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见证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张朝阳,至今依旧活跃于台前。在 AI 以指数级速度重塑一切的今天,搜狐还有一个 " 百年老店 " 的梦想。
11 月 7 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出席 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于当天下午接受媒体采访,就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搜狐的核心战略聚焦,以及互联网创业机遇等热点议题分享见解。
作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开拓者,张朝阳目睹了无数风口潮起潮落,如今,他仍以物理学博士严谨的语言色彩强调:在 AI 时代的生存法则应该是,将 AI 视为效率工具,而非战略核心;所有人追逐 AI 时,应该坚定不移地回归社交本质;在企业经营上,将现金流与理性置于风口与野心之上。
在张朝阳看来,中国互联网凭借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为全球模式创新与技术验证提供了 " 试验场 "。在这一规模优势下,中国互联网在算法推荐等领域积累了领先经验," 在 AI 方面追赶的很好。"
但当几乎所有的同行都在不计成本地投入大模型军备竞赛时,搜狐的选择似乎有些特立独行。张朝阳明确表示,搜狐并没有去从事大模型的开发,"AI 基础设施我们现在没有全面进入 "。
在张朝阳的理解中,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要素,必须将 " 现金流 " 置于首位。" 你不能借债,进行投资,同时欠了很多的债来进行投资,这个东西就很危险。" 他强调,许多企业的死亡并非因为方向错误,而是因为 " 资金断裂 "。
从业者要成为 " 自己的 CFO",冷静计算投入产出比,不被环境裹挟去进行非理性的冒险。" 机会到底在不在,我们真的要去理性和定量的思考问题,而不能说一腔热情,就觉得这个风口一定要去做。"
与此同时,短期看数据,长期看理论。一方面,企业必须关注脚下的路,即 " 每天数据的情况 ";但另一方面,又不能迷失在数据的森林里。必须对长期坚信的 " 理论 "(战略方向)有信仰,并坚持做下去。
针对互联网发展变化,他表示," 我们已从 PC 互联网跨入移动互联网。带宽从 3G、4G 提升到 5G,媒介也从文字、图片演变为视频和直播。在内容获取方式上,我们从门户网站转向搜索内容,再到信息流推荐提供的预设内容,接着在社交平台上获取内容,如今 AI 帮助我们生成内容。这些都是显著的变化。"
也就是说,互联网已从信息网络演进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并作用于 AI 等关键领域。
AI 是高效率 " 砖块 ",构建 " 大厦 " 地基在于 " 人 "
在张朝阳的比喻体系中,AI 更像是一种高效的 " 砖块 "。传统的搜索引擎给用户的是一栋栋预制好的 " 房子 ",用户需要自行寻找所需;而 AI 则能将信息拆解成更基本的 " 砖块 ",并根据用户的问题精准地组合成答案。
这种 " 砖块化 " 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这也是他认同 AI 将对传统搜索引擎构成 " 颠覆性挑战 " 的原因。然而,建造大厦不能只靠砖块,更需要明确的设计蓝图和稳固的地基。对于搜狐而言,这座大厦就是 " 社交 ",而地基则是 " 人 "。
人类不可放弃独立思考和记忆的能力。" 人脑与 AI 的思维机制存在本质差异,必须按照人脑的思考过程进行研究和推导,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而脑中储存知识是深度思考的基础,过度依赖 AI 将阻碍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张朝阳说。
而面对 "AI 是否会取代人类 " 这个必答题,张朝阳提出了一个概念:AI 让每个人都变成了 " 知道分子 ",而不再是传统的 " 知识分子 "。这意味着,在 AI 的辅助下,任何人都能瞬间获取任何领域的知识背景,使得社会整体的沟通效率得以提升,人类作为一个群体会 " 变得更聪明 "。
