经 靳文雨
当存量房时代的家装需求持续释放,家居行业的竞争边界正被不断打破。从单品销售到整装解决方案,从独立作战到跨界融合,家装赛道正成为巨头们角逐的新战场。
近日,家居行业龙头敏华控股正式宣布控股由知名家装职业经理人张轶创办的井木装饰,以北京十里河万平大店的落地为标志,完成了从软体家居到家装服务的关键跨界,为行业跨界融合写下了新的注脚。
对于双方而言,此次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共赢。敏华控股可将旗下软体家居产品无缝融入井木装饰的整装方案,实现 " 家具 + 家装 " 的协同销售,借助井木的家装渠道触达更多潜在客户。
井木装饰则能依托敏华的资金实力、供应链资源和品牌背书,加速全国扩张步伐。这种 " 巨头资源 + 新锐模式 " 的组合,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家装市场中开辟出新的增长路径。
巨头与新锐的双向奔赴
作为此次合作的核心一方,敏华控股的行业地位早已根深蒂固。成立于 1992 年的敏华控股,从香港起步,深耕沙发、床垫及智能家居领域三十余年,已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
其先后在新加坡和香港上市,2017 年市值突破三百亿港元,入选沪港通和恒生指数成分股,旗下芝华仕、头等舱等品牌更是成为中国家居行业的标杆。
在供应链与渠道布局上,敏华控股早已构建起坚实的基础。公司在中国广东、江苏、天津、重庆及北欧、越南等地建立了十二大生产制造基地,产品远销近 100 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其销售网络覆盖 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拥有超过 2800 家专卖店,同时自建强大物流配送体系,为跨界家装提供了天然的资源支撑。
事实上,敏华控股此前虽未直接涉足家装服务,但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推进大家居战略,与微软联合开发信息化系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解决方案,早已为产业链延伸埋下伏笔。
此次控股井木装饰,正是其从 " 产品供应商 " 向 " 整体家居解决方案服务商 " 转型的战略落子。
而井木装饰能获得行业龙头的青睐,核心在于其创新模式与核心团队的行业积淀。创始人张轶作为家装行业资深职业经理人,深耕行业十余年,精准洞察传统家装的痛点。
井木装饰以 " 透明化体验 + 模块化交付 " 为核心竞争力,在北京打造的近万平方米展厅,摒弃了传统复杂的工艺展示,通过场景对比、嵌入式工艺盒、科普墙等直观形式,让装修标准 " 连小学生都能看懂 "。
在交付端,其将水电、木、瓦、油等工序拆分为独立模块,由专业供应商负责,通过数字化管家统筹衔接,将 100 平方米房屋的交付周期缩短至 45-50 天,同时提升了利润空间。这种聚焦效率与体验的创新模式,与敏华控股的产品优势形成完美互补。
11 月 2 日,井木装饰北京首店正式开业,试营业期间便人气爆棚,印证了市场对其模式的认可。
多元玩家重构家装行业格局
敏华控股的跨界入局,只是当前家装赛道巨头涌入潮的一个缩影。2025 年以来,尽管家装行业仍面临中小企业退场、竞争加剧的局面,但 5 万亿元的庞大市场规模和超过 6% 的年均增长率,依然吸引着房地产、互联网、家居等多个领域的巨头纷纷布局,行业竞争格局正在被重塑。
房地产企业的跨界布局尤为引人注目。除了早已入局的万科、碧桂园等头部房企,龙湖集团在 2025 年低调推出家装业务品牌 " 龙湖智造家 ",专注整装定制、局部焕新、软装搭配三大核心服务,短短时间内已在广州、成都、重庆等 9 个核心城市落地 20 多个项目。
互联网平台的跨界则凭借流量与技术优势强势突围。房产中介巨头贝壳集团早已在家装赛道站稳脚跟,通过收购圣都家装、打造被窝整装等品牌,构建起直营整装体系。
2024 年贝壳家装业务收入达到 148 亿,同比增长 36%,2025 年上半年继续保持 16% 的增速,半年收入 75 亿,毛利率超过 30%,成为集团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贝壳的成功在于将房产交易场景与家装需求无缝衔接,利用线上流量优势和数字化能力重构传统家装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与消费者体验,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家装企业。
从行业发展逻辑来看,巨头跨界家装的背后,是多重趋势的叠加驱动。首先,存量房市场成为主流,新房装修需求增速放缓,而存量房翻新、局部改造需求逐年上升,为家装行业提供了稳定的需求基础。
其次,消费者需求从单一产品转向整体解决方案," 一站式装修 " 需求日益强烈,倒逼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最后,传统家装行业分散化、不透明、交付难等痛点长期存在,CR10 不足 5% 的市场格局,为巨头凭借供应链整合、数字化能力和品牌背书破局提供了空间。
随着更多多元玩家的入局,家装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行业竞争将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数字化管理、模块化交付、透明化服务将成为行业标配。
对于敏华控股而言,控股井木装饰只是跨界的起点,如何实现双方资源的深度融合,在与龙湖、贝壳等巨头的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仍需持续探索。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跨界浪潮将推动家装行业朝着更规范、更高效、更透明的方向发展,最终惠及广大消费者,而那些能够精准把握需求、实现资源协同的企业,终将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