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预见能源
电力市场规则的红线,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2025 年 11 月 3 日,信用能源官网上一连串行政处罚决定书,揭示出电力行业监管的新动向。国能神华九江发电、江西大唐国际抚州发电、华能秦煤瑞金发电、国家电投景德镇发电厂、江西赣能丰城发电厂等五家发电企业,因 " 不遵守电力市场运行规则 " 同时被处 46 万元罚款。
这些企业背后,站着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大唐集团以及赣能股份等电力巨头。违规事由高度一致——发电厂并网、电网互联不遵守有关规章、规则。
五巨头触礁
十一月伊始,电力监管机构集中公示了多起处罚案例,五大发电旗下公司全部上榜,引发行业震动。
华中能源监管局与浙江能源监管办作为处罚机关,对这些企业开出了同等额度的罚单——每家企业 46 万元。
处罚依据均指向《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一条:电力企业不遵守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的,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 10 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的罚款。
从公布的处罚文书来看,国家电投景德镇发电厂的处罚决定书——华中监能罚决字〔2025〕39 号明确记载,其失信行为事项为 " 发电厂并网、电网互联不遵守有关规章、规则 "。
整齐划一的处罚金额暗示了监管的坚决态度。
屡罚屡犯的困境
这已不是发电巨头首次因违反电力市场规则而被集中处罚。
2025 年 1 月 23 日,信用能源官网就曾公布对 6 家电力企业的处罚通知,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大唐集团以及浙江省能源集团旗下的发电企业,罚款总额达 162.4 万元。
更早的 2022 年,华能集团、中国华电、国家能源集团也曾因下属风电企业 " 提供了虚假的容量并网时间 " 被处罚。
与今次 46 万元的罚款相比,当时的处罚金额仅在 3 至 10 万元之间。
处罚力度明显加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国家电投江西公司曾在 2020 年高调表示:" 正常生产运行是我们发电企业最大的政治任务与使命担当,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稳定发电 "。
如今,这些承诺与违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监管深水区
监管态势趋紧的背后,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明确分为两个阶段:2025 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2030 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此次处罚密集公布,正是对 2025 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目标的积极响应。
电力市场监管的焦点正从单一的安全问题,扩展到更为复杂的市场规则遵守、并网规范等全方位监管。
2024 年 11 月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曾发布通知,要求各经营主体不得利用市场力或串通其他经营主体进行排他性行为、不正当竞争,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
监管的 " 牙齿 " 越来越锋利。
未来征途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适应新的监管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2025 年 8 月,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对华能陕西能源销售有限公司与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予以红牌警告、信用扣分、暂停交易资格等处罚,原因正是违规抬高批发交易电价。
这一案例与此次五家企业受罚,共同勾勒出电力市场全方位、全环节监管的时代已经到来。
发电企业需从传统的生产导向,转向市场规则合规导向,全面把握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边界。
严格遵守注册规定、规范交易行为、遵循市场原则,已不再是口号,而是生存必需品。
电力监管机构门前,那扇曾经时开时闭的监管之门,正在缓缓落下。46 万元的罚单背后,是电力市场规则从纸面走向现实的坚定步伐。
监管不再是 " 稻草人 ",而发电巨头们必须学会在规则划定的圈内跳舞。统一的电力市场需要统一的规则执行,这将是一场深刻行业变革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