但 " 知道 " 不等于 " 理解 "。张朝阳以其亲身的物理教学经历为例,指出 AI 虽然能惊人准确地复述和推导物理公式,但其 " 理解 " 的路径与人脑完全不同。" 你必须按照人脑的思考过程来进行研究和推导,你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 他警告道," 如果只是靠什么都是 AI 告诉你答案,那最后健康都会出现问题。"
有意思的是,他提出了一个反效率的哲学观点:一味追求效率和方便,并不总是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最后反而健康都可能成问题,人类需要参与、需要活动。
" 越好的酒店越原始。" 他举例说,那些需要亲手拉动的窗帘和木质的桌子,恰恰保留了人类作为 " 生物 " 和 " 动物 " 所需的参与感和活动性。这隐喻着,在 AI 时代,人类需要主动划清界限,在某些领域 " 拒绝 AI",以维护我们的人性与生活品质。
在创意领域,他同样认为 AI 有局限性。他观察到,AI 无法理解人类的幽默感,其生成的搞笑视频总结 " 完全不靠谱 "。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类独特的思维路径、创意和情感共鸣能力。因此,他的建议是,不想输给 AI,就需要 " 通过做自媒体提升自己强大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人脑的不可替代性。
张朝阳直接而具体地指出了 AI 带来的严峻挑战,他用了三个英文单词:Defamation(诽谤)、Extortion(勒索)、Privacy(隐私)。
在他看来,AI 生成技术将使虚假信息的制造变得空前容易和廉价,针对公众人物的诽谤和利用 AI 换脸技术进行的敲诈勒索将泛滥成灾。这可能导致我们生活在一个 " 假的世界 " 里,对真实信息的甄别成本急剧升高。
对于乱局的治理,基于历史经验,张朝阳回顾了互联网早期传统媒体与搜索引擎之间关于版权的战争,最终通过法律博弈形成了 " 避风港原则 " 等解决方案。而 AI 时代的治理路径也将类似:" 只能通过诉讼,一定要去起诉。"
只有通过具体的法律案例,才能推动法庭对新型侵权行为进行判别,明确平台的责任边界,最终形成清晰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共识。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动态的博弈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
搜狐的 " 关注流 ",在算法之外重建社交
对于传统互联网产业,张朝阳依然看好其发展潜力,例如,电子商务和社交领域,这些领域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目前,搜狐继续聚焦于消费者互联网,深耕媒体与视频社交领域。他多次提到搜狐视频的产品 " 关注流 ",其本质是 " 社交分发 ",核心在于 " 人与人的关系 ",而非单纯的内容消费。
当前,消费者互联网正处在一个 " 视频自媒体时代 " 的黄金期,人人皆可成为播主。而在这个时代,内容的消费正逐渐从单纯的信息获取,转向对内容创作者本人——即 " 人 " 的追随与信任。
这是搜狐 " 关注流 " 和 " 时间线 " 两款社交产品的核心逻辑。" 在其他平台,尽管内容是产生于自媒体,但是它基本上还是对内容消费,至于对谁产生内容,与账号并无关系。" 张朝阳分析道," 我们这边关注流,更关心的是谁发的,人与人的关系。"
与此同时,在视频内容方面,张朝阳宣布重启美剧战略。他坦言,过去因盗版等问题导致投入产出比不理想,后续将加大美剧及电影采购力度,丰富 " 关注流 " 生态。此外,搜狐视频还将 " 长短结合 ",既平台化运营热门的竖屏短剧,也自制横屏短剧。
与多数科技公司热衷于讲述 AI 转型故事不同,搜狐的策略显得反直觉,它还试图在 AI 算法巨兽之下,重建真人社交逻辑。但无论是搜狐重启美剧版权内容,还是张朝阳已坚持四年持续投入 " 知识直播 ",这种以 " 人 " 为核心的分发逻辑,是在意图构建一个真实的社交图谱,而非单一的内容瀑布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真人之间的互动与粘性,让搜狐成为 " 真人关系平台 "。(作者|李程程,编辑|李玉鹏)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 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