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 i 人营销官”李凤刚如何为北京现代讲故事?

从清华学子到奥迪少帅,再从一汽老将到北京现代新掌门,李凤刚的职业生涯转折背后,是一个合资品牌在电动智能时代的突围梦想。

2025 年 11 月 10 日,汽车行业迎来一则重磅人事任命:原一汽奥迪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正式出任北京现代总经理。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关注,不仅因为李凤刚在汽车界的知名度,更因为这一任命背后的深刻含义——北京现代这一老牌合资企业,正试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找回自己的声音。

在李凤刚的职业生涯中,这是首次离开毕业后即加入的一汽体系,也是北京现代成立 23 年来首次由中国本土人才代表韩方出任总经理。这一选择既折射出其个人职业发展的新挑战,也预示着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战略的重大调整。

李凤刚的职业生涯 从技术研发到品牌掌舵

李凤刚的职业生涯始于 2003 年,当时他加入一汽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担任产品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扎实工科背景,为他此后 22 年的汽车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从技术岗位起步,历经战略规划、销售运营、渠道开发及品牌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磨练。这种跨领域经历培养了他全面的汽车行业视角,也是他后来能够在营销领域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

在奥迪体系内,李凤刚的晋升轨迹清晰可见。他曾任一汽奥迪销售事业部战略与运营管理总监、东北区总经理、东区总经理,以及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网络与培训。每一步都加深了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理解,也拓展了他的管理视野。

2023 年,李凤刚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成为当时一汽集团最年轻的高级管理干部。这一任命使他成为奥迪在华销售、市场营销及网络管理的全面负责人,也给了他展示才华的更大舞台。

奥迪时代的成绩单 " 油电共进 " 与创新营销

在执掌一汽奥迪期间,李凤刚面临的是豪华车市场的剧烈变革。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崛起和激烈的价格战,使传统豪华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他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李凤刚推动的 " 油电共进 " 战略在应对市场挑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没有盲目跟从全电动化潮流,也没有固守燃油车传统优势,而是采取双路径发展,确保奥迪在过渡期的市场竞争力。

在营销层面,李凤刚创新导入 " 融合直售 " 新销售模式,打破传统 4S 店销售的限制,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和直营模式。这种灵活多元的销售策略,使奥迪在渠道效率上实现显著提升。

更具突破性的是,李凤刚以 "i 人营销官 " 形象破圈。拥有清华大学扎实技术功底的他,能够精准锁定热点话题,通过 " 一汽奥迪李凤刚 " 个人账号,亲自制作讲解 " 车规级芯片 "、" 门把手里的安全执念 " 等专业内容的视频。

这些举措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2024 年,一汽奥迪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重回国产燃油豪华车市场份额第一。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李凤刚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

北京现代的现状与挑战 从百万车企到转型求生

北京现代目前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这家成立于 2002 年的合资企业,曾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创下令人瞩目的 " 现代速度 "。2013 年,北京现代用 10 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品牌 20 多年才完成的路,成为第三个单一品牌年销过百万的汽车企业。

辉煌已成过去。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韩系车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压力。从百万级别的销量巅峰下滑,北京现代急需一位能够带领企业重振旗鼓的领军人物。

面对挑战,北京现代股东双方已经展现出坚定的转型决心。2024 年年底,北京现代股东双方投资 80 亿元用于全面转型。同时,现代汽车中国区总部总裁吴益均明确表示:" 到 2030 年这个期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积极利用各类本土化解决方案,确保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品质。"

北京现代已经提出了雄心勃勃的 " 智启 2030 计划 ",力争在 2028 至 2030 年间 " 领跑新能源市场 "。按照规划,未来 5 年,北京现代销量目标为 50 万辆,计划推出 20 款新产品,其中 13 款为新能源车型。

李凤刚将为北京现代带来什么?

李凤刚出任北京现代总经理,这一任命背后蕴含着现代汽车对中国市场战略的深刻思考。他带给北京现代的将是多方面的价值。

李凤刚在豪华品牌积累的管理经验将直接助力北京现代的品牌向上战略。他超过 22 年的中国汽车行业深厚积淀,尤其是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正是北京现代当前最需要的资源。

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李凤刚在奥迪推动 " 油电共进 " 战略的实践经验,将为北京现代提供宝贵参考。北京现代计划在未来 5 年推出 13 款新能源车型,如何平衡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将是他的重要课题。

本土化运营是李凤刚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的另一个领域。北京现代提出的 " 在中国 为中国 向全球 " 战略,与李凤刚的技术背景和管理视野高度契合。他可能会推动北京现代深化与国内领先 ICT 企业的合作,加速智能化技术的落地应用。

李凤刚还可能重塑北京现代的营销体系。他在奥迪期间展现的创新营销能力,特别是对新媒体传播的敏锐把握,将帮助北京现代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打造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现代正加速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开启 " 智启 2030 计划 ",到 2030 年,年销量规模将提升到 50 万辆,持续实施 " 油电并举、双路径发展 "。这一目标与现实销量之间的差距,正是李凤刚需要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在存量市场中实现品牌突围

李凤刚面临的挑战也是现实的。北京现代目前的品牌定位与奥迪有显著差异。他需要快速适应从豪华品牌到大众品牌的转变,重新思考价格敏感型市场的竞争策略。

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价格战愈演愈烈。北京现代需要在保持性价比优势的同时,实现品牌向上突破,这一平衡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

现代汽车集团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它是 " 隐形的汽车技术豪门 ",在新能源、氢燃料、智能驾驶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储备。然而,这些技术优势如何转化为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是李凤刚需要解决的难题。

内部团队整合与企业文化重塑也是不可忽视的挑战。作为 " 空降 " 的领导人,李凤刚需要快速融入北京现代的团队,赢得北汽集团和现代汽车双方股东的信任与支持。

"i 人营销官 " 的北京现代之旅

业内相关人士评价李凤刚为 " 帅才 ",这或许是对他综合能力的最好认可。随着李凤刚的到任,北京现代的未来发展路径已清晰可见,一方面将坚持 " 油电并举 " 的双路径发展,另一方面将深化本土化研发和本土化技术应用。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变革,传统合资企业的光环逐渐消退。李凤刚的北京现代之旅,将是一次关于传统合资车企如何在新赛道上重新找到自己位置的实验。

(图 / 文 网通社 陆宏伟)